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者的側重點不一樣。心理諮詢側重於以當事人為導向,諮詢師引導當事人,需要當事人自己用心去體驗和參與到諮詢當中去成長,心理諮詢更側重於在諮訪關係建立後使用的諮詢技術,:而心理護理側重於醫務人員的細緻關心和保護,適當的梳理患者的情緒。
這兩種基本相通的情形為:首先都須要建立良好的關係,第二,都須尊重當事人,植入信心.第三,觀察當事人的情況,看當事人是否須要諮詢師的介入,還是只需要心理護理.
2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諮詢的指導模式
指導模式是指諮詢者對來訪者的素質、興趣、特長、性格等人格特質的瞭解,並在此基礎上對來訪者的生活、學習、升學、就業等多方面問題進行綜合性的指導。�
指導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奧爾波特的人格理論和卡特爾的人格理論。
諮詢者關注的是來訪者已經形成的遺傳素質、人格特質、行為習慣等因素對當前行為的影響,重視來訪者的個體差異。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人格特質,所以諮詢者應深入瞭解和挖掘來訪者的個體素質,不能依據一種方法、一個模式,而應區別對待,以提高諮詢效果。重視諮詢者指導作用的發揮。
需要諮詢者試圖通過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專業技能,幫助來訪者思考問題,做出決定,諮詢者應該讓來訪者知道如何做出決定,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以及這樣的決定對來訪者本人有什麼樣的意義。諮詢者還應幫助來訪者學會如何克服生活中的障礙,學會自己做出決定。指導模式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幫助來訪者獲得他們必須自己解決問題與做出決定的意識與技能。
諮詢者還應該關注當前社會變化的一些資訊以及對未來社會的**,以便為來訪者提供各方面的資訊。心理諮詢過程是一種特定的雙向交往活動,諮詢者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因而諮詢者的指導功能不能忽略。
心理諮詢的發展模式
發展模式是指諮詢者遵循個體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針對來訪者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面臨的任務和矛盾進行諮詢,以妥善解決其心理矛盾,促使其發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發展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是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發展理論和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傳統的觀點認為,人的精力和智慧的發展在兒童期、青年期是穩步成長的,到中年達到頂峰,然後開始下降。其實這種觀點不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易產生悲觀、失落的情緒。
個體應該看到自己的一生都是在不斷髮展的,能力是不斷增強的。諮詢者應幫助來訪者學會在整個人生歷程中保持心理上或精神上的成長。個體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需要解決,所以諮詢者不僅要關注來訪者當前時期任務的解決,幫助他們排除障礙,還要關注來訪者下一時期發展任務的準備,對發展障礙進行早期發現和預防。
諮詢者在關注來訪者個人的同時,還應關注社會的變化,因為社會在不斷地成長和變化,價值觀、社會生活方式等都在變化,這些變化需要人們重視評價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所以諮詢者要幫助來訪者現實地評價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當然,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者只是起到指導、幫助的作用,解決任務的根本動力仍在於個體本身的自我力量的作用。發展模式的主要目標是充分發揮來訪者的潛在能力,使個體能夠適應社會的變化,比較和諧的與人相處,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逐步地完善自我。
最近,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巴塞基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即構造——發展模式。在這一模式中,非理性認識指個體以原有認識結構去解釋與之矛盾的客觀現實時所遇到的心理衝突,非理性認識常是無意識的。分化與整合是指個體擺脫非理性認識,重建認識結構,最後實現人與環境統一的手段。
巴塞基認為,心理諮詢的目的在於使來訪者認清其認識結構中的不平衡因素及其表現形式,通過積極的分析來實現對原有認識結構的分化與整合。人的認識結構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每一個新認識結構的建立都是對其原有認識結構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模式注重個體心理髮展變化的個性及其與環境的辯證關係,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人的心理衝突與心理髮展的關係,即衝突推動著發展,發展孕育著衝突。
心理諮詢的社會影響模式
社會影響模式是指諮詢者依據社會心理學關於社會影響人際交往的原理對來訪者進行諮詢,注意來訪者的價值觀念、社會角色、社會文化和性別差異等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
社會影響模式的理論依據是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人的行動就是「主我」和「客我」互動作用的產物。符號互動理論強調人的主觀意義,強調社會互動中的解釋過程。
社會影響模式的基本特徵是從社會因素方面**有效諮詢的條件和途徑。諮詢者要重視社會文化和個體社會化對來訪者的影響。社會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和大眾傳播媒介。
家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化因素,是個體社會化的第一課堂,尤其是童年期,家庭及其主要成員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社會化和一般的精神健康與心理教育。學校是將兒童從家庭引向社會的第一架橋樑。當兒童進入學齡期以後,學校的影響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化因素。
學校教育是長期的系統的教育,對兒童的社會行為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同時學校也是社會的雛型,這對學生了解社會,發展自我和人格,塑造合乎社會角色的行為模式起著重要的作用。同輩群體對青少年的社會化影響是最大的。
同輩群體是一種非正式群體,他們有自己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方式,易使其成員產生較高的認同感。所以應重視社會文化因素對諮詢過程的影響,利用其對來訪者的積極影響,儘可能避免消極因素對諮詢過程的干擾。另外,家庭、學校和社會還要密切配合諮詢者的工作,切實幫助來訪者鞏固諮詢效果,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
「社會影響模式是當前諮詢過程中最富有影響的理論模式之一」。
心理諮詢的**模式
