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二則怎麼樣理解元方的行為「

時間 2022-03-31 06:00:07

1樓:k2漢代人

元方的回答意向明瞭,卻又沒有直接的對客無禮,屬於一種機智的回話,既沒有給對方責怪自己的藉口,也同時保住了父親的顏面。

《世說新語》二則中元方是怎樣責備客人的?答案

2樓:雲遮世說的生活

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

方正第五之

一、元方答客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自己走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

」元方回答:「等你好久都不來,已經走了。」朋友就大怒說:

「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

「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握元方的手(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世說新語兩則》元方是從哪方面批評友人的?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

3樓:歲月不寒

批評友人一是無信,二是無禮。書中原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表現了他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性格特點。

4樓:陳晨陽

來晚了,沒有信譽,對子罵父,沒有禮貌

表達了他性格直率,胸襟寬廣,有涵養,為維護父親的尊嚴,剛正不阿,好惡情感易外露

我們老師剛講過

5樓:濱海有極

失約和侮辱對方的長輩 聰敏直率認真果斷

世說新語二則的翻譯

6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與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在中午,中午過了沒有到,太丘放棄等他走了,走後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年齡是七歲,正在門外嬉戲。客人問元方:

「你父親在嗎?」回答說:「等您很久不到,已經走了。

」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約了同行,棄我而走。

」元方說:「您和我父親約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兒子嗎父親,就是無禮。

」友人慚愧,下車牽他的手,元方進門不理睬。

---原文:

《乘船》: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之,王欲舍所攜之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災難,有一個人想和他們同乘一條船,華歆就為難他,(不讓他上船),王朗(對華歆)說:'船還有位置,為什麼不給他上呢?'後面的敵人(向那人)追了過來.

(這時)王朗就想拋下帶著的那個人.華歆說:'我之所以懷疑正是因為這樣啊.

既然已經答應他讓他上船,怎麼可以現在拋下他呢?'因此,就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那樣.世人就以這件事來平定華歆、王朗的(品質)好壞.

7樓:匿名使用者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與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在中午,中午過了沒有到,太丘放棄等他走了,走後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年齡是七歲,正在門外嬉戲。客人問元方:

「你父親在嗎?」回答說:「等您很久不到,已經走了。

」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約了同行,棄我而走。

」元方說:「您和我父親約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兒子嗎父親,就是無禮。

」友人慚愧,下車牽他的手,元方進門不理睬。

《世說新語》中袁公兩次問元方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8樓:精英就是我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任太丘長,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

」元方說:「家父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讓人們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越來越敬重。」袁公說:

「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令尊學我,還是我學令尊?」元方說:

「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相隔遙遠,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那麼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一、1、稱讚

2、模仿

二、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任太丘長,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

袁公說:「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令尊學我,還是我學令尊?」

三、將袁公與父親比作周公和孔子,得體大方,不讓袁紹惱怒。

你可以看看我的回答

9樓:唯0藍

你賢良的父親任太丘長,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

袁公說:「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令尊學我,還是我學令尊?」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是不服氣,袁也想得到一樣的讚譽。

第二次是想效仿。

11樓:雲遮世說的生活

政事第三之

三、互不相師

(原文)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

「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譯)陳元方十一歲的時候,去拜訪袁公。袁公問道:「令尊在太丘,遠近的人都讚揚他,他都做了些什麼呢?

」元方說:「家父在太丘,強者以德來安撫,弱者以仁來體恤,讓他們安居樂業,時間長了,他們就越發尊敬他了。」袁公說:

「我以前曾任鄴縣令,做的也是這些事。不知是令尊效法我,還是我效法令尊?」元方答道:

「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的年代,交往和行動卻是一樣的。周公沒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沒有效法周公。」

第一次是不服氣,袁也想得到一樣的讚譽。

第二次是想效仿。

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 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 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 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 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 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陳太丘與友期 陳...

《世說新語》兩則,陳太丘與友期行,「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哪個更好??為什麼

水流青雲 用 柳絮因風起 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 撒鹽 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 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撒鹽 一喻好,雪的顏色和落下的姿態都跟鹽很相似,而柳絮成灰白色,在空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與雪的方式不同。柳絮 一喻...

《訊息二則》教案訊息怎麼寫訊息作文

差異 兩則訊息寫於同一天,一長一短,一前一後,一詳一略。1 第一則標題為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寫在戰鬥剛剛打響之際,將戰況進行播報,將勝利的訊息傳到全世界,鼓舞我軍的士氣,給予敵人以沉重的打擊。文章不在長,在迅速。2 第二則標題為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寫於我軍取得決定性勝利之時,這時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