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
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從此三氣各生,」據《雲簋七籖》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昇仙境,道 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種民天,即三界之上,災所不及四種民天上有三清境。
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寶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寶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雲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據《集說詮真》引《讀書紀數略》雲:「三清者玉清聖境,元始居之;上清聖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時,道教的三清尊神還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經」的神化。
《雲簋七籖》卷六《三洞經教部》說:「《道門大論》雲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
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之靈章。」根據《道法會元》卷一《清微道法樞紐》關於清微神位的記載;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經部,太玄輔之,傳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靈福玉僱大道君,代表洞玄經部,太平輔之,傳靈寶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代表洞神經部,太清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氣化三清」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稱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簡稱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說化身老子,後因出現「一氣化三清」之說,由一尊神變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老子者,老君也。
《雲笈七籤》又用之以寫三清之產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
既然三元變生三氣,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為三氣所化或為三氣之體現者。這三位天神實即後世所稱之三清尊神。故後世有」一氣化三清「之說,表明」氣「是構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
同樣,最高神之下的眾神仙,也由「氣」所構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即三清祖氣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氣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
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氣」是直接源自根宗.
「一氣化三清」是什麼?
3樓:洗牙刷臉咖森浪
一氣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續,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說道無不在,包容萬物。
所謂老君一氣化三清,不過是一個形容。目的就是說,萬法歸一,殊途同歸。這裡的老君也好,三清也好,不代表實際任何,而只說明一個道字。
道無不在,處處顯化。所謂三清,無論是天地萬物,各個都有三清。從無而有,有而無的一個過程。
但是現在人,都字看字表面,而不根其本,這句話本身不錯,錯的是人們自己理解錯誤。
現代很多人認為,三清(元始,靈寶,太上)為虛無自然老君所幻化。雖然道教現在說的三清多指的是實際的天尊,而不是三才。但早期老君一氣化三清的「三清」指的不是三天尊也不是三清境。
現在人混淆這個概念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把道教現在供奉的三清誤認為就是道。而老君一氣化三清的三清可是說是三才,也可以說是過程,也可以說不代表任何具體事物。
現在道教供奉的三清是「人物」,是歷劫應化的天尊,而不是道。道經中說的虛無自然上帝才是老君,而不是指三清中的太上老君,此老君非太上老君,此三清非上清玉清太清。一個是道演化的過程,一個是修煉有成的天尊,根本就不是一樣的。
萬物可以有你,但是你不是萬物。
老君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續,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道無不在,包容萬物,而不是你供奉的三清。
4樓:琳姐説
三清四帝中的三清是誰?一氣化三清又是什麼?
一氣化三清是什麼?
5樓:吉長青藍壬
「一氣化三清」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稱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簡稱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說化身老子,後因出現「一氣化三清」之說,由一尊神變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老子者,老君也。
《雲笈七籤》又用之以寫三清之產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
既然三元變生三氣,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為三氣所化或為三氣之體現者。這三位天神實即後世所稱之三清尊神。故後世有」一氣化三清「之說,表明」氣「是構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
同樣,最高神之下的眾神仙,也由「氣」所構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即三清祖氣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氣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
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氣」是直接源自根宗.
6樓:琳姐説
三清四帝中的三清是誰?一氣化三清又是什麼?
上古神話傳說中,盤古開天之後一氣化三清分別是那三清,這三清又有何傳說?
7樓:匿名使用者
玉清元始天尊(原始天尊)
上清靈寶天尊(通天教主)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太上老君),元始創立闡教,老子創立人教,通天創截教,至於老子一氣化三清,乃老子的一門神通,分別化出,太上老君,太清道人,玉清道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山海經裡面說盤古掛掉元神,一氣化三清,一氣是道門始祖鴻均老祖,三清是上清老子李耳,太清元始天尊,玉清通天教主,後來又化為十二濁,十二濁又化成十二巫祖,都說鴻均是三清的師尊…不過據說貌似鴻均只在封神榜裡有過…
9樓:匿名使用者
三清,道教用語。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位於玉幾下三寶景陽宮。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也就是封神榜裡出現的截教的通天教主 闡教的原始天尊和人教的太上老君。
「一氣化三清」中一氣、三清各是什麼?
10樓:瘋子難不難
「一氣化三清」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
全稱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簡稱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
或說化身老子,後因出現「一氣化三清」之說,由一尊神變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
11樓:琳姐説
三清四帝中的三清是誰?一氣化三清又是什麼?
