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中庸
命,是生命的起點,是天所支配的
性,乃人的本然之性
率,循之意。人通過最高的被動性可以獲得最高的主動性修,品節之。說明普通人能夠被教化
2樓:57緣
《中庸》裡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自**
4樓:納蘭子澈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語出《中庸》首章,可謂語氣磅礴而意涵深刻,開篇便點出中國哲學中幾個重大的範疇:"天命"、"性"、"道"、"教"。本文意在疏導"天命"、"性"、"道"、"教"之觀照關係。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所不睹,恐懼乎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也,萬物育焉。」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自**?
5樓:
「天命之謂性」出自《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原文:天命之謂性,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自**
6樓:完美假知己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
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全文翻譯
7樓:星願老師
這句話的意思為: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出處:戰國·子思《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白話釋義:
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
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幹法度,這叫做和。
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寫作背景:
《中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禮記》原名《小戴禮記》,又名《小戴記》,由漢宣帝時人戴聖根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
宋代以前,學者皆主張《中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子思所作。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
李翱《李文公集·復性書》:「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傳於孟軻。」朱熹《中庸章句·序文》:「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
自宋代開始,有學者主張《中庸》是子思與秦漢之際的儒者雜述而成。
《中庸》一書,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傳的是自上古大聖以來的儒家道統心法,其內容涉及為人處世之道、德行標準及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內容著重從多個角度論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章承上啟下,從魯哀公向孔子詢問處理政務的方法一事著手,通過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與加強人自身修養之間的密切關係,並進一步闡明天下通行的五項倫理關係、三種德行以及治理國家的九條原則。
在此章的最後引出全書後半部分的核心「誠」,並強調要做到「誠」的五個具體方面。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內容,便是圍繞「誠」來的。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是總綱,但這個總綱卻是子思表述出來的,並不是孔子原話。
此下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費而隱」)和第二十一章(「自誠明謂之性」)都是每個部分的綱領,但恰恰也都是子思說的,而引用的絕大部分孔子的原話,反而是用來解釋、例證這些綱領的。
也就是說,如果援用「經—傳」的結構來理解,《中庸》裡具有「經」的地位的話,都是子思說的;而孔子的話反而只有「傳」的地位。
8樓:陽光文學城
譯: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這個道,不能離開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正道了.
9樓:心靜
天賦與人的稟賦叫作性,遵循天性而行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作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10樓:臥龍小聲
天對予人行為傾向的規定叫做人性,牽引規範人性的是道,約束人們認識尊從道便教。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出自**?誰的?
11樓:煌煌大漢
出自《中庸》。《中庸》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12樓:歐陽永芬亢秋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聶文濤譯:
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內容.
2、常見的其他翻譯及分析
(1)天命就是本性(性本善).
(2)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
分析: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發展出來的.
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屬於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於本性.所以,聶文濤認為等於本性是孟子的觀點而不是中庸的觀點.
13樓:舒秀英卯淑
樓主你好!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聶文濤譯:
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內容。
2、常見的其他翻譯及分析
(1)天命就是本性(性本善)。
(2)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
分析: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發展出來的。
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屬於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於本性。所以,聶文濤認為等於本性是孟子的觀點而不是中庸的觀點。
14樓:滄海半杯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
」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5樓:
廣東佛將菠蘿包,哈哈哈哈。
天命,就是天理。
天理,涅槃經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
善,捨己為人。
惡,損人利己。
仁,諸惡莫作。
義,眾善奉行。
道,仁義正道。
德,明辨是非。
天理,就是仁義道德。
天命之謂性,天理,就是人性。
率性之謂道,帶著人性,仁義道德,就是正道。
修道之謂教,修仁義道德,就是禮教。
16樓: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儒家所提倡的是人性本善,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壞,都是源自後天環境。因此,天命之謂性,中間的性,即是指的人生來具有的善的本性,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
同時,要保持這種善的本性,就要率性之謂道,即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不被周圍環境所影響。人生下來,加上後天社會、家庭的教育、社會的教育、各種的影響,心思齷齪了、髒了,或者歪了,必須要把它糾正過來,所以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把它改過來,所以修道之謂教。
這裡的教,指的是教育。古人在解釋教這個字時,將其視為效法的「效」,效也有著學的意思。因此,這句話指的便是,修道是教育的目的,而教育也是將人同其他生物區別開來的特徵之一。
人們通過後天的學習,得到了思想、文化,有能力將壞的一面扭轉修改過來。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意思 值得喜愛的叫 善 自己確實具有 善 就叫 信 善 充實在身上就叫 美 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 大 出自 戰國 孟子 孟子 盡心下 原文選段 浩生不害問曰 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 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
速求《晏子春秋》翻譯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訊息,對侍從說 晏嬰,齊國的善於辭令的人,今天他將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從回答說 當他到來時,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 他是哪國人?侍從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 犯了什麼罪?我們回答說 他 犯了偷竊罪。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
請問惡作劇之吻有幾部的,惡作劇之吻哪裡看?
臺灣拍了兩部 惡作劇之吻 和 惡作劇二吻 主演是鄭元暢和林依晨。第一部講到兩人結婚,第二不是講婚後生活,第二部更新到19集,這個週日晚上十點中視 大結局 然後,日本一部,柏原崇演的!現在日本還在出 惡作劇之吻 的動畫!日本就一部,臺灣的兩部,現在正播的是第二部,講婚後生活的 不知道會不會再繼續拍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