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白日」依山盡,而不是「紅日」呢

時間 2022-05-31 22:15:02

1樓:庫元芹

這首詩是唐朝偉大詩人王之煥登上山西蒲洲(今永濟市)的鸛雀樓,極目遠眺夕陽照耀的黃河時寫的,心中蕩起萬千豪邁感慨,勃發出沖天的豪情,於是把夕陽描寫的爍爍耀眼,光芒四射,明亮光彩,寫出了千古名句。。。這也許就是景由心生的緣故吧!

較之前者我更推崇這一種說法,"白日"就是太陽.我在其他詩歌裡也找到了印證,"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吟鞭東指即天涯。 "這個地方很明顯的把"白日"就指為太陽,而沒有任何對仗上的需要.

所以我認為"白日"這個詞是個固定的,而不是作者在寫詩時候的個性化運用,還有個成語"精貫白日"也可說明一點.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請指教.

看了樓上的回答,也覺得很有道理,只是"二種可能是作者可能有某種顏色的色盲傾向,從而把落日看成白色。"這個解釋就有點搞笑的成分在裡面了,可以拿出來和學生交流必能活躍氣氛,很高興能和大家交流.

2樓:高樓居士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作者站在鸛雀樓上向西眺望,只見雲海蒼茫,山色空濛。

由於雲遮霧繞,太陽變白,挨著山峰西沉。「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樓下滔滔的黃河奔流入海。

這兩句畫面壯麗,氣勢巨集大,讀後令人振奮。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

「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由兩聯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黃河中的一個小崗上,後被洪水衝沒。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山名)下瞰大河。」可見衝沒是宋以後的事了。

3樓:靜水深流

因為東方甲乙木,是青澀。南方丙丁火,是紅色。**戊己土,是黃色,西方庚辛金,是白色,北方壬癸水,是黑色。

這是中國哲學。相對中國西部看日落確實是白色的日光,這個白色日光照在身上是能量不足的,不是生髮和熾熱的感覺。從哲學應用到自然就是這麼個道理。

4樓:陰奇洪秀蘭

既然是「依山盡」的太陽,紅光部分已被遠處高山遮住,留在天空的只有白光了,詩人寫的是太陽即將消失時的景象,它和下句的「黃河入海流」中的色彩更搭配,白,黃共同構成日落黃昏時分的暗淡景緻,這首兩句是在為下邊內容蓄勢。(個人拙見,只供參考)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白並非為對仗,而下面的黃可以談對仗以顯出詩的暢順,白是指:白晝!所以不用:紅日。

6樓:墨飛旅行

白日就是太陽

為什麼用」白日「而不用「紅日」?

因為作者要表達一種意境。

7樓:

說白天的意思,不是在說太陽

8樓:消迷秦漢

上面那位仁兄關於「白日」跟「黃河」是出於對仗好像很難讓人信服:「紅日」同樣可對「黃河」,無論從用詞方面還是平仄上都很工!再過想想作者當時未必有意讓這兩詞對仗,因為絕句詩的前兩句沒要求說非得對仗才能成句。

非要對仗工整的也只是律詩的

三、四句和

五、六句的對仗要求比較嚴格。

本人之前也曾想過這個問題,一直沒找到答案,想來想去估計有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當時作者沒有親登此樓觀落日,也沒有正經地看過落日,想像中太陽就是中午白得耀眼的那種;

二種可能是作者可能有某種顏色的色盲傾向,從而把落日看成白色。

至於此詩自流傳以後一直沒有人異議可能是跟當時所傳誦的階層有關了,當流傳一段時間後,大家都接受和預設了所以更改的機會就更少了。

以上僅本人一點小見解,請指正!

王之渙為何說「白日依山盡」,而不說「紅日依山盡」?

9樓:羊兒心一

「白日」就是太陽,早晨的朝陽、正午的驕陽、傍晚的夕陽,都是「白日」。 這首詩中的「白日」就是指「落日」,「白日依山盡」就是太陽快要落山了。在古代詩詞中把將要落山的太陽稱作「白日」者,在王之渙前後都有很多人!