12樓:御寄壘
一氣也可以指氫氣,三清則是指氫的三個同位素,氕,氘,氚。
老子一氣化三清是怎麼回事?三清都有誰呢?
13樓:三十五
老子一氣化三清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三清分別有:玉清、上清、太清。
14樓:秋風體育
就是老子和通天教主鬥法時,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三清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15樓:輕靈觸動
老子一氣化三清是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鬥法,太上老君一下化出三個分身的故事,三清是指原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天尊。
一氣化三清是什麼意思
16樓:
「一氣化三清」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所謂老子一氣化三清,不過是一個形容。目的就是說,萬法歸一,殊途同歸。
這裡的老君也好,三清也好,不代表實際任何,而只說明一個道字。道無不在,處處顯化。所謂三清,無論是天地萬物,各個都有三清。從無而有,有而無的一個過程。
一氣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續,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說道無不在,包容萬物。
三清有多重含義:
1、三清指「三才」為天格、人格、地格的總稱。所謂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們分別是天格、人格、地格數理的配置組合,反映綜合內在運勢。
2、《武術匯宗》:老子一氣化三清, 三清即三山,故出三聖人,是以中天終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來(即釋迦牟尼佛),東方太行山出孔夫子也!
17樓:小劉侃封神
老子一氣化三清化出了三個人,他們都是誰?代表著老子什麼事蹟?
18樓:匿名使用者
下邊瞎掰實在看不下去了。先有鴻鈞後有天,一氣化三清。先有鴻鈞老祖,鴻鈞老祖收了三個徒弟,寓為三清。鴻鈞有師弟,就是如來師傅。如來又自創佛教。
19樓:阿電阿電
一氣化三清,現在是用來罵人的話,放p的意思
20樓:酸湯鳳爪
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聖,一氣說的是混元無極之氣
21樓:尨郵
三清是太上老君的一種分身法術,分別是上清,太清,玉清。並且三個分身都修煉到了聖人境界。而不是什麼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什麼的
鴻鈞道人是道教之中的什麼人物?一氣化三清說的又是什麼?斬卻三尸是什麼意思?
22樓:匿名使用者
鴻鈞道人是出現在神話**《封神演義》裡面的人物,他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傅。
傳說他便是創造出宇宙的人。在道教裡面,又稱呼他為鴻元老祖,現偶提在道教存在兩種說法,一種說他便是盤古,另一種說法是原始天尊是盤古。在道教當中,唯一一個與他輩分相同的就只有西崑崙的散仙陸壓了,這個仙人在封神演義裡面也有提到。
一氣化三清則也是出自《封神演義》的典故,在萬仙陣鬥法的時候,太上老君用頭上的一股氣幻化出三個身外化身——玉清、上清、太清。如果樓主對這書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而斬卻三尸則要提到道教的目的了,道教的終極目的是成仙,渡人那是佛教的事。而如何能成仙呢?去掉胸中三尸,頂上三花便可成仙.
三尸又有稱呼是三彭或三蟲,稱為上屍、中屍、下屍,分別居於上、中、下三丹田。據說,三尸姓彭,上屍名踞,中屍名躓,下屍名躋。他們要做的事就是把人這一生所犯下的錯誤向神報告,以減低人的陽壽.
一旦除去他們,便可長生不老,也就是成仙.他們是以肉類為食,這也是道教要吃素的原因。
寫得好辛苦,給個最佳噻~
一氣化三清是什麼意思,一氣三清是什麼意思
一氣化三清 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 封神演義 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所謂老子一氣化三清,不過是一個形容。目的就是說,萬法歸一,殊途同歸。這裡的老君也好,三清也好,不代表實際任何,而只說明一個道字。道無不在,處處顯化。所謂三清,無論是天地萬物,各個都有三清。從無...
老子一氣化三清,三清分別叫什麼名字
一氣化三清 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 封神演義 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所謂老子一氣化三清,不過是一個形容。目的就是說,萬法歸一,殊途同歸。這裡的老子也好,三清也好,不代表實際任何,而只說明一個道字。道無不在,處處顯化。所謂三清,無論是天地萬物,各個都有三清。從無...
一氣呵成的近義詞,「一氣呵成」是什麼意思?
燕子老師課堂 成語 一氣呵成 近義詞 一鼓作氣 勢如破竹 一揮而就 反義詞 一波三折 老牛破車 拼音 y q h ch ng 解釋 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出處 明 胡應麟 詩藪 近體中 若 風急天高 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