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的介紹,李志敏的人物評價

時間 2021-10-25 07:02:34

1樓:匿名使用者

啟功、趙樸初與李志敏的「書法緣」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1925-1994))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1912-2005),雖然年齡相差13歲,卻是忘年交。兩人均自幼習書,解放前,啟功先生曾在輔仁大學美術系任助教,李志敏先生也是武昌藝專科班出身,後同為北京高校資深學者,又都在上世紀80年代於書法界聲名崛起,有著諸多相同之處。改革開放初,書法開始復興,作為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的李志敏先生和北京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的啟功先生多次交流書藝,共同**中國書法的振興問題。

啟功先生更是對李志敏先生的書法造詣大為讚賞,他說:「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

」2023年,啟功先生當選為北京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在他的鄭重提議下,李志敏先生當選為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兼任評審委員會主任,柳倩、藍玉崧、谷溪為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卜希陽、尹瘦石、吳未淳、歐陽中石、秦公、袁其微、徐煥榮、康殷為評審委員。兩人與其他書道好友一起將書法協會發展壯大,助推中國書法的發展繁榮,影響日盛。

2023年秋由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發起,開辦了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這是北京大學建校以來面向全國招生的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共有來自全國各地100餘名學員來北大深造。這屆研究班由李志敏先生任總指導,陳玉龍、季羨林、楊辛、袁行霈、張辛(此夫)、沈鵬、歐陽中石、錢紹武等為主要師資力量。

啟功先生對這屆研究班也給予了大力支援,還推薦了不少後學來研究班學習。

泰國公主詩琳通的書法老師、北大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翁圖)教授後來在回憶上世紀80年代書法盛況時常說,「當時北京的高校裡面有三個人書法最好,北大的李志敏老師、北師大的啟功老師及首師大的歐陽中石老師,三足鼎立。***的草書和魏碑寫得最好,可惜他走得最早。如果***今天還在,那他的名氣一定大得很。

」他還說,李志敏先生在世時,談到名氣時曾對人說過「生前不鳴,死後留名」。這八個字,正是老一輩書家一生淡泊、精於書藝的真情寫照。

趙樸初先生作為佛教界的領袖,也積極參與推動書法的繁榮。鑑於趙樸初先生年事已高,我和李志敏先生,及當時還是北大青年教師、後為當代文人書法領軍人物的張辛,多次上門與趙樸初先生切磋書法問題,留下很多難忘的瞬間。據說趙樸初先生是先見李志敏其書,後見其人。

最初看到其大草作品時,覺得實在難以認讀,並略顯生澀。可放在一邊,偶然再來看時卻甚感其點畫老辣蒼勁,不乏神來之筆。故仔細端賞,慨嘆其真神品也!

進而兩人成為藝術知音。趙樸初先生視李志敏先生為當代書法的扛鼎者、引領人,還多次對李先生提出的「引碑入草」提出可貴的建議。只可惜歲數較小的李志敏先生先於趙樸初先生過世,從此兩位大家天隔兩界。

(摘自:北京大學新聞網,楊辛教授)

2樓:丶軟弱

李志敏,多義詞,分別是人工呼吸救乞丐的「最美女孩」李志敏,北京大學民法學教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巡視組組長、重慶大學副教授、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原副院長和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

李志敏的介紹

3樓:喚起畫樑飛燕

書法大家李志敏:"我不在乎現在,在乎三百年後"

再次見到***,已是一九九三年夏。在***中關園的家中,幾年沒見,老師看上去蒼老了很多,但精神很好,仍然是那樣和藹可親,慈祥寬厚。我們聊了半天,回憶北大的日子,他關心地詢問我在國外的學**與生活,更多地聊到中國民法的現狀與立法。

先生非常感慨地說,所有權、物權的概念在中國的法學界、司法界的討論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他告訴我八六年頒佈的《民法通則》不承認「物權」的概念。法學界也許是公認的,從來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像物權法的立法那樣充滿曲折與艱難,這與中國轉型時期的經濟體制密不可分,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與意識形態等等方面。

老師關心著中國的法制建設。臨別前我告訴***,要回浙江老家探親,老家剛蓋了新房,父母也喜歡老師的書法,可否讓他為老家的新居寫幅字畫。***欣然答應,為我父母寫了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田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熟悉這首詩,卻難以辨認先生幽深莫測,飛簷走壁般的字跡。但站在這幅字畫前,我彷彿看到這「源頭活水」正是先生做學問與書法藝術的不竭源泉,他的真性情也都蘊含在這些點線撇捺之間。家父家母看到***的字墨,大為讚賞。

