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有何幫助

時間 2021-05-11 06:08:26

1樓:虐嫉菚粟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習

社會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特別是在語文學習中如何更好地向青年學生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說:「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進步.

」文化是在傳承的基礎上進步的,然而,我國的許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正在消失,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如何做好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呢?

一、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地從數千年曆史長河中、經過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經典的、人性的和有時代特徵的文學藝術等.

其內容自然也應當包括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生活、語言,從而形成了它們共同的意識、共同的文化.偉大的華夏民族的每個成員,正是在這種共同的生活理念中誕生、成長和發展,通過這種語言載體來認知世界、體驗生活、形成意識、表達願望和傳承文化的.中華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有鮮明的過去時代的烙印;傳統文化始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上表現得最為鮮明,在歷史上都起過積極作用,值得後人重視、傳承與發展.

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中國傳統文化遭到空前冷遇.由於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方面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公民的民族文化保護意識比較淡薄.

社會上不只是青少年,也包括我們的許多文化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本民族傳統文化,有的連起碼的常識都缺乏,更談不上積極地去開展文化的傳承工作.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感嘆:現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麥當勞,看的是日本、韓國動畫片,過的是洋人節,這樣下去連自己是中國人都快忘記了.

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熱衷於外來文化,中國的年輕一代正越來越遠離我們的傳統文化.目前外語學習越來越紅火,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學英語.但是對能否準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卻不夠重視,存在不少問題,現在有的大學生連寫書信都感到困難.

陳香梅女士說,一些外國人認為「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外國人這樣認為情有可原,一些中國孩子也這樣認為就很可悲了.這說明我們在宣傳傳統文化方面實在太落後了.

我們融入國際社會,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但更應尊重本國文化,愛護民族語言文字.中國社會進步,既要從傳統的文化中尋找合理成分,又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吸取有效營養.如果一個人、民族和國家對自己的歷史不瞭解、不重視,那麼就會對自己的文化認同、自身處境的理解產生偏差.

自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受西方文化衝擊程度之

烈為亙古所未見,但那都是在被動的狀態下產生的.如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進一步加大了融入國際潮流的步伐.中外文化在一種更加複雜和多元化的時代更深入地「親密接觸」,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積極主動地採取「拿來主義」.

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同其民族特點一樣是多元一體和豐富多彩的.我們在走自己的路時,也應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及時對自己的歷史進行深刻的反思.事實上唯有為本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終能起到激勵和提倡的作用,這裡包括社會的推崇和個人的嚮往,成為本民族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

三、語文教學中要讓中華傳統文化占主導地位.隨著中國現代化程序的加速,認識國學、呼喚國學、振興國學,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文化建設,勢在必然.而學校中的語文課,正是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學科.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東西不少,僅從文學角度而言,從《詩經》到當代作家的優秀作品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我們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學習經典,努力讓學生沉浸進去,從閱讀中得到美感,產生愉悅之情.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我國唐宋時期的文學作品,那些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最輝煌的,李杜韓柳,歐王蘇鞏等,一代風流,多麼精彩!

但在考試測驗時卻讓學生選擇abcd填充,把思想、美感、意境、韻味破壞殆盡,誰還會對這些傳統文化作品有學習的興趣呢?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要有文學根基和藝術修養,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東西表達出來,挖掘出其豐富的內涵,而且還要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學生喜歡了,願意去讀去欣賞,自然就會去傳承了.

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2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即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開展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

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各學段「教什麼、怎麼教」,綱要力求根據各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教育要點,使之相互銜接、層層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體。

在小學低年級,以培育親切感為重點,開展啟蒙教育,培養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在小學高年級,以提高感受力為重點,開展認知教育,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在初中階段,以增強理解力為重點,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度,引導學生認識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文化傳統和基本國情。