「白日依山盡」的意思就是太陽西沉,就要落山了。

10樓:

首先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歷史原因就不需要追究了,不知當時王之渙是不是靈機一動把這詩句留給後人去想呢?說不好啊。

11樓:字朗

「依山盡」是古代一位美女的名字。

12樓:良子

全戰quanzhan ! 紅日依山盡——更美!

13樓:教育細細說

《古詩十九首》中的詩句開始出現時,正是東漢末年。此時,各地的軍閥割據勢力連年紛爭不斷,處處民不聊生。很多人被迫離開家鄉,漂泊無依。

於是一些文人便開始創作大量的文學作品,比如詩歌,來表達自己對動盪社會的不滿和對人們悲慘生活的同情。

那麼,當人們奔波了一天,等到夕陽要落山的時候,日色是一天中最淡的時候,心情是一田中最勞累和最傷感的時候,那麼人們眼中看到的景物自然就也就帶上作者自己的心情:暗淡無光,悽悽慘慘。如此,「太陽」就變成了單調無光的白色,更加映襯著主人公當時的悲涼心境。

從《古詩十九首》後,只要提到落日,提到遊子,提到心情慘淡,提到漂泊異鄉,不管是紅色的太陽還是橙色的太陽,「落日」一律都成了」白色的太陽「。沒有為什麼,只是一種習慣,或者就是一種文人的喜好。

14樓:孤哀子_儀

都盡了怎麼還能說紅日呢?

《登鸛雀樓 》中 白日依山盡 為什麼是「 白日」而不是「紅日」?夕陽是紅色的啊

15樓:

既然是「依山盡」的太陽,紅光部分已被遠處高山遮住,留在天空的只有白光了,詩人寫的是太陽即將消失時的景象,它和下句的「黃河入海流」中的色彩更搭配,白,黃共同構成日落黃昏時分的暗淡景緻,這首兩句是在為下邊內容蓄勢。(個人拙見,只供參考)

16樓:然

那你得問詩人呀!你問他白日依山盡 為什麼是「 白日」而不是「紅日」?夕陽是紅色的啊?

17樓:匿名使用者

環境使然吧,群山圍繞 應該會有霧 這樣紅日看起來自然就變白日了

白日依山盡的白日指的是?

18樓:diamond碩

詩句中的白日,都是指的落日。夕陽西下,此時人們見到的太陽顏色,不外乎兩種情形:紅色或白色。

按照詩句的意思來翻譯,白日就是夕陽。為什麼叫白日?一種解釋是:

在中國的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區,冬天的早晨或傍晚,有霧,有風,或者空氣中浮著薄薄的塵埃,由於雲遮霧繞,太陽變白,挨著山峰西沉。正是由於這種原因,雲霧遮蓋,導致視線不遠,所以要看到更遠的地方,才需要更上一層樓。「白日」二字的出現,表示空氣中有塵霧或雲靄,這正是對「更上一層樓」的鋪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王之煥的「白日依山盡」裡的「白日」並不指顏色,而是指「太陽」。《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白日,指太陽」,舉的例句就是「白日依山盡」。把這句翻譯成白話就是:

「太陽挨著西山緩緩落下。」(復旦大學出版社《唐詩三百首今譯》2023年版)

可是,在西北地區,人們見到的夕陽,多數情況下是紅色的,詩人為什麼不寫作「紅日」或「赤日」,而寫作「白日」呢?

這就涉及到意象的審美時代特徵問題。

太陽,作為與地球關係最密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天體,早就進入了詩歌創作之中,不過,早期詩歌中的太陽一般用「日」表示,很少用顏色詞修飾,如《詩經﹒小雅﹒天保》說:「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到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詩中的太陽則多用「白日」表示。

為什麼在這樣的時代,會出現這樣的意象?

