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心理學怎樣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時間 2021-07-05 09:06:21

1樓:清韻如斯丶

1 充分利用反饋資訊,恰當進行獎懲。反饋就是讓學生及時瞭解自己的學習結果。反饋可以加強學生時空一步學習的動機,並對學習效果有明顯的影響。

通過反饋,一方面,學生可以及時瞭解自己學習的效果,進而根據反饋資訊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改進學習策略;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會對進一步的學習產生激勵作用,學生為了獲得更大的進步或避免再犯錯誤而增強了學習動機,從而保持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師給學生提供反饋要清晰,具體,使學生明確下一步要做什麼。反饋還要經常,及時。及時的反饋可以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做法,以激發其上進心;經常性的反饋會激起學生進一步學好的願望,使學生不斷地付出最大的努力。

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獎懲,把獎勵看成某種隱含著成功的資訊。獎勵本身並無價值,只是用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由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換,使他們對學習任務本身產生興趣。

2 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和維持學習興趣。問題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問題情境是一種適度的疑難情境。

3 指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固,增強對成功的期望。合理的歸固可以提高自信和堅持性,而錯誤的歸因會增加自卑與自棄。

4 培養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生成功的自信心。

(1)選擇難易適中的任務,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讓學生觀察那些學習能力與自己差不多的同學取得成功的學習行為,通過獲得替代性經驗和強化來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3)引導學生坦然面對失敗,從失敗中找出可以改進的因素,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增強獲得成功的自信。

5 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習動機的激發者。

(1)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以便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2)要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並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3)教師要創設一個安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援的學習氛圍,對每個學生都要表現出真誠的關注和接納。

2樓:

動機是一個人發動和維持活動的個性傾向性,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需要的表現形式。正確的學習動機對學習活動的作用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對正在進行的活動的推動作用;二是對未來活動的準備作用;三是對活動的創造性態度的促進作用。

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 的學習動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闡述知識的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求的興趣

四、適當地組織競賽,激發學習的外在動機

五、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強化學習動機。

對學生學習結果的種種正確客觀的評價資訊,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起著重要的激勵和強化作用。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知識的水平,更要關注 他們在學習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無論採用何種主體、何種方式,都應以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習發展為目的,這樣才能不斷強化學習動機。

求心理學~~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萬分感謝!!!

3樓:堯子毅

【學習】是指人們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學習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意涵:

——狹義的學習行為:指人們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昇華)的行為方式。例如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知識的過程。

——廣義的學習行為:指人們在生存活動過程中,通過社會實踐獲得經驗而產生新的行為方式或新增的行為潛能以促進自我的可持續發展方式。

【動機】是激發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並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動機具有三方面功能:

——1、激發功能,激發個體產生某種行為;

——2、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目標;

——3、維持和調節功能,使個體的行為維持一定的時間,並調行為的強度和方向。

人類為什麼會產生學習的動機?

——1、慾望動機(主動內因)

——慾望是為了滿足人的本能需求而產生的願望,如:生存、溫、飽、性等本能欲求。慾望是世上所有動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

從人的角度講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它是一切動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切動物最基本的慾望就是生存與存在。簡單的來說就是 愛與不滿足。

而學習的首要目的就是獲取生存資料(衣、食、住、行、愛)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通過學習才能獲得持續生存技能和本領,也才能有尊嚴的、體面的成活於世。缺此,只能算苟活,沒有尊嚴、沒有體面地靠他人施捨度日;

——2、趨利動機(主動內因)

——為人一世無不徘徊於利弊之間,所謂「利」就是指「好處」、「利益」或「資源」。通俗的來講「利」就是指「金錢」、「財富」、「地位」等等有形或無形的社會公共資源,但是人類社會的資源分配從來就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以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作為衡量尺度進行分配的,學習好、能力強的人就多分,學習不好、能力弱的人就少分,不學習、沒能力的人就只有等別人施捨了。因而要想多分得社會公共資源就必須具備強悍的處世能力,而強悍的處世能力只能通過學習與艱苦的社會實踐才能獲得;

——3、避害動機(被動內因)

——人類社會是一個利、弊相較的生存環境,往往是「利」背面就是「弊」。從心理學層面上來講,人們可以捨棄「利」來避免「弊」,但是「弊」常常就是針對某一個體而來的,所以即便捨棄了「利」也未必能夠避免「弊」。因此為了有效的避免「弊端」,人們必須學會如何覺察「弊端」的臨近、如何化解「弊端」導致的危機。