在高中階段,以增強理性認識為重點,引導學生感悟精神內涵,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學階段,以提高自主學習和**能力為重點,培養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同時,在各學段的教學要點和教學任務中,力求做到三個「全覆蓋」:一是學科課程全覆蓋,將教育內容體現到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主要課程中去。二是教學環節全覆蓋,包括課堂教學、課堂外教學、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三是教育人群全覆蓋,從小學一直到大學,整體貫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還不盡如人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些學校以應試教育為導向,偏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單純地讓學生記憶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相對缺少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的深入挖掘和宣講。這是當前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

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的深入挖掘和宣講讓我認識到,「國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啟蒙老師。我們得向啟蒙老師致敬,向精神不死「國學之教父」南懷瑾老師致敬。南懷瑾老師的國學精神,像明燈一樣依然點亮我們的「中國心」。

所以我們希望國學經典真正的進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僅是嘴上的國學,而是行動中的「中國心」。

作為一位小學的語文老師,就是在孩子的心田裡播下熱愛經典國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從這個暑假破土發芽,生生不息的成長。

暑假每天要通過父母和孩子的自覺行動,讓每個孩子都有誦讀的時間,讓朗朗的誦讀聲,蔚然成風。暑假不僅是讓孩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再熟讀成誦。更主要的是在孩子說話和行動有沒有展現,特別是與孝教父母、勤於學業和出門禮儀等中華優秀美德的展現方面。

孩子們的一點點的努力,通過融入到經典誦讀而書香彌家。

《**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每個孩子要啟蒙、要學習、要背誦,最重要的要踐行,而且不會隨暑熱過去而消散。老師要和每個孩子的父母溝通,讓《**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中華優秀美德的展現和教育對孩子來說,就像每天的穿衣、吃飯用度一樣。希望國學的經典真正的進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僅是嘴上的國學,而是行動中的中國心。

它的目的是對於弘揚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的價值觀找到一個源頭。孩子對這種國學的關注,它是跟時代的需要相結合的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它對於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樓:謇玉英熊羅

中華文化,為人處事立國立業之本

儒學命運,和國家時代的命運相連

原始儒家,由仁學進而推及到仁政

九流十家,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實際融合多種思想體系

四教匯通,建立儒家文化新里程碑

多元融合,儒學文化研究走向世界

儒學對話,溝通東西方文化間交流

挖掘儒學,

找到與現代接軌之精華

走出國門,儒家文化得到世界公認

天人合一,三綱六紀融合中國文化

治國治家,儒家文化前途燦爛光明

本土文化,是學習西方文化的根基

中國文化,在和平永恆上引導世界

儒家思想,到底給中國人留下什麼

傳統文化,能否重回中國人生活中

誠信為本,體現儒家文化現實價值

手中之筆,連線起五千年燦爛文化

榮耀無比,我看到積累厚重的泥土

融合貫通,如何接納融合中西文化

文化交流,人類社會發展基本動力

包融精神,使儒家文化更具生命力

言在不言,茶文化與心靈息息相關

和睦治之,治人治於人不絕對而言

超越物質,找到文化意義上的歸屬

人性管理,在中庸和嚴明中找平衡

儒學啟蒙,為弘揚中華文化打基礎

走向未來,平和極需明確企業文化

思維差異,體現兩種文化根基區別

文化成功,成就平和並感恩於四海

4樓:明因妙音

把四書五經落實在《**規》,修仙成道從《太上感應篇》開始,學佛作佛從十善業道做起。做到五常八德,守好五戒十善,儒釋道三教都在其中。

《大學》言: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本立則道生,枝葉花果盡在其中。此為學儒、學道、學佛。否則,搞儒學、道學、佛學,於己於人皆無實益。

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

5樓:洗玉樓

三個字「儒釋道」。儒為求仁,釋為入世,道為無為。

談一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中國傳統文化對美的論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論述)

冬夏 美學 這一名稱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中國的,但在中國的歷史上,審美的意識早就存在。美學是審美意識的理論形態,也可以說,中國古代就已經對美學有了自己的一套認知體系。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歷史階段 1,先秦是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第一個 時代。老子 孔子 莊子的美學理論奠定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方向。中國美學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和意義

夢幻中的鏡子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俱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

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俱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