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文言文中表示「關於、至於」的詞就是「至於」,也有其他。
如: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2樓:小向澄田
至於應該能用「若夫」「至若」
3樓:教育達人小歐
乙個字簡寫至就可以了。
比如何止於此,這個至在這裡就是至於的意思,也就是何必至於到如此地步呢。
古文裡至的意思:1、來到;到達。戰國多人所作《趙威後問齊使》: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譯:國王不要歸罪於年成好壞,這樣,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來歸順你了。
2、達到頂點。漢代王充《訂鬼》:「二者用精至矣。
譯:二者用精神達到了頂點。3、周到。
明代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譯:
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辯解。4、極;最。先秦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譯:支援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5、至於。
清代黃宗羲《原君》:「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譯:
至於夏桀、商紂的殘暴,還認為商湯、周武王不該殺了他。
4樓:網友
若夫 呵呵 就想起它來了。
至於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5樓:黑科技
至於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甚至;造成;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果等。例如,至於趙之為趙,至於的意思是甚至。
文言老老文至於的意思1.甚至。源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2.造成。源自高物《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隆中對》
孤不度得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3.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果。
源自《六國論》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至於的基本字義1)表示程度、範圍。
至於他,是一定會來的。
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至:動詞,抵達。)—清·姚鼐《登泰山記》
至於勸善規過足矣。——清·劉開《問說》
2)表示另提一件事。
至於我個人的意見,以後再提。
3)連詞。表示提出另一話題,用在下文開頭,為現代漢語所沿用。
至於斟酌捐益。——諸葛亮《出師表》
至於負者歌於途。——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至於怨誹之多。——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至於農夫小民。侍念公升——宋·蘇軾《教戰守》
文言文至於什麼意思
6樓:胡攤說菜餚
1、表示程度、範圍。至於他,是一定會來的。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至,動詞,抵達,出自清姚鼐《登泰山記則握》。至於勸善規過足矣,出自清劉開《問說》。
2、表示另提一件事。至於我個人的意見,以後再提。
3、連詞。表示提出另一話題,用在下文開頭。至於斟酌捐益,出自諸葛亮《出師表》。
至於負者歌於途,出自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至於怨誹之多,出自返明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至於農夫小民,孫世慶出自宋蘇軾《教戰守》。
至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7樓:亞浩科技
至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來到,到達;達到頂點;周到;極,最;至於等。例如,斯天下之民至焉,至的意思是到達。
文言文至的意思
來到;到達。《趙威後問齊使》:「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達到頂點。《訂鬼》:「二者用精至矣。」
周到。《襲野森送東陽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極;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脊空戚畔之。」
至於。《原君》:「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
至的基本字義
1)(象形。從一,一猶地,指事,不去而下來。古文從土,上亦象飛下之形。尾上首下。本義:到來,到達)
2)同本義(上古時期多用「至」,中古時期多用「到」)
鳳鳥不至。——論語》
至,到也。——字林》
3)又如:至旦(到天明);水流至足;至拍畝竟(到底;畢竟);至止(到達,到來。止,語氣詞);無微不至;自春至冬;由東至西;至於(到;達到);至乎(至於。
到;達到);至至(達到,道的最高境地);至到(指程度達到極點;到)
4)來;去。
至,來也。——玉篇》
於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於在文言文中的各種意思)
8樓:學海語言教育
1、於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2、於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3、於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4、於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或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在,或仍作於。
2.引進動作行為到達的處所,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或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至,到。
3.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以,把。
4.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在動詞之後,作補語不必譯出。
5.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
6.可譯為對,對於。
7.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跟,和。
8.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被。
9.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之前或之後,作狀語或補語,可譯為為。
10.連線詞或片語,表示並列關係,可譯為和,和。
11.語氣詞。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語氣,可譯為嗎。
乃在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乃 在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
江上生月亮 乃 在中學課文中的意義及例句 於是,就。例 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乃入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曰 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良乃入,具告沛公。懷王乃悉發國中兵。才,這才。例 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 然後才。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
文言文中的「生」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籟是什麼意思
tfboys喜歡源味白凱水 生 1 生,生長.引 梧桐生矣,於彼朝陽.2 生,生育.引 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3 生,產生,發生.引 義以生利,利以平民 4 生,造,製造.引 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5 生,生命.引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 6 生,新鮮的.引 生肉為膾,乾肉為脯 7 生,讀書人通...
文言文中 減 的意思,掉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弱於,比不上。例如 不減當年 掉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省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當 省 讀作 sh ng 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1 王宮禁署,禁中。例 禁臺省中,連闥對門。左思 魏都賦 2 官署名稱。例 投詞院直至省,將冤屈叫幾聲,訴出咱這實情。陳州糶米 3 行政區域名。元代 置中書省,於各路設行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