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賈生一首是李商隱一首王安石都是對漢代賈誼的評述,他們見解

時間 2021-09-10 06:38:25

1樓:匿名使用者

李商隱「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怪漢文帝埋沒了賈誼的才華;諷文帝悼賈生。

王安石卻認為「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不贊同李商隱的觀點。他認為漢文帝不但沒有屈才,而是非常重用賈誼,他是贊文帝褒賈生。

前者懷才不遇,從客觀上找原因;而後者受到宋神宗的重用,推行新法,從主觀上找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賈生》

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

——王安石《賈生》

我們漫步於中國古典詩苑裡,映入眼簾的是一簇簇奇葩異卉。其中,詠史之作頗引人注目。而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賈生》與宋代詩人王安石的《賈生》在詠史之作中又可謂獨佔花魁。

這兩首同題詩,皆歌詠賈生——漢代著名的政論家和文學家賈誼,以古寫今,但二者著眼點不同,筆法相異。

先看李商隱的《賈生》。漢代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賈生名誼,洛陽人也。

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①漢文帝召他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

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②後為大臣周勃、灌嬰等所讒毀,謫長沙王太傅。李商隱的《賈生》,寫的是賈誼被貶長沙王太傅後,漢文帝召見他的事:「賈生徵見。

孝文帝方受釐(音『xi』,今寫作『禧』,幸福之意,『方受釐』,指剛舉行祭祀,接受神的福佑。——筆者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

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

『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③詩的前兩句,從正面下筆。「宣室」,指漢未央殿前正屋;「逐臣」,指賈誼;「無倫」,意為無比。

這兩句寫賈誼的才能無與倫比,漢文帝好像極為愛惜賢才,特地將賈誼從放逐地長沙召回至「宣室」訪問。「求」、「訪」二字,似乎表明漢文帝求賢若渴,同時,襯托出賈誼的才能超群不凡。這兩句是「揚」,為下文的「抑」張本。

「可憐夜半虛前席」,這句承上啟下。「可憐」,意同可惜;「虛」,徒然;「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對方講話,聽者聽得入神,便不自覺地在坐席上向前挪動身子,靠近對方。漢文帝與賈誼談話,一直到夜半時分,「前席」相對,似乎更見出漢文帝的愛惜賢才,也從側面烘托了「賈生才調更無倫」。

這在內容與結構上承前兩句,又筆鋒一轉,引出下句:「不問蒼生問鬼神。」「蒼生」,即百姓。

結句分別以「不問」與「問」、「蒼生」與「鬼神」相對照,表明文帝不是關心國計民生的大事,以治國安民之方求教於賈誼,而是問他些毫無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揚」轉而為「抑」,顯示出了文帝的昏庸與賈誼的不遇。賈誼的《治安策》、《過秦論》中不少卓越的政論,如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鞏固**集權等,均未受到真正的重視。皇帝的求賢愛才,並非真正地愛惜人才,在政治上發揮其作用,只不過故作姿態罷了。

素稱賢明的漢文帝尚且如此,其他君王自不必說。詩的諷意微曲而辛辣。李商隱不把賈誼的此次被徵召視為幸遇殊寵,而是借題發揮,以古諷今。

馮浩雲:「義山退居數年,起而應群,故每以逐客逐臣自喻,唐人習氣也。」④李商隱每每發出「賈生年少虛垂涕」(《安定城樓》)、「賈生兼事鬼」(《異俗》二首之二)的感嘆,憐人即憐己,諷漢皇實為刺唐帝。

再看王安石的《賈生》。此詩也是詠賈誼,通篇發議論,但所持觀點與李商隱的詩明顯有別。詩的前兩句「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

」一寫賈誼,一寫文帝。「謀議」,謀略、建議,詩中指賈誼的治國安民之方;「略」,此處有「大體上」之意;「薄」,指輕視,與表示推服器重之「重」相對。這兩句是反詰句,意為賈誼所獻的「謀議」,大體上都能獲得施行,誰能說文帝輕視賈誼呢?

以賈誼進言與文帝納言相對照,承班固《漢書·賈誼傳》中之「贊」詞:「追觀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⑤,與前人寫賈誼懷才不遇之作唱反調。後兩句「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

」一寫爵位高的「公卿」,一寫君王。「自」,含有空自之意;「何啻」,系以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止;「萬」,此處非實指,而只是極言其多;「公卿」,泛指達官貴人。這兩句也構成了一個反詰句,意為:

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儘管他們的官爵職位很高,但其言論都被君王廢棄了。弦外之音是賈誼比那些達官貴人更為幸運。此詩採用兩個反詰句,寓答於反問之中,以賈誼的「謀議略施行」與身居高位的達官貴人「言盡廢」相對照,以文帝採納賈誼的「謀議」,古來君王廢棄眾多地位顯赫的達官貴人的言論相對照,突出賈誼超群的才能與漢文帝的愛惜賢才。

王安石早年就有題為《賈生》的詩:「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所論多感慨,自信肯依違。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應須蹈東海,不若涕沾衣。」李壁註釋此詩:

「言(魯)仲連蹈東海,不若誼仕漢,切於救時。」⑥王安石的《賈生》不像李商隱的《賈生》那般諷文帝悼賈生,反而贊文帝褒賈生。這是因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殊遇,依託他推行新法,他也就有了新的體驗,認為賈誼只是遭到周勃、灌嬰等人的讒毀而未能如願以償而已。

從以上的比較中不難看出,李商隱與王安石的同題詩《賈生》,雖然都是詠賈誼,但各自的著眼點不同,筆法相異,主要在於兩位詩人的思想有別,他們根據各自的思想對同一人物發表獨特的見解,前者欲抑先揚,以古諷今,筆鋒犀利而含蓄,後者褒貶分明,對比強烈。