**模式是指諮詢者運用有關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影響來訪者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來調動其積極性,幫助來訪者減輕心理壓力和精神痛苦,改善或消除病理狀態,促進來訪者心理功能的恢復和協調。
**模式的基本特徵是把諮詢、訪關係看作是一種特殊的醫患關係,**與被**的關係。諮詢者依據來訪者的心理問題,以不同的理論和假說為基礎,採取不同的**方法。精神分析**主要是通過自由聯想,移情作用以及對夢和失誤等的解釋,找出壓抑在來訪者無意識中的矛盾衝突,讓他們進入到病人的意識中加以解決和消除,這樣就可以使來訪者的精神疾患得到**,並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他的人格結構,這是一種深層的心理**。
行為**強調的是學習的意義,認為不正常的行為與正常行為一樣,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發展起來的,同樣,也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得以矯正。人本主義**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認為諮詢者應對來訪者採取同情、尊重和理解的態度,以便發揮來訪者個人的潛能。
現代的心理**多采用幾種**方法綜合運用的策略。因為單一的理論往往有缺陷,不能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做出全面的說明,所以根據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特點採用各派理論,取長補短。 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指護理過程中,由**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包括應用心理學和技術),積極影響病人的心理活動,從而達到護理目標的心理**方法。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是心理護理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心理護理是在護理人員與病人的相互交往中進行的,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是心理護理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這種關係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礎上的平等關係。
主要是通過護理人員的言、行、神志去影響病人而建立的。 1、言語:言語不僅是人們交際的工具,而且是**疾病的一種手段。
通過禮貌、誠懇自然、友好交談,可以幫助病人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疾病,減輕和消除消極情況。如對心情不快的病人給與勸導、慰撫,使病人心情愉快,對疑慮的病人給與解釋,解除其顧慮,對消極悲觀的病人給與鼓勵,使病人得到精神上的支援,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行動:
一個人的行動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情緒,而護理人員的行動對病人有直接的影響。懶散、懈怠令人產生厭惡;輕佻、潦草使人產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慌忙,冒失令人恐懼、疑慮。因此護理人員在操作時應輕柔、莊重、鎮定、認真,從舉止上可給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
3、神情:在心理學上稱為非語言**流。護理人員要學會控制情緒,時時刻刻樂觀、開朗、以此去感染病人,而切忌驚慌失措。
神情可以在舉動及目光中流露出來,特別應該注意。 4、態度:包括待人接物的態度和自身的儀表、風度、姿態等。
上述護理人員的言行神態對病人的心情有直接的影響。 二、爭取家屬親友的密切配合 家屬親友的言語舉止常直接影響著病人,其良好情緒能給病人以安慰和支援;而其不良情緒則對病人是一個惡性刺激。護理人員應對家屬親友進行保護性醫療的宣傳使之懂得自己的情緒可以影響病人,影響**,故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應保持沉著、冷靜,切不可行露於色,而宜於和顏悅色地給病人以安慰、鼓勵。
三、加強護理宣教 對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影響著病人的行為和生理狀態。護理人員除通過自己的言行、神態去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外,還應加強護理宣教。 四、創造優美舒適的休養環境 環境直接影響著病人的心理活動。
優美舒適的環境對病人的心理產生良好的影響,使人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增進健康。 五、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 從病人的實際出發,合理安排其生活制度,可以加速病人對醫院環境的適應。鼓勵病人適當活動,即可消除因肌肉緊張而引起的情緒反應,,又可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適當的娛樂、閱讀等也可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 六、合理使用心理** 心理**在護理工作中被廣泛應用,心理護理的方法主要是指心理**中的支援**。這種**是通過對病人進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援、勸解、保證、疏導和環境調整等方法,達到**疾病的目的,可以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進行。
心理護理具有的基本程式
3樓:成子民浦軍
1.估計即收集主、客觀資料、整理分析資料和列出心理護理診斷。
2.計劃在列出心理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後,制定心理護理目標;根據目標作出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的決策,即心理護理計劃。
3.執行
即將心理護理計劃的具體措施付諸實施。
4.評價即檢驗預期效果是否達到,列出執行措施後出現的反應。再將反應與原來制定的護理目標進行比較,以觀察是否達到要求,在評價的基礎上對心理反應重新估計。
5.問題解決式流程
心理護理是系統化整體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病人的心理反應進行有計劃的系統的護理,是綜合的、動態的具有決策及反饋功能的過程。心理護理按照心理護理的程式作為護理實踐中的工作方法,能夠保證病人得到完整的、連貫的具有專人負責的護理。它兼顧病人身心的各個方面,遵循心理學「問題一解決」的過程。
心理諮詢的主要程式?心理諮詢的流程是什麼?
一 資料的蒐集。二 資料的分析。三 綜合評估。四 診斷。五 鑑別診斷。六 諮詢方案的制定蒐集資料的途徑 1 攝入性會談與記錄2 觀察與記錄3 訪談與記錄4 心理測量 問卷調查5 實驗室記錄 心理 生理 資料的內容 1 人口學資料2 個人成長史3 個人健康 含生理 心理 社會適應 史4 家庭健康 含生...
心理諮詢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心理諮詢基本原則有哪些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廖樣華 一 學校心理諮詢的基本原則 學校心理諮詢的原則即學校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工作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是心理諮詢工作者在長期的諮詢實踐中不斷認識並逐步積累的經驗。例如,1992年中國心理學會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共同制定並實施了 衛生系統心理諮詢與心理 者條例 美國心理學...
心理諮詢 嫉妒心太強怎么辦,心理諮詢 嫉妒心太強怎麼辦
記得有人說過。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我們都在羨慕別人的幸福。你的情況應該也和這個差不多。其實,嫉妒的心理每個人都有。記得我也曾嫉妒過很多人。嫉妒他們的好人緣,嫉妒他們富裕的家庭條件,嫉妒他們高人一等的智商。嫉妒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會嫉妒別人就說明對自己有不滿。可能還有些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