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鍾神秀後句

時間 2022-03-23 21:04:45

1樓:小白在奮鬥

一、「造化鍾神秀」的後一句是 「陰陽割昏曉」。

二、原文

望嶽 [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三、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黃昏。

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四、註釋

(1)嶽:此指東嶽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

(3)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鬱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鍾: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麗。

(5)陰陽:這裡指山北山南。割:劃分。這句是說,泰山橫天蔽日,山南向陽,天色明亮;山北背陰,天色晦暗。同一時刻卻是兩個世界。

(6)曾:通「層」。

(7)決:張大。眥:眼眶。決眥形容極目遠視的樣子。入歸鳥:目光追隨歸鳥。

(8)會當:一定要。凌:登上。

五、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

2樓:匿名使用者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在「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中,為何要用「陰陽」

因為這句話要表現的是泰山的景象,泰山巍峨壯觀,而古代陰陽表示有 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的說法,所以在這句話當中用陰陽二字表現出了泰山營造出的白日與黑夜之間的劃分,賦予了泰山一種雄渾巍峨的氣勢。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出自杜甫的 望嶽 整首詩給讀者一種磅礴的氣勢,展現了泰山雄渾的景象,在表達景物...

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

樑鳳紅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 望 字,卻緊緊圍繞詩題 望嶽 的 望 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 是唐人口語,意即 一定要 如王勃 春詩賦 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 會 字,如孫光憲 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 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 如果把 會當 解著 應當 便欠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