李志敏的藝術品鑑,李志敏的人物生平

時間 2021-10-25 07:02:34

1樓:匿名使用者

啟功、趙樸初與李志敏的「書法緣」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1925-1994))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1912-2005),雖然年齡相差13歲,卻是忘年交。兩人均自幼習書,解放前,啟功先生曾在輔仁大學美術系任助教,李志敏先生也是武昌藝專科班出身,後同為北京高校資深學者,又都在上世紀80年代於書法界聲名崛起,有著諸多相同之處。改革開放初,書法開始復興,作為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的李志敏先生和北京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的啟功先生多次交流書藝,共同**中國書法的振興問題。

啟功先生更是對李志敏先生的書法造詣大為讚賞,他說:「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

」2023年,啟功先生當選為北京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在他的鄭重提議下,李志敏先生當選為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兼兼任評審委員會主任,柳倩、藍玉崧、谷溪為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卜希陽、尹瘦石、吳未淳、歐陽中石、秦公、袁其微、徐煥榮、康殷為評審委員。兩人與其他書道好友一起將書法協會發展壯大,助推中國書法的發展繁榮,影響日盛。

2023年秋由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發起,開辦了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這是北京大學建校以來面向全國招生的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共有來自全國各地100餘名學員來北大深造。這屆研究班由李志敏先生任總指導,陳玉龍、季羨林、楊辛、袁行霈、張辛(此夫)、沈鵬、歐陽中石、錢紹武等為主要師資力量。

啟功先生對這屆研究班也給予了大力支援,還推薦了不少後學來研究班學習。

泰國公主詩琳通的書法老師、北大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翁圖)教授後來在回憶上世紀80年代書法盛況時常說,「當時北京的高校裡面有三個人書法最好,北大的李志敏老師、北師大的啟功老師及首師大的歐陽中石老師,三足鼎立。***的草書和魏碑寫得最好,可惜他走得最早。如果***今天還在,那他的名氣一定大得很。

」他還說,李志敏先生在世時,談到名氣時曾對人說過「生前不鳴,死後留名」。這八個字,正是老一輩書家一生淡泊、精於書藝的真情寫照。

趙樸初先生作為佛教界的領袖,也積極參與推動書法的繁榮。鑑於趙樸初先生年事已高,我和李志敏先生,及當時還是北大青年教師、後為當代文人書法領軍人物的張辛,多次上門與趙樸初先生切磋書法問題,留下很多難忘的瞬間。據說趙樸初先生是先見李志敏其書,後見其人。

最初看到其大草作品時,覺得實在難以認讀,並略顯生澀。可放在一邊,偶然再來看時卻甚感其點畫老辣蒼勁,不乏神來之筆。故仔細端賞,慨嘆其真神品也!

進而兩人成為藝術知音。趙樸初先生視李志敏先生為當代書法的扛鼎者、引領人,還多次對李先生提出的「引碑入草」提出可貴的建議。只可惜歲數較小的李志敏先生先於趙樸初先生過世,從此兩位大家天隔兩界。

(摘自:北京大學新聞網,楊辛教授)

2樓:宇の憼

林散之草書為飄逸之美,李志敏草書為蒼茫之美,風格迥異,剛柔互補,並稱為聖。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兩大家之譽。 李志敏遍學歷代書法大家,倡導「碑帖結合」,「引碑入草」是他的一大貢獻。

他寫草書走「純草」的路數,很少夾雜行書結體,用筆簡、短、枯、利、碎、險,長形的連綿線不多,走的是急碎步,頗類懷素拓片《大草千字文》。但不同的是李志敏的草書更為凌厲,尖利的銳角線迭出,筆線時生「毛刺」,有時感到刺目,帶有碑所特有的厚重、骨力和氣勢。

李志敏先生的草書個性十分強烈。草書,歷來是連綿線的藝術,而李志敏的草書卻是「點」的散步——每個線段都有「縮線變點」的趨勢,整體看一幅作品就像是點的舞蹈,故此李志敏的草書可稱「散點派」,這在中國草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具有開創性。

