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為流傳家規家訓八條,廣為流傳的 家規 ,家訓

時間 2022-03-29 06:35:04

1樓:夏天的風

1、長者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一方面可為家庭修德免罪,一方面為子孫培德紮根,庇廕子孫。

2、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為根。即以全家安樂為己任,造福一家。

3、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

4、向子女宣揚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盡孝榜樣給子女看,用感恩先輩的恩德,來啟蒙後代。

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6、小孩是否健康與母親關係很大,有無智慧與父親關係很大,是否福德莊嚴就看父母是否經常以快樂的愛心去做事做人。

7、子女不聽話,不孝順,首先要問自己是否也不孝順老人,是否有做不對的地方,對上不認可父母的功德,對下子女怎麼教育都不到位。

8、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罵子女,因為子女的成敗也與父母本身的心性德有關,第二要考慮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當之處。

9、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響自己家庭,大的影響社會,也有負天地之恩,把孩子教好,責任重大。

10、為人子女,年幼時很難在生計上幫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讓父母擔憂,不讓父母擔憂是最大報恩。長至成年要盡心盡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11、作為子女,應以盡孝為己任,能承祖業,弘揚家風,立志超過前輩。

12、給老人物質的滿足,那是一種義務,還不算全孝,「孝」還要完善自己的本分,給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才是真孝。

13、孝還要順,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即使父母明顯是錯的,也不當面頂撞。

14、父母有過,不埋怨父母,還把父母該做的事情也完善起來,這叫做為父母補漏。子女能為父母補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貴星。若一味順從,難免陷親於不義,也不算真孝。

2樓:傅豆蕾他爸看社會

一、愛國愛家;

二、孝敬父母;

三、端**德;

四、敬親愛親;

五、團結友愛;

六、夫妻和睦;

七、子弟力學;

八、和睦族鄰。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的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使國家更加富強的必不可少的一點。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國家基石。

在國家的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自漢初起,家訓著作隨著朝代演變漸豐富多彩。家譜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範。

3樓:匿名使用者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

4樓:匿名使用者

林則徐「十無益」家訓名言

5樓:緾腳女人

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諸葛亮訓子文。

收集我國傳統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家訓

6樓:三年不鳴

我國傳統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家訓,請閱讀 《朱子治家格言》。

7樓:hij射手

咱也轉一個[呲牙]兒子是福氣,兒子是江山,兒子是我們的小貂皮。不管你的兒子在幹嘛,2023年了,都為自己的兒子轉一次。願自己的[親親][親親]寶貝兒子健康幸福。

[微笑]兒子是分享我們喜怒哀樂的另一個心。 有男孩的在6秒內為兒子轉起……....祝福........

兒子永遠健康快樂!事事順心,一順百順,[微笑]我也接上,祝福我兒子豬年平安快樂![福][福]

灰姑娘的故事廣為流傳,那中國版的灰姑娘是怎樣的

雪林文化 三 貪心的皇子這故事前面雖然說了女主角能實現願望但是她並沒有用,皇子聽說了這個故事就向女主角要了魚骨許願想要很多的金銀財寶,然後魚骨實現了他的願望,但是後來這個皇子並不滿意他還想要更多於是就第2次許願,但是他不知道魚骨只能夠使用一次並且再次使用有 所以皇子第2次許願財寶不僅沒有增加反倒是少...

這是流行歌曲的時代。古代廣為流傳的歌曲以成為我們現在學習的經典詩詞。如

陳薇 晚風吻盡荷花葉,任我醉倒在池邊 吻 採用擬人手法,將風吹荷葉的情景描繪的十分美好,生動形象 蒿源 例 嘴裡有刀,說破歌謠 亂舞春秋 很滄桑的句子,為什麼人們總是要把那麼簡單的事情說的那麼複雜呢,為什麼總是要有虛偽的道德呢,那些平庸而麻木不仁的人們唱著歌謠,繼續湊和,真正勇敢的人們同樣哼著它,雖...

廣為流傳的「指鹿為馬」的故事發生在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 內容是

指鹿為馬一詞出自 史記 秦始皇本紀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藉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