我向老師致謝時,他笑著說:「我不在乎現在,在乎三百年後。」再次道別時,***送了我一本他寫的《書論·三春堂學書筆記》作為紀念。

第二年夏再次回國,敲響***的家門,再也沒人迴應。我還有那麼多有關民法的問題想要請教他,但是他再也不能為我解答。我也終究沒有成為他的民法研究生。

但是,***和藹可親的面容,他的諄諄教誨,與他的許多對話,連同他的字墨,都成為珍貴的記憶,那是無價的精神財富。***已經離開我們二十一年了,但是對他的愛戴與思念不曾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減弱。我感到非常幸運,曾是他的學生。

今年四月三日是***九十歲的誕辰日,寫下這些文字,遙寄哀思。

4樓:況凝丹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學家,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早年求學於武昌藝專學習書法、繪畫,後專攻書法,是我國當代草書大家、改革開放時期著名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藝委會副主任、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他精研文史,擅長真草隸和藝術理論,尤精**,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

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譽,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

李志敏的人物評價

5樓:匿名使用者

啟功、趙樸初與李志敏的「書法緣」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1925-1994))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1912-2005),雖然年齡相差13歲,卻是忘年交。兩人均自幼習書,解放前,啟功先生曾在輔仁大學美術系任助教,李志敏先生也是武昌藝專科班出身,後同為北京高校資深學者,又都在上世紀80年代於書法界聲名崛起,有著諸多相同之處。改革開放初,書法開始復興,作為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的李志敏先生和北京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的啟功先生多次交流書藝,共同**中國書法的振興問題。

啟功先生更是對李志敏先生的書法造詣大為讚賞,他說:「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

」2023年,啟功先生當選為北京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在他的鄭重提議下,李志敏先生當選為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兼兼任評審委員會主任,柳倩、藍玉崧、谷溪為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卜希陽、尹瘦石、吳未淳、歐陽中石、秦公、袁其微、徐煥榮、康殷為評審委員。兩人與其他書道好友一起將書法協會發展壯大,助推中國書法的發展繁榮,影響日盛。

2023年秋由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發起,開辦了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這是北京大學建校以來面向全國招生的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共有來自全國各地100餘名學員來北大深造。這屆研究班由李志敏先生任總指導,陳玉龍、季羨林、楊辛、袁行霈、張辛(此夫)、沈鵬、歐陽中石、錢紹武等為主要師資力量。

啟功先生對這屆研究班也給予了大力支援,還推薦了不少後學來研究班學習。

泰國公主詩琳通的書法老師、北大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翁圖)教授後來在回憶上世紀80年代書法盛況時常說,「當時北京的高校裡面有三個人書法最好,北大的李志敏老師、北師大的啟功老師及首師大的歐陽中石老師,三足鼎立。***的草書和魏碑寫得最好,可惜他走得最早。如果***今天還在,那他的名氣一定大得很。

」他還說,李志敏先生在世時,談到名氣時曾對人說過「生前不鳴,死後留名」。這八個字,正是老一輩書家一生淡泊、精於書藝的真情寫照。

趙樸初先生作為佛教界的領袖,也積極參與推動書法的繁榮。鑑於趙樸初先生年事已高,我和李志敏先生,及當時還是北大青年教師、後為當代文人書法領軍人物的張辛,多次上門與趙樸初先生切磋書法問題,留下很多難忘的瞬間。據說趙樸初先生是先見李志敏其書,後見其人。

最初看到其大草作品時,覺得實在難以認讀,並略顯生澀。可放在一邊,偶然再來看時卻甚感其點畫老辣蒼勁,不乏神來之筆。故仔細端賞,慨嘆其真神品也!

進而兩人成為藝術知音。趙樸初先生視李志敏先生為當代書法的扛鼎者、引領人,還多次對李先生提出的「引碑入草」提出可貴的建議。只可惜歲數較小的李志敏先生先於趙樸初先生過世,從此兩位大家天隔兩界。

(摘自:北京大學新聞網,楊辛教授)

6樓:創未組

關於李志敏意義我要講四句話。

第一句是孔子的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荀子後來解釋,「為己之學」是君子之學。「為人之學」是小人之學。

「為己之學」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肢,行乎動靜」。「為人之學」則是「入乎耳,出乎口」。「為己」是「欲得之於己」,在修身,說到底就是做自己。

因為人生在世第一做不得神,第二做不得物,第三也做不得別人,只能做自己。那如何做好自己,只能學,只能修身。書法無疑是修身理性,提升生命境界,做好自己的優良方法或途徑。

因此我常說書法是一個學者、一個文人基本素質的體現。不必張揚,不必顯擺,不必作秀,不必像某些經常見諸報端,見諸熒屏的「為人」者那樣,四處招搖,不知深淺,玩名詞、概念。李志敏先生是君子,是傳統型的「為己」的學者,是真正意義的書法家。

第二句是米芾的話,書法「貴形不貴作,作入畫,畫入俗;貴形不貴苦,苦生怒,怒生怪」。書法實踐歷史上一直有此兩路,而由來為人所不齒。我稱其為「不明道」,「不入流」。

而當今卻有不少人亦然熱衷此道,鼓努為力,非俗即怪。或弄姿作態,裝腔作勢,擺弄牽扯,「經營位置」;或胡塗亂抹,飛毛乍翅,任筆成形,而美其名曰:追求視覺衝擊力。

俗哉!怪哉!惡哉!

