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aa**王
修行佛法目的是解脫生死輪迴····················
修行就是修內心思想境界的 成佛必然是一種高階別的 高覺悟的 高標準的
佛說過 修行佛法可以通過 善知識和**學習 沒有出家人 可以自學 自己看** 自己理解······
2樓:
你理解錯了,看下面。
淨空法師答:確實這個理解錯誤,要學佛要好好的學經教。這句話是《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幫助你看破,看破世法,積極佛法,你才能成就。
如果你世法看破了,什麼都消極,你將來還是受業力主宰,出不了六道輪迴。父母養育你,有大恩大德,你在生活上消極,沒有責任感,你這是大不孝,不孝的罪就在三途。你學佛,最後學到三途,你錯了。
而且怎麼樣?也破壞了佛教的形象,佛不是這樣教人的。
佛教你修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沒有叫你消極。修這些法,你不執著,就叫佛法;你要執著,執著是世間善法。《金剛經》是教你破執著的,就是教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金剛經》目的在此地。
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這是菩薩,這個道理要懂。
佛教教人無慾無求那以什麼代替慾望不可能是死人吧學佛成佛不是慾望嗎不是矛盾
3樓:匿名使用者
難道說不抽菸不喝酒不嫖不賭人生就沒有樂趣了嗎?肯定不是。同樣,難道沒有貪慾嗔欲痴欲慢欲疑欲,生命就無法存在了嗎?
肯定也不是。六道生命的確是由欲而成的,生而為人不可能無慾,除非佛,菩薩等聖者示現世間。無慾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再目前的情況下,做不到無慾,要以善欲代替惡欲,得人天福報,以免墮落三惡道。墮落到三惡道不但受苦,而且不容易脫離。就如同越貧窮的人越難以翻身。
生而為人,還有聽聞佛法的機會因緣。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資訊交流快速發達。要是在以前的那個年代,求法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應該珍惜現在的機緣,不要整天做無謂的揣測。千百年來,你的疑惑別人何曾沒有?佛法中的三藏十二部經綸,以及前赴後繼的修行者,高僧大德,用自己的切身經歷,言傳身教,實際行動證明了佛法的真實不虛性。
好好珍惜,很多人一失人身就會萬劫不復。再求出離的機會就難了。
4樓:摩辣訶
成佛迴歸自性,不再有慾望。沒有成佛的動力,沒有覺悟的思想是不能成就的!
5樓:開發自性
慾望是識。佛教用真心,願力代替慾望。
學佛成佛不是慾望,是願望,是願我成佛後有能力度無量有緣眾生。如成佛是為自己享樂是慾望,那麼成佛之路斷了。
學佛與人交流是不是也是一種慾望也要斷除才能達到無慾無求
6樓:星空之遙不可及
不要鑽死衚衕,作為人就是需要與人交流的。
真正看破紅塵的人,或者真正看破名利追逐的人,也會活得很快樂,怕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達到六根清淨,卻陷入了偽」無慾無求「的境地,說白了,心理還是想吃肉的,只是不想動。又告訴自己,我才不吃肉呢。我飯都不想吃。
此時的無慾無求,表現為,隱隱約約對肉還有渴望,可是具體也說不出是想吃什麼肉,也不知道哪有肉,其實很久沒有吃飯了,但是不知道飯店在**,好像很遠的樣子,不想走路,覺得有氣無力,關鍵是不知道往哪走,所以,步伐很慢,有氣無力。這種狀態,下一步可能就是倒下,俗稱頹廢。
我還是希望看到不是真正佛系的你,對自己,對世界依然充滿了渴求,有渴望,有具體的目標。可以把這些記錄下來,找到一條路去完成,有力量的,快樂的去追求。
那時的你,應該是真正的快樂吧。
7樓:漣漪
《法句譬喻經》裡有一則故事:
原文:「舍衛國有婆羅門,富而慳貪,每逢食時,堅閉其戶。一日烹雞作饌,夫婦同食,中間夾坐一小兒,數取雞肉納小兒口中。
佛知此人,夙福應度,乃化作沙門,現其人前。婆羅門見而怒曰:『道人無恥,何為至此?
