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泊秦淮①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②。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③。
[註釋]
①秦淮:即秦淮河。
②「煙籠」句:互文見義的句法,即「煙」、「月」都籠罩著「水」和「沙」。
③商女:指賣唱的歌妓。江:指秦淮河。譯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盪漾,暮靄象輕紗般的舒捲飛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煙霧,兩岸金沙隨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靜靜眺望,對岸酒家的燈火一片輝煌。
歌女如春,「遊客」顛狂,《後庭花》的歌聲瀰漫江上,可有誰想到了國破家亡?
賞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的場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一如既往。
有人說作詩「發句好尤難得」(嚴羽《滄浪詩話》)。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
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關聯的,所以讀完第一句,再讀「夜泊秦淮近酒家」,就顯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詩人的活動來講,該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不過要真的掉過來一讀,反而會覺得平板無味了。
現在這種寫法的好處是:首先它創造出一個很具有特色的環境氣氛,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很符合藝術表現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這麼處理,就很象一幅畫的畫面和題字的關係。
平常人們欣賞一幅畫,往往是先注目於那精彩的畫面(這就猶如「煙籠寒水月籠沙」),然後再去看那邊角的題字(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詩人這樣寫也是頗合人們藝術欣賞的習慣。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這句詩內裡的邏輯關係是很強的。由於「夜泊秦淮」才「近酒家」。
然而,前四個字又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後三個字又為下文開啟了道路,由於「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後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因此,從詩的發展和情感的抒發來看,這「近酒家」三個字,就象啟動了閘門,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這七個字承上啟下,網路全篇,詩人構思的細密、精巧,於此可見。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麼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
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聲色。「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的《泊秦淮》這首詩從文字的面上看似乎批評的是歌女,而實際上是有感於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批評那些沉溺於歌舞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猶唱」二字意味深長,巧妙地將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聯絡起來,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這首詩寫詩人所見所聞所感,語言清新自然,構思精巧縝密。
全詩景、事、情、意融於一爐,景為情設,情隨景至。借陳後主的荒淫亡國諷喻晚唐統治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這首詩感情深沉,意蘊深邃,被譽為唐人絕句中的精品。
尤其是詩中說,金陵歌女「不知亡國恨」,還唱著那《後庭花》曲。其實,這是作者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班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泊秦淮》的詩意加註釋?
3樓:不隨意
【詩意】迷濛的煙霧籠罩著寒江,銀色的月光籠罩著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道什麼是亡國之恨, 仍在對岸吟唱《玉樹後庭花》。
【註釋】
①選自《樊川文集》。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秦淮,河名,發源於江蘇溧(lì)水東北,經南京流入長江。
②商女:茶樓酒館裡伺候客人的歌女。
③後庭花:《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後主所作,後世多稱為「亡國之音」。
④泊:停泊。
4樓:匿名使用者
身為一名愛國詩人,杜牧看到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對晚唐統治者十分不滿,感到唐王朝的政權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作者來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煙寒水、夜幕朦朧的悽迷景象,聽到了商女靡廢的亡國之音,大為憤慨。「猶唱後庭花」表面上是批評商女,實則把鬥爭矛頭指向了醉生夢死的統治者。
除了憂傷、悲憤、鄙視外,從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譯文迷濛的煙霧籠罩著寒江,銀色的月光籠罩著小舟白沙, 《泊秦淮》插圖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道什麼是亡國之恨, 仍在對岸吟唱《玉樹後庭花》。
杜牧的泊秦淮的詩意
5樓:職場天明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
全詩寓情於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鍊,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6樓:慕容伶
煙的水汽籠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著江邊的沙岸。
寧靜的夜裡把船停在岸邊,靠在船家。
歌女不知道亡國的遺恨,在秦淮河對岸的酒店還唱著亡國的《玉樹後庭花》。
建康是六朝的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的場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一如既往。
有人說作詩「發句好尤難得」(嚴羽《滄浪詩話》)。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
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關聯的,所以讀完第一句,再讀「夜泊秦淮近酒家」,就顯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詩人的活動來講,該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不過要真的掉過來一讀,反而會覺得平板無味了。
現在這種寫法的好處是:首先它創造出一個很具有特色的環境氣氛,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很符合藝術表現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這麼處理,就很象一幅畫的畫面和題字的關係。
平常人們欣賞一幅畫,往往是先注目於那精彩的畫面(這就猶如「煙籠寒水月籠沙」),然後再去看那邊角的題字(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詩人這樣寫也是頗合人們藝術欣賞的習慣。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這句詩內裡的邏輯關係是很強的。由於「夜泊秦淮」才「近酒家」。
然而,前四個字又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後三個字又為下文開啟了道路,由於「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後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因此,從詩的發展和情感的抒發來看,這「近酒家」三個字,就象啟動了閘門,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這七個字承上啟下,網路全篇,詩人構思的細密、精巧,於此可見。
歷史背景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麼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
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聲色。「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後庭花」是指陳後主曾做一首《玉樹後庭花》
南朝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本是歌妓出身,她髮長七尺,光可鑑人,陳後主對她一見鍾情,據說朝堂之上,還常將其放在膝上共商國事。當時楊堅正積蓄兵力,有奪取天下之心,而陳後主並不在意,還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陳後主在光照殿前,又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日只作飲酒賦詩之事。
杜牧前期頗為關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了好些具有現實意義的詩篇。《泊秦淮》也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產生的。
當他來到當時還是一片繁華的秦淮河上,聽到酒家歌女演唱《後庭花》曲,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詩中說,金陵歌女「不知亡國恨」,還唱著那《後庭花》曲。其實,這是作者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班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泊秦淮詩的問題,有關《泊秦淮》的詩詞賞析
杜牧的時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著腐敗和糜爛,杜牧的 泊秦淮 就是在用 隔江猶唱 後庭花 警示唐王朝。後庭花 又叫 玉樹後庭花 以花為曲名,本來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南北朝陳朝最後那個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填上了新詞,陳叔寶的 玉樹後庭花 雖然品位低下,但卻得到一群奸臣的肉麻吹捧,他自己也自鳴...
杜牧對《泊秦淮》中的後庭花怎樣看
後庭花 就是樂曲 玉樹後庭花 以此曲填歌詞者,今存數種,而以南朝陳後主陳叔寶所作最為有名。因陳後主是亡國之君,所以後人又把他所喜愛的 玉樹後庭花 曲 詞當作亡國之音的代名詞。後二句由一曲 後庭花 引發無限感慨,不知 抒發了詩人對 商女 的憤慨,也間接諷刺不以國事為重,紙醉金迷的達官貴人,唐朝著名詩人...
夜雨寄北,泊秦淮,觀書有感的作者介紹,詩文賞析,中心思想,千
整天愛幻想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賞析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 讓人感到這是一首以詩代信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迴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願望一時還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