李志敏先生是「貴形」者,是形不美誓不休的藝術創造者。李先生書法激而不厲,狂而不怪,放而有節,沉而不滯。雖稍失剛狠,並不為過,恰性情所致。

李志敏書法有本,本於碑學。米芾說過「碑不可學」。因為碑是刀刻的,而書法畢竟是毛筆的表現。

如一意學碑,模仿刀法,勢必稜角畢現,失於剛狠。李志敏書法很獨到,他由此及彼過渡得很好。他的草書不滯澀,很流暢。

點畫有力度,沉而不浮;結字或出奇而不怪;布白非如「運算元」,而是「星光閃爍」。總之大墨淋漓,氣象剛嚴。

第三句是于右任的話,「國畫無定法而有定理」。我要說這是藝術之通理,書法自不例外。而用之評價李志敏書法尤為合適。

我國由來不重方**,「庖丁解牛」,「解衣盤礴」等等即其謂也,這其實正是藝術的高境界。李志敏先生正是步入此一境界的藝術家。雖然有些人對李先生書法不以為然,或有非議,比如趙樸初先生就曾對李先生書法提出批評。

但我們認為除去見仁見智原因外,多少還是因為有些人對書法之「理」缺乏應有認識。什麼是書法的「定理」?還是孫過庭說的「人書俱老」,即內實,老到,點畫質量高;結字高古,字字有出處;章法行氣貫通,血脈相連。

李志敏做到了。

第四句是常說的一句話,「筆墨當隨時代」,這是清畫家石濤說的。毋庸置疑,這句話意義深遠。但而今我們不禁要問:

時代如何理解?我們要隨什麼?大家都知道當今人類在物化:

要麼動物化,要麼器物化。我常說「蔽於用,役於物,迷於客」是當今人類,當今時代的基本特點。因此社會才走向浮躁,走向功利,甚至走向瘋狂和罪惡。

試問,如此時代特點我們能追隨嗎?當然不能。然而遺憾的是當今竟湧現出了那麼多的「時代弄潮兒」,他們「誇略舊規,馳騖新作」。

一味求新求奇,肆意外化,追求外在的感官刺激;有意無意地硬筆化,也就是拿著毛筆當硬筆來耍:要麼筆根硬擦,小筆展大字,要麼側鋒亂抹。我以為所謂「筆墨當隨時代」的正解還是清人董棨所說:

「用古人之規矩,而抒寫自己之性靈。」這實際是中國藝術創作的通則。特定時代產生特定文化產品。

規矩是古代藝術家基於中國既定文化心理結構特徵,在一種特定人文背景下創生的,不可再造,不能復為。我們今天所謂藝術實踐無非是運用古人這些規矩,抒發自己的情感,書寫自己的心靈,表現自己的生活。李志敏先生就是一個懂規矩,守規矩的道地的藝術家,並沒有背離古制,去之過遠。

李志敏的藝術品鑑,李志敏的人物生平

啟功 趙樸初與李志敏的 書法緣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 1925 1994 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 1912 2005 雖然年齡相差13歲,卻是忘年交。兩人均自幼習書,解放前,啟功先生曾在輔仁大學美術系任助教,李志敏先生也是武昌藝專科班出身,後同為北京高校資深學者,又都在上世紀80年代於書法界聲...

關於李晟敏,李晟敏的介紹

我想先糾正下問題喔 晟敏撒嬌,是因為弟弟的死板,是為了挑起家裡的氣氛。在節目中,也只是配合撒嬌而已。晟敏私下是個沉默 不太愛笑,有點冷淡的人。這是成員說的。裝可愛。說得不太對吖。晟敏本來就很可愛,不是麼?真正的可愛不是能夠裝出來的。正式 我會喜歡晟敏這類的男生。樓主呢,可能瞭解晟敏少一點吧,或者說了...

關於李晟敏的問題

晟敏天下就是李晟敏中國後援會裡有對於晟敏名字的明確更正。李晟敏的晟在字典中只有一個發音 為sheng 四聲 與盛的讀音相同。但是由於我們用的輸入法中包含的拼音方式和讀音方式都比較廣泛所以是可以打出li cheng min的 按照韓文讀音來說 也是與中文的晟敏比較相似 所以親如果習慣了讀晟敏的話 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