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殿屋頂與民居屋頂的不同,中國古代建築怎樣從屋頂看出等級的不同

時間 2021-10-26 20:23:15

1樓:

屋頂的結構及等級:

第一位:重簷廡殿頂。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

第二位:重簷歇山頂。常見於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

第三位:單簷廡殿頂。重要的建築。

第四位:單簷歇山頂。重要的建築。

第五位:懸山頂。民居、神櫥、神庫。

第六位:硬山頂。民居。

第七位:捲棚頂。民間建築。

無等級:攢尖頂。亭臺樓閣。

1、硬山頂: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

然而從外形看也頗具風格。(屋面雙坡,兩側山牆同屋面齊平,或略高於屋面。)

2、廡殿頂:屋面四坡五脊。前後兩坡相交形成橫向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後坡相交,形成自正脊兩端斜向延伸到四個屋角的四條垂脊。

屋簷向上微翹,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頂。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後正脊加長。

3、懸山頂:屋面兩坡五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伸出山牆,與脊頭平齊順垂脊修造外沿以保護檀頭不受風雨的侵蝕。

(屋面雙坡,兩側伸出山牆之外。屋面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又稱挑山頂。)

4、歇山頂:屋面是懸山頂與廡殿頂的組合,上三分之二為懸山頂,下三分之一是廡殿頂,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別是一條正脊,上部四條垂脊,四角與垂脊間有四條戧(qiang)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

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依脊組成,所以又稱九脊頂。)

5、捲棚頂 :整體外貌與硬山、懸山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正脊,屋面前坡於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如果說上述四種屋面稜角分明,顯出一種陽剛之氣,那麼捲棚頂就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

6、攢尖頂:是圓形和正多邊形建築的屋頂造型。除圓形攢尖頂無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頂匯聚,脊間坡面略呈弧形。

江南各式屋頂的屋簷與屋角的起翹都大於北方,然以攢尖頂最為懸殊,有飛簷之稱。這種形狀既易雨水的排洩,又有輕盈欲飛的美感。

在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精品,除去上述單一造型的屋頂外。還有由這些單體屋頂組合而成的複雜形體:北京故宮、頤和園和被燒燬的圓明園都是以屋頂形式的主次分明、變化多樣,來加強感染力的,尤其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故宮角樓屋頂的組合造型。

中國古典建築的外觀特徵極為明顯,都由屋頂、屋身、臺基三部分組成,史稱"三段式"。此"三段式"迥異於歐洲古典建築的"三段式",有著獨特的風格。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頂最為典型。

中國古代建築,在形態上的顯著特徵是大屋頂。房頂不但體形高大且是曲面形,屋頂四面的屋簷是兩頭高於中間,整個屋簷形成一條曲線。從漢代初得雛形至明清規格化,屋頂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與史稱的"三段式",在結構上是不完全一樣的。瓦頂覆蓋在與立柱聯結的正樑上面,順而向下傾

斜,形成美麗的曲線。邊用頭瓦,其色彩則與眾不同。屋頂平緩坦然的坡度突出了建築物雍容端莊的形態,蒙生莊嚴雄偉的氣勢。

它的最高層為大屋頂中間部分的屋冠,實際是研究所寬敞的會議廳,然而卻猶如屋上又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古樓坐落在那裡。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尤其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捲棚等形式。但是無論廡殿頂也好,歇山頂也好,都是大屋頂,顯得穩重協調。

屋頂中直線和曲線巧妙地組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簷,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還增添了

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

參考資料

2樓:匿名使用者

宮殿的屋頂等級要比民居高,宮殿的屋頂形式一般採用廡殿或歇山頂 而民居一般採用硬山屋頂。皇家的宮殿可以用黃色琉璃瓦 民居只能用灰瓦。

中國古代建築怎樣從屋頂看出等級的不同

3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依清代屋頂之規制,屋頂等級由高到低分為:重簷廡殿、重簷歇山、廡殿、歇山、懸山、硬山。

1、廡殿:四坡屋頂,多用於殿堂式建築。

2、歇山:由上半部硬山或懸山,下半部廡殿所組成,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3、懸山(挑山):屋頂兩側突出于山牆。