「白日」最早在詩歌中的出現,大約是《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浮雲蔽白日,遊子不復返」,而《古詩十九首》,正是東漢末年接近建安時代的歌唱,與建安詩歌「其流一也」(皎然《詩式》),正可以說是魏晉南北朝詩歌的先聲。而在建安及整個魏晉時期,「白日」被大量使用,但凡運用「白日」意象的詩句,幾乎無往不是好句。如曹植的「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贈徐幹詩》),「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名都篇》);阮籍的「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詠懷詩》三十二),「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詠懷》之五);陶淵明的「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雜詩十二首》其二);鮑照的「遙遙征駕遠,杳杳白日晚」(代東門行);江淹的「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劉太尉琨傷亂》);謝眺的「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

據《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的「白日」意象》一文中統計,寫到「白日」意象的詩有130多首。其中用白日指落日的有40餘首。而很少用紅日。如:

漢樂府《隴西行》:行行重行行,白日薄西山。

魏﹒曹植《贈徐幹詩》: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贈白馬王彪詩》: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名都篇》: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晉﹒阮籍《詠懷詩》三十二: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

晉﹒陸機 燕歌行(七言)白日既沒明燈輝,夜禽赴林匹鳥棲。

晉﹒繆襲《輓歌》:白日入虞淵,懸車息馳馬。

晉﹒張協《雜詩》:大火流坤維,白日馳西陸。

晉﹒楊方《合歡詩五首》其三:彷徨四顧望,白日入西山。

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遙遙征駕遠,杳杳白日晚。

南朝﹒樑﹒蕭綱《東飛伯勞歌二首》其一:白日西落楊柳垂,含情弄態兩相知。

19樓:達觀者

落日的太陽,馬上下山

「白日衣衫盡」指的什麼意思?

20樓:裡輕輕輕輕

**白日衣衫盡,書中提到謎語「白日衣衫盡」謎底「下落不明」女主開始傾心男主

21樓:devil嫣

白天在做那些愛做的事情。你懂得。

白日依衫盡是啥意思

22樓:

《白日衣衫盡》是錦竹發表在晉江文學**的文章,已**完畢。

內容簡介編輯

白芷愛慕屠蘇,愛至卑微,願做他的小妾,卻不能換得他一點一滴的眷戀。他心繫她人,目空世間所有女子。於是,她絕望地自殺了……

後來,她重生回到家和美滿的五年前。

她暗自發誓,再也不愛慕、屠、蘇!

再後來……

慕屠蘇大怒:白芷,你愛我一下會死啊!

白芷莊嚴地點頭:嗯。

慕屠蘇:……

23樓:

白天 zuo ai

"白日依山盡"為什麼這裡用"白"?

24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寫這首詩是描寫日落的情景,按理說應該是「紅日依山盡」或「丹日依山盡」才對。三樓的回答,我是不贊同的,看過日落的人都知道落日是紅色的,即使雲遮霧繞也是紅色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鸛雀樓在作者當時也是個著名的景點來的,作者不可能是等到黃昏才去鸛雀樓看日落的,應該是更早就到鸛雀樓了,那時的太陽還是白色的,作者應該是邊與友人喝酒對唱,邊等日落的。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看到的景色就是白色的太陽慢慢地朝山的方向落下去。

25樓:宦禕

總不能用黑吧,王之渙想的是既然不能用黑於是就用白了撒

白日依山盡,是什麼意思,白日依山盡,中的依,和盡,分別是什麼意思?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寫得景象壯闊,氣勢雄渾。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 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 而我們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 白日依山盡 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 連...

「白日依山盡」的下一句是什麼

馮瀅虎照 全詩如下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附詩賞析 我愛好古體詩是覺得她高雅 深奧 工整洗煉 音韻和諧 藝術手法層出不窮。登鸛雀樓全詩二十字,表達了十分豐富的內涵!此詩明白如話,對仗極工,平仄壓韻,無不精妙!白日依山盡,點明瞭登樓的時間是在傍晚。一個 依 字,把那...

白日依山盡和黃河入海流的意思是什麼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寫得景象壯闊,氣勢雄渾。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 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 而我們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 白日依山盡 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