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是從哪個成語典故中來的,黃雀有什麼成語

時間 2022-03-30 08:00:05

1樓: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語出《莊子·山木》 :「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yì)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說宛·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後,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而不知黃雀在後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挾彈丸在榆下,迎而欲彈之。

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後有掘株也。此皆貪前之利,而不顧後害者也。」

《說宛·正諫》:「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yi)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韓嬰《韓詩外傳》:

「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相關**

如果幫到你,請記得采納,o(∩_∩)o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3樓:白馬小龍哥

朱雀衍化來的一個詞,都是指顏色的。

黃雀有什麼成語

4樓:一世明媚

黃雀伺蟬、黃雀銜環、黃雀在後、螳螂黃雀、楊生黃雀

一、黃雀伺蟬

【解釋】: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

【出自】:漢·劉向《說苑·正諫》:「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譯文】:「螳螂委身曲附蟬想取,卻不知道有一隻黃雀在它旁邊的。黃雀伸長脖子想啄螳螂,卻不知道彈丸在其下的。」

【語法】:主謂式;作分句、定語;含貶義

二、黃雀銜環

【解釋】: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出自】:南朝·樑·吳均《續齊諧記》:「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實感仁恩。今贈白環四枚,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環。」

【譯文】:「我西王母的使者,謝謝你拯救,非常感謝仁慈恩惠。現在贈白環四枚,讓您的子孫潔白,位登三公,一個如此環。」

三、黃雀在後

【解釋】: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譯文】:「螳螂正準備吃蟬,卻不知道有一隻黃雀在後,舉他的脖子想啄吃掉了。」

【語法】:主謂式;作分句、定語;含貶義

四、螳螂黃雀

【解釋】:比喻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略語。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懸賞,殺人身被官拿,試看螳螂黃雀,勸君得意休誇。」

【譯文】:「打老虎功想懸賞,殺了人身被官府捉拿,請看螳螂黃雀,勸你得意休誇。」

五、楊生黃雀

【讀音】:yáng shēng huáng què

【意思】:以之為報恩典實。

【出自】: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弘農人楊寶少時救了一隻黃雀,後有一黃衣童子送白環四枚相報,謂當使其子孫顯貴,位登三公。

【譯文】:東漢弘農郡人楊寶年輕時救了一隻黃雀,後來有一個穿著黃衣服的兒童送白環四枚相報,認為應使他們的子孫顯貴,位登三公。

5樓:匿名使用者

【黃雀伺蟬】: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

【黃雀銜環】: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蛇珠雀環】: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的故事。同「蛇雀之報」。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螳螂黃雀】:比喻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略語。

黃雀是哪個成語典故

6樓:u盾

黃雀在後huáng què zài hòu[釋義] (螳螂準備捕蟬)黃雀在後面準備啄螳螂。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語出] 漢·劉向《說苑》:「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此三者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正音] 黃;不能讀作「huānɡ」。

[近義] 後顧之憂

[用法] 含貶義。經常跟「螳螂捕蟬」配合運用。一般作分句、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所謂「援湘"北軍不肯開赴前方作戰;僅負警戒後方之責;顯然具有「~"的野心。

7樓:匿名使用者

黃雀在後 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黃雀伺蟬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

黃雀銜環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楊生黃雀 見「楊雀銜環」。

螳螂黃雀 比喻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略語。

黃雀報恩算不算成語故事

8樓:冰

不算,你說的應該是結草銜環吧

《後漢書·楊震傳》注引《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楊寶小的時候,在山林中見到一隻奄奄一息的小黃雀。楊寶見它可憐,便帶回家中精心照料。

等小黃雀的傷完全養好後,楊寶就把它放了。當天晚上,楊寶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黃衣童子,口中銜著四個玉環,說是送給楊寶的禮物,並祝願楊寶子孫幾代都做大官。後來,楊寶的兒子、孫子、曾孫果然都做了大官,享盡了榮華富貴。

9樓:浮情犁平卉

答-不是。黃雀鳴叫。

坐收黃雀之利中的黃雀來自哪個成語典故?

10樓:晞河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指人目光短淺,沒有遠見,只顧追求眼前的利益,卻不顧身後的禍患。

語出:《莊子·山木》 :「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說宛·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後,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而不知黃雀在後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挾彈丸在榆下,迎而欲彈之。

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後有掘株也。此皆貪前之利,而不顧後害者也。」

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相關故事: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

」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

」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黃雀的典故便出於此,意思和坐收漁翁之利差不多吧,都是不費力氣就可獲得巨大收益。

11樓:

額,我只聽說過坐收漁人之利

《韓詩外傳》卷六 演變的成語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腹背之毛 (fù bèi zhī máo)解釋: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六:「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

解髮佯狂 (jiě fà yáng kuáng)解釋:解發:把頭髮散開;佯:假裝。散開頭髮假裝癲狂。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六卷:「比干諫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髮佯狂而去。」

黃雀 換羽期在什麼時候

13樓:很多很多

黃雀換羽期在秋季。

黃雀秋季要換羽一次,通常情況在7月下旬及8月間是換羽期,至9月換羽最盛。換羽的生態過程為"七零、八落、九換齊"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換羽開始可提早至7月中旬,換羽完畢延遲到11月。

健康的黃雀,整個換羽過程約經歷8個星期左右。

14樓:利物浦死忠

黃雀的換羽期跟大多數鳥類一樣 都是在秋天完成自己的換羽

15樓:你愛我

黃雀在每年的秋季要換羽一次,以新羽過冬。在正常情況下,7月下旬及8月間是換羽期,至9月換羽最盛。換羽的生態過程為"七零、八落、九換齊" 。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換羽開始可提早至7月中旬,換羽完畢延遲到11月。健康的黃雀,整個換羽過程約經歷8個星期左右。在換羽期間,體質較弱的金絲雀往往因飼餵管理不善而死去,即使是健康的鳥,若飼養管理不當也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在換羽期間要精心飼養管理,若飼養管理得好,不僅羽毛換得快,而且羽毛品質優良。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哪個典故

16樓:丹

《說苑》

「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yi)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原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旦。

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而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

「善哉!」乃罷其兵。

17樓:匿名使用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早出自於《莊子·山木》

《說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中少孺子」是怎樣勸阻吳王

可愛baby一族 吳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 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問曰 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 後園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後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勢欲撲,竟不知黃雀躡其旁也!黃雀伸頸僅顧啄螳螂,而不知樹下之彈弓也!彼皆欲...

破釜沉舟的成語典故,成語 破釜沉舟 是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

冰 成語故事 破釜沉舟 這則成語的釜是鍋 舟是船。砸破燒飯用的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拚死一戰。這個成語 於 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不敵,退守鉅鹿 今河北平鄉西南 被秦軍團團圍住。楚懷王封宋義為...

荊軻刺殺秦始皇是哪個成語的典故

貞觀之風 荊軻刺殺秦始皇是圖窮匕見的典故。戰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 趙兩國後,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轉局勢。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於想獲得的東西 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