4、硬山:屋頂兩側不突出于山牆。

5、攢尖:包括圓攢尖,四角攢間,三角攢尖及八角攢尖等

6、捲棚:沒有中脊之屋頂。

擴充套件資料

廡殿頂,即廡殿式屋頂,宋朝稱「廡殿」或「四阿頂」,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日語稱寄棟造,是中國、日本、朝鮮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在中國是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高於歇山式。明清時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唐朝時和日本也見於佛寺建築。

廡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一說戧脊)共五脊組成,因此又稱五脊殿。由於屋頂有四面斜坡,故又稱四阿頂。

廡殿頂又分為單簷和重簷兩種,所謂重簷,就是在上述屋頂之下,四角各加一條短簷,形成第二簷。故宮的太和殿就是重簷廡殿頂,而故宮的英華殿則為單簷廡殿頂。

4樓:髒シ娃娃

中國傳統屋頂共分九級,其中以重簷廡殿頂、重簷歇山頂為 級別最高,其次為單簷廡殿、單簷歇山頂,再次是懸山頂 硬山頂 捲棚頂 攢尖頂 十字脊頂 盝頂 盔頂。在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常用的屋頂有六種:硬山頂、廡殿頂、懸山頂、歇山頂、捲棚頂、攢尖頂。

1、廡殿頂:屋面四坡五脊。前後兩坡相交形成橫向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後坡相交,形成自正脊兩端斜向延伸到四個屋角的四條垂脊。

屋簷向上微翹,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頂。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後正脊加長。

廡殿頂,即廡殿式屋頂,宋朝稱「廡殿」或「四阿頂」,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是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高於歇山式,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廡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一說戧脊)共五脊組成,因此又稱五脊殿。由於屋頂有四面斜坡,故又稱四阿頂。

廡殿頂又分為單簷和重簷兩種,所謂重簷,就是在上述屋頂之下,四角各加一條短簷,形成第二簷。故宮的太和殿就是重簷廡殿頂,而故宮的英華殿則為單簷廡殿頂。

廡殿頂出現的很早,甚至早於歇山頂。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銅器、漢朝畫像石與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發現廡殿頂。漢朝的闕樓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建築。

後來廡殿頂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最高等級的屋頂形式。清朝時期,廡殿頂只能用於皇家和孔子的宮殿,其中又以重簷廡殿頂最為尊貴。 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例如臺灣可在國家戲劇院與大直忠烈祠見到廡殿頂,但都不是古蹟而是仿古建築。

2、歇山頂:

歇山頂:屋面是懸山頂與廡殿頂的組合,上三分之二為懸山頂,下三分之一是廡殿頂,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別是一條正脊,上部四條垂脊,四角與垂脊間有四條戧(qiang)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

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依脊組成,所以又稱九脊頂。)

3、懸山頂,即懸山式屋頂,宋朝時稱「不廈兩頭造」,清朝稱「懸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在等級上低於廡殿頂和歇山頂,僅高於硬山頂,只用於民間建築,是中國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懸山頂是兩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構成,但也有無正脊的捲棚懸山式。和硬山頂不同,懸山頂建築兩側的山牆凹進屋頂,屋頂的檁伸出牆外,加博風板保護。由於此類建築的屋頂懸伸外挑于山牆之外,故名懸山頂或挑山頂。

懸山頂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樣式,但在唐朝以前並未用於重要建築。和硬山頂相比,懸山頂有利於防雨,而硬山頂有利於防風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懸山,北方則多硬山。

4、硬山頂: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

然而從外形看也頗具風格。(屋面雙坡,兩側山牆同屋面齊平,或略高於屋面。)

硬山頂,即硬山式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等級最低,低於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根據清朝規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

而宮牆中兩廡殿房也多有硬山頂。

硬山頂是兩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和懸山頂不同,硬山頂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兩側山牆把檁頭全部包封住,由於其屋簷不出山牆,故名硬山。 硬山頂出現較晚,在宋朝的《營造法式》中未見記載。

可能隨著明、清時期廣泛使用磚石構建房屋,硬山頂才得以大量採用。和懸山頂相比,硬山頂有利於防風火,而懸山頂有利於防雨,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則多用懸山。

5、捲棚頂 :整體外貌與硬山、懸山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正脊,屋面前坡於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如果說上述四種屋面稜角分明,顯出一種陽剛之氣,那麼捲棚頂就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