【註釋】

①《史記》第8冊,中華書局2023年點校本,第2491頁。

② 同上書,第2492頁。

③ 同上書,第2502-2503頁。

④ 清·馮浩:《玉溪生詩集箋註》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校點本,第314頁。

⑤《漢書》第8冊,中華書局2023年校點本,第2265頁。

⑥ 宋·李壁:《王荊公詩注》卷二十四,《四庫全書》本。

賈生 李商隱 中可憐的意思是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樓:和藹的卡西歐士

可憐:可嘆、可惜。

夜半前席本是好事,但「不問蒼生問鬼神」。對賈誼不得施殿展治國安民的的抱負深為惜。所以說可憐。

這首詩在寫法上的最大特點是這是一首託古諷時詩,對漢文帝求賢臣而又不用賢臣的之所長,只熱衷於鬼神之事而不關心蒼生之疾苦予以諷刺,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詩寓慨於諷,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諷刺效果頗好。

4樓:小薇薇

1、《賈生》中「可憐」意思是可惜,可嘆。表達了詩人對賈誼不得施殿展治國安民的的抱負深為惜。

2、原文

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3、譯文

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臣子。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文帝盡問鬼神之事,隻字不提國事民生。

4、簡析

《賈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於指出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詩中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則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

此詩寓慨於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

5樓:曉婉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賈生》

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

——王安石《賈生》

李商隱與王安石的同題詩《賈生》,雖然都是詠賈誼,但各自的著眼點不同,筆法相異,主要在於兩位詩人的思想有別。他們根據各自的思想對同一人物發表獨特的見解,前者運用了欲抑先揚的表現手法,以古諷今,筆鋒犀利而含蓄;後者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褒貶分明,對比強烈。

李詩的前兩句,從正面下筆。寫賈誼的才能無與倫比,漢文帝好像極為愛惜賢才,特地將賈誼從放逐地長沙召回至「宣室」訪問。這似乎表明漢文帝求賢若渴,同時,襯托出賈誼的才能超群不凡。

這兩句是「揚」,為下文的「抑」張本。結句分別以「不問」與「問」、「蒼生」與「鬼神」相對照,表明文帝不是關心國計民生的大事,以治國安民之方求教於賈誼,而是問他些毫無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揚」轉而為「抑」,顯示出了文帝的昏庸與賈誼的不遇。李商隱不把賈誼的此次被徵召視為幸遇殊寵,而是借題發揮,以古諷今。

王詩通篇發議論,但所持觀點與李商隱的詩明顯有別。兩句是反詰句,意為賈誼所獻的「謀議」,大體上都能獲得施行,誰能說文帝輕視賈誼呢?與前人寫賈誼懷才不遇之作唱反調。

後兩句也構成了一個反詰句,意為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儘管他們的官爵職位很高,但其言論都被君王廢棄了,弦外之音是賈誼比那些達官貴人更為幸運。此詩採用兩個反詰句,寓答於反問之中,以賈誼的「謀議略施行」與身居高位的達官貴人「言盡廢」相對照,以文帝採納賈誼的「謀議」,古來君王廢棄眾多地位顯赫的達官貴人的言論相對照,突出賈誼超群的才能與漢文帝的愛惜賢才。

6樓:常姣貊敏學

可憐的意思是可惜

,表達了當時晚唐統治者的昏庸和詩人自己壯士難酬的思想感情。

7樓:無頡昝苒苒

賈生即賈誼,西漢的政論家,力主改革弊政,卻遭讒被貶,鬱郝不得志。後來漢文帝召還賈誼,曾在宮殿正室和他談話。詩人寫的就是這件事。

首;句的一「求」似乎能夠表現漢文帝的誠意。次句讚美賈生才華橫溢,無與倫比。這樣的「高人」,難怪皇上也要垂問於他。

可是到第三句筆鋒一轉。皇上問詢到半夜,談著談著,雙膝都挪到賈誼跟前,似乎很是虛心傾聽的。其實,漢文帝要垂問的哪是關切百姓的國事,他問的不過是神鬼的事罷了。

這首詩寫的是漢代,其實是託古諷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實,也寄寓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閱讀時注意欣賞本詩先揚後抑、議論精警的特點

賈生李商隱中可憐的意思是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樓:小薇薇

1、《賈生》中「可憐」意思是可惜,可嘆。表達了詩人對賈誼不得施殿展治國安民的的抱負深為惜。

2、原文

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3、譯文

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臣子。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文帝盡問鬼神之事,隻字不提國事民生。

4、簡析

《賈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於指出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詩中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則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

此詩寓慨於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

王安石作同學一首別子固的目的

題目中的 同學 一詞,字面意思雖然可以解作 共同學習 可它的真正意思是 共同學習聖人 文中的 中庸 一詞是什麼意思呢?所謂 中庸 是儒家的一種主張,要求待人接物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王安石這裡所說的 中庸 略有不同,他這裡所謂的 中庸 是指不偏不變的意思。儒家以 中庸 為道德標準,作者認為 ...

一首古詩出處一首詩的出處,作者是誰

樑景紅色彩與設計 出自 紅樓夢 是曹雪琴借林黛玉之口作的詩。全詩為下 葬花吟 花榭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是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是一首粵語歌曲,求一首粵語歌曲歌名

yes000小小 鍾無豔 謝安琪 其實我怕你總誇獎高估我堅忍 其實更怕你只懂得欣賞我品行 無人及我用字絕重拾了你信心 無人問我可甘心演這偉大化身 其實我想間中崩潰脆弱如戀人 誰在你兩臂中低得不需要身份 無奈被你識穿這個念頭得到好處的你 明示不想失去絕世好友 沒有得你的允許我都會愛下去 互相祝福心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