』沙門曰:『卿自愚痴,殺父娶母,供養怨家,如何反謂道人無恥?』婆羅門問故,沙門曰:
『案上雞者,是卿前世之父,以慳貪故,常墮雞中。此小兒者,往作羅剎,宿生常被其害,以卿夙業未盡,又欲來相害耳。今此妻者,乃卿前世之母,以恩愛深固,還作汝妻。
此種輪轉,愚人不知,惟有道人,了了皆見。』
佛於是即現威神,令識宿命。婆羅門懺悔受戒,佛為說法,得須陀洹道。」
白話講解:古印度有一個婆羅門很富裕,但性格慳貪,每次吃飯時,都要關緊大門。有一天,他家煮雞吃,夫妻倆關著門一起享受美味。小孩坐在二人中間,他們時不時地夾雞肉給小孩吃。
佛陀知道此人以宿世的福德,到了應該度脫的時候。於是,佛化現成一個沙門,直接出現在他們面前。婆羅門看見後,生氣地說:「你這個道人真是無恥,為什麼跑到我們家裡?」
沙門說:「是你自己愚痴。你殺父、娶母、供養怨家,怎麼反而說道人無恥呢?」婆羅門不明白這句話的含意,便詢問原因。
沙門說:「餐桌上的雞,是你前世的父親。因為他性格慳貪,所以常常墮為雞身受苦。
這小孩前世是羅剎鬼,你前世常被他害。你們之間的宿業未了,所以他又來投胎當你的小孩,讓你償還宿債。你現在的妻子是你前世的母親,她對你感情深厚,所以今世又轉為你的妻子。
這種輪轉的戲劇,愚人不知,只有道人看得清楚。」
佛陀顯現威神,讓婆羅門看見自己的宿命之後,婆羅門便懺悔受戒。佛為他說法後,他就證了初果。
8樓:衛道書生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如果一個人學佛,做到無慾無求,六根清靜,請問他該怎麼生活下去,不會餓死嗎?
9樓:翻身半水
六根清淨,不是不吃不喝。
而是六根面對六塵,盡情吃,盡情喝,但是不會生煩惱。
每天可以吃好的,喝好的,但是心不分別,不執著。
為什麼可以做到呢,因為明白色即是空。
一般人不同,吃東西,有時候也吃的不開心,分別執著,比如,不愛吃青椒,遇到青椒就生煩惱。
10樓:深海的傾聽
如果他真的做到這種鏡界他就會受人天供養是餓不死的。這種境界的人已經超脫在他眼中已經沒有食物概念了。他已經知道了時間與空間和宇宙之間的真相已經不需要食物了。
11樓:墨韻隱殺
無慾無求不代表不生活下去,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有許多的牽扯,這個牽就是因果,可能你上輩子欠一個人,那麼你這輩子可能就是來報恩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的,佛也要化緣啊!
學佛如何做到無慾無求沒有有欲有求如何做到無慾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學是研究苦難的學問。如何認識事物本來,讓自己明悟是佛門的根本任務。佛門不求無慾,但求勘破本我。無慾是道門的思想。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學佛多年從字面能理解,但無法證悟這句話的意思,比如說
首先虛妄不是虛假的意思,非要解釋虛妄的意思的話你可以理解為不長久,凡是所有看到的 感受到的 聽到得 聞到的都不是長久的,他們是轉瞬即逝的,如夢幻泡影的。另外你也說了只能從字面理解,無法證悟!因為佛的境界本來就不是能說的出來能理解的東西,他必須要親證。這個佛在 金剛經 裡面說的很清楚,不可說不可說,說...
學佛的人怎麼看愛情和親情,難道都只是慈悲和責任,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嗎,會心動嗎
佛對於愛情和親情是看做因緣的生起。我轉世出生於某個家庭,這個本來就是基於各種緣分,同時也是自己前世的業所造。因此,我與家庭 家族只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並不是一定如此,有個什麼神力造成的。但是佛法不否定這個親情所在,認為雖然只是和合,但畢竟是存在了,所以親情再佛法中認為是假名存在的。作為人,即使是佛,也...
學佛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學佛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意義
生活爵士 佛法不是求人,而是求自己。從另外一個方面認識自我,認識世界,也給與精神一個寄託。也讓我們方便的了學習佛家的思想,對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佛法是心地法門,唯有心能轉業。佛法不從外求,佛法從內心求 自心性中求,有求必應。佛法稱為內學,其原理就是 華嚴經 說的 一切法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依佛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