捲棚頂,即捲棚式屋頂,又稱元寶頂,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

捲棚頂是兩坡出水,其特徵在於前後兩坡相接處沒有明顯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線曲面。根據左右山牆的懸山式和硬山式不同,捲棚頂可分為懸山捲棚、硬山捲棚,另外,捲棚頂也可以是歇山式,因此可以看作是歇山、懸山、硬山的變形。

捲棚頂線條流暢、風格平緩,因此多用於園林建築,在宮殿中也多用於太監、傭人等所居的邊房。承德避暑山莊宮殿區建築都採用了捲棚頂,以表現此為離宮,和正式宮廷相區分。

(天壇公園)

6、攢尖頂:是圓形和正多邊形建築的屋頂造型。除圓形攢尖頂無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頂匯聚,脊間坡面略呈弧形。

江南各式屋頂的屋簷與屋角的起翹都大於北方,然以攢尖頂最為懸殊,有飛簷之稱。這種形狀既易雨水的排洩,又有輕盈欲飛的美感。

攢尖頂多用於面積不太大的建築,如塔、亭、閣等。特點是屋頂較陡,無正脊,只有數條垂脊交於頂部,在上面覆蓋一個寶頂。攢尖頂建築的平面有方、圓、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

一般以單簷為多,兩重簷已少見,三重簷的極少見。攢尖頂最早見於北魏石窟的雕刻,實物較早的有北魏嵩嶽寺塔、隋代的神通寺四門塔等。明、清兩代這方面的實物就很多了。

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精品,除去上述單一造型的屋頂外。還有由這些單體屋頂組合而成的複雜形體:北京故宮、頤和園和被燒燬的圓明園都是以屋頂形式的主次分明、變化多樣,來加強感染力的,尤其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故宮角樓屋頂的組合造型。

古典建築的外觀特徵極為明顯,都由屋頂、屋身、臺基三部分組成,史稱"三段式"。此"三段式"迥異於歐洲古典建築的"三段式",有著獨特的風格。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頂最為典型。

中國古代建築,在形態上的顯著特徵是大屋頂。房頂不但體形高大且是曲面形,屋頂四面的屋簷是兩頭高於中間,整個屋簷形成一條曲線。從漢代初得雛形至明清規格化,屋頂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與史稱的"三段式",在結構上是不完全一樣的。瓦頂覆蓋在與立柱聯結的正樑上面,順而向下傾斜,形成美麗的曲線。邊用頭瓦,其色彩則與眾不同。

屋頂平緩坦然的坡度突出了建築物雍容端莊的形態,蒙生莊嚴雄偉的氣勢。它的最高層為大屋頂中間部分的屋冠,實際是研究所寬敞的會議廳,然而卻猶如屋上又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古樓坐落在那裡。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尤其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捲棚等形式。

但是無論廡殿頂也好,歇山頂也好,都是大屋頂,顯得穩重協調。屋頂中直線和曲線巧妙地組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簷,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還增添了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屋頂上總有一些小怪獸

從俊賀樓 通常我們在出去旅遊看一些古式建築或者是看古裝劇的時候,總會看到屋頂上會有各種各樣的小怪獸,這些小怪獸都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原來這些在屋頂或者屋脊上的小動物叫做脊獸。通常級別越高的建築,小動物越多,像皇宮那種地方脊獸就特別多了,但是在平常的建築上,一般是三個左右,兩邊加起來就是六個,這也就是常...

屋頂上的綠寶石中的綠寶石傳說是什麼

農曆八月初四,是白露 太陽過黃經165度,夜涼,水汽凝結成露 聽說,在白露第一道曙光出現的時候,把一顆綠寶石交到戀人的手上,那麼,這對戀人,不管遭遇多少的磨難,他們的戀情將永遠無堅不摧!這是女主角莫家綺堅信的綠寶石傳說,是延續 是圓夢,當莫家綺父親為她戴上象徴永恆愛情的綠寶石起,她的愛情,也註定跟隨...

古建築屋頂與屋身比例為1 2的原因,為什麼一定是一比二呢

中國古建築知識 一 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徵 1 建築外形上的特徵 具有屋頂,屋身和臺基三部分。2 建築結構的特徵 木構架結構 木構架 屋頂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 以立柱和橫樑組成構架,四根柱子組成一間,一棟房子有幾個間組成。3 建築群體佈局的特徵 組合原則 以院子為中心,四面佈置建築物,每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