為了避免點的增多阻礙筆勢流動的快感,李志敏在使用很少的「字連」基礎上更多地依靠字的欹側(體連)與筆與筆方向上的(勢連)遙相承接,來達到個性化的效果。而且許多單字結構有意做到不完整,對比、呼應、補救等在一個字中應該完成的東西常常依靠多個字來集體促成,在這裡單字往往是一個傳統完整「字」的部件,兩字或多字的「字組」才是一個圓滿的「字」概念——多字成一字是也。其筆與筆不管連綿還是不連綿都有一股強勁的、集中的力勢衝在前面拉引著身後的一串串字,其書大散而具大聚之態。

結字又分兩種:一是左高右低型,一是右高左低型,這兩種結構也帶動了線走向了多維方向,再加上字型的左右傾斜,動感、旋律都被帶出來了。這裡左高右低型結字與泛常結構不同,字形的左高右低是一方面,高妙處在於整個字中的所有橫線條也呈現出左高右低之勢,給欣賞者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失重感、跌宕態,正是這種字形與線使李志敏的草書筆勢比泛常書多了一個維度,氣脈產生了擺動、迴旋特徵,一行字似乎都被帶著旋轉起來。

欣賞這樣的作品會感到一股奇崛之氣。於是看他的書法會有難以認讀的生疏感,因為他草書結構的形成是個性筆勢帶動下的結果,而不是結構決定筆勢,筆勢第一位的結果就是創作中會有足夠的精力注目於行筆節奏的把握,筆線的長短、字的造型都要迎合於筆勢,點、線、結構被當做書家觸控個性節奏、追索生動律動的材料,而不是目的——這是**書以勢帶形的主要特徵。

李志敏草書開啟了**的動力核心,當代書家很少企及。他的用筆旋律是那麼的自然,了無掛礙。各種斜線的大量使用使其書寫節奏、筆勢與古今草書家拉開了距離,李志敏是真正體悟到草書境界和旋律者。

客觀地說,李志敏的草書由於特殊的用筆和結字,造成用筆過於緊張、逼迫、壓抑、收束,他的用線與其擅用頓挫筆法的碑書不同,中間沒有起伏,是一筆拉過,比如說寫一根線,他的用筆就注力於兩端,起筆頓,收筆頓,線就是兩點的連線,中間猛掣過去,與張瑞圖、張海的用筆節奏類似,這樣的用筆是特點,但是由於運用的有些過於偏執、果斷,也就使其線條的「肉」感、「墨」氣略有喪失,有「氣促」之感。值得欣喜的是:他的筆勢很豐富,比張瑞圖豐富一些,一定程度可彌補作品的緊張感。

如果李先生不是那麼早過世的話還會更好的,有時候藝術家前進的步伐被人生的短暫無情地阻止了。但與現當代書家的藝術水準比較,他仍具有難以超越的藝術高度。他的書法造詣和境界,終會得到中國書法界和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李志敏的人物生平

李志敏的介紹,李志敏的人物評價

啟功 趙樸初與李志敏的 書法緣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 1925 1994 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 1912 2005 雖然年齡相差13歲,卻是忘年交。兩人均自幼習書,解放前,啟功先生曾在輔仁大學美術系任助教,李志敏先生也是武昌藝專科班出身,後同為北京高校資深學者,又都在上世紀80年代於書法界聲...

關於李晟敏,李晟敏的介紹

我想先糾正下問題喔 晟敏撒嬌,是因為弟弟的死板,是為了挑起家裡的氣氛。在節目中,也只是配合撒嬌而已。晟敏私下是個沉默 不太愛笑,有點冷淡的人。這是成員說的。裝可愛。說得不太對吖。晟敏本來就很可愛,不是麼?真正的可愛不是能夠裝出來的。正式 我會喜歡晟敏這類的男生。樓主呢,可能瞭解晟敏少一點吧,或者說了...

關於李晟敏的問題

晟敏天下就是李晟敏中國後援會裡有對於晟敏名字的明確更正。李晟敏的晟在字典中只有一個發音 為sheng 四聲 與盛的讀音相同。但是由於我們用的輸入法中包含的拼音方式和讀音方式都比較廣泛所以是可以打出li cheng min的 按照韓文讀音來說 也是與中文的晟敏比較相似 所以親如果習慣了讀晟敏的話 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