於是在潛在「弊端」的逼迫下人們通過學習與總結,逐步具備了覺察「弊端」和化解「弊端」導致危機的技能與方法。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學習動機的培養

(一)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動機

1.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學習動機可以影響學習效果;學習效果也可以反作用於學習動機。

2.要想使學習上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惡性迴圈轉變成良性迴圈,關鍵在於:首先改變學生的成敗體驗,使他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其次改善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彌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3.在實際教學中,為保持學生在學習上的成功感,教師評分應注意:首先,學生的成敗感與他們的自我標準有關,教師應注意這種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其次,課題難度要適當,經過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則,總不能正確完成,就會喪失信心,產生失敗感。

再次,課題應由易到難呈現,以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最後,在某一課題失敗時,可先完成有關基礎課題,使學生下次在原來失敗的課題上獲得成功感。

但成功體驗的獲得最終必須依賴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找出學習上的關鍵問題,填補知識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使惡性迴圈變成良性迴圈的關鍵,也是獲得真正成功感的決條件。

(二)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學習動機

新的學習需要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形成,一是直接發生途徑,即因原有學習需要不斷得到滿足而直接產生新的更穩定更分化的學習需要。利用直接發生途徑,主要應考慮的就是如何使學生原有學習需要得到滿足。二是間接轉化途徑,即新的學習需要由原來滿足某種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轉化而來。

利用這項途徑,主要應通過各種活動,提供各種機會,滿足學生其他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二、學習動機的激發

(一)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於創設問題情境。所謂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能否成為問題情境,主要看學習任務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適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適合(太易)或完全不適合(太難),均不能構成問題情境;只有在既適應又不適應(中等難度)的情況下,才能構成問題情境。

要想創設問題情境,首先要求教師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結構,瞭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此外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狀態,使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已有水平構成一個適當的跨度。

(二)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認為,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同時,他們還發現。最佳的動機激起水平與作業難度密切相關:

任務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激起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最佳激起水平越低。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簡稱倒「u」曲線)。

2.對教學的啟示

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難度,恰當控制學生學習動機的激起程度。

(三)充分利用反饋資訊,妥善進行獎懲

1.反饋資訊對學習結果的影響

一方面學習者可以根據反饋資訊調整學習活動,改進學習策略;另一方面學習者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或避免再犯錯誤而增強了學習動機,從而保持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獎懲要適度

一方面,表揚與獎勵比批評與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前者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而後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另一方面,使用過多或者使用不當,也會產生消極作用。

(四)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1.歸因方式對學習動機的影響.

首先,穩定性維度而言,學生將成敗歸因於穩定因素,對未來結果的期待與目前的結果是一致的,會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或自卑感;歸因於不穩定因素,對以後成敗的預期影響較小。

其次,內在性維度而言,如果學習者將成功或失敗歸因於自身內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狀態),學習者會產生積極的自我價值感,如果學習者將成功或失敗歸因於機體外在因素(任務難度、運氣、外界環境),則學習結果不會對其自我意象產生什麼影響。

最後,可控性維度而言,如果學習者把成功或失敗歸因於可控因素(努力),學習者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或產生一種犯罪感;反之,如果學習者把成功或失敗歸因於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外界環境),則會產生感激心情或仇視報復情緒。

2.歸因方式的不同對學校教育工作的實際意義

在學生完成某一學習任務後,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成敗歸因。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找出成功或失敗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根據每個學生過去一貫的成績的優劣差異進行歸因。

零基礎的能學心理學嗎,我想零基礎學心理學

只要你有興趣,想學習就可以的,我的一個朋友就是因為興趣而自學的,現在小有成就,在自學的同時可以多參加一些班次或者活動,對你的學習更有實踐的幫助! 當然可以學。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是心理學,雖然書本沒學過,但你天天都會接觸心理,用到心理。而且很多都是從無到有的啊。想學心理學,推薦你可以先看看 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和教育學怎麼考 ?怎樣考取心理學和教育學?

不知道你是在哪個大學讀書,如果你是在師範類大學,可在本校選修教育學心理學,然後再通過普通話測試,即可在學校辦到教師資格證。如果你在非師範類大學讀書,需要參加你所在的省份舉辦的教師資格考試 教育學 心理學 因為各省考試時間不一樣,具體報名和考試時間 使用教材可以打 到本省教育廳省教師資格認定辦公室或教...

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的具體區別,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心理學一詞 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人在生活實踐中與周圍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主觀活動和行為表現,這就是人的心理活動,簡稱心理。心理活動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由客觀事物引起 在頭腦中產生的主觀活動。任何心理活動都是一種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