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是」字是兼詞,可以是代詞兼動詞,也可是名詞兼動詞。主要原因是「是」的演化過程造成的,本質原因是「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學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一體。
許多搞語言工作的人一直認為文言「是」字要麼是代詞要麼是判斷詞,其實不然,「是」字本身就兼有代詞動詞的性質。(不要誤解為「是」字有時作名詞、有時作代詞、有時作動詞,而是同一個「是」字本身兼而有之)
一、是字單獨作代詞、名詞、動詞、形容詞
是字單獨作代詞,一是處於主語位置,二是定處於名詞之前作定語,三是作賓語。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
2「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寡人之於國也》)
3、「崤有二陵焉。……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崤之戰》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蘭亭集序》)
5、「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 (《晉公子重耳出亡》)
6、「我業是有年矣」(《賣柑者言》)
1、2句是代詞作主語,3、4句是代詞作定語,5、6句是代詞作賓語。
是字單獨作名詞。「是」字產生之初就是名詞,「實事求是」的是就是本義。《說文解字》:
「是,直也,從日正。段注:「以日為正則曰是。
從日、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以日為正,則正於日也。「定國是之詔即下」的「是」也是名詞。
(《譚嗣同》)
是字單獨作動詞,處於謂語位置。
7、「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下》
8、「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 謀攻》)
9、「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是非對舉(《齊桓公求管仲》)
10、「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1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雨霖鈴*寒蟬悽切》)
7句中「是誠不能也」的是在副詞「誠」字之前為代詞,7、8句中其餘的「是」字與「非」對舉,只是8句中的是字省略罷了。動詞「是」除了表判斷外,還可以用作表比較的動詞,如,「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的「是」,是由名詞是「正、則」意引申而來。
(《勾踐滅吳》)
是字單獨作形容詞,也是由本意引申的。
12、「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察傳》)
13、「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二、「是」字的兼詞現象
「是」字作為兼詞,往往處於前有複雜的短語或句子後無謂語的位置,既作主語又作謂語。不同於「焉、諸」等兼詞,它們可以拆分為兩個詞,而「是」不可拆分。
(一)「是」兼有代詞、動詞的功能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的「是」是判斷詞,同時復指,作主語。(《燭之武退秦師》
15、「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 (《五蠹》)
「是」作為兼詞,在疑問句中有時倒裝
16、「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17、「求!無乃爾是過與?」句式為「無乃是爾過與?」的倒裝。(《季氏將伐顓臾》)
16、17句的「是」出於同一篇文章,同為疑問句,除了加強語氣的「無乃」之外,從語意到句子各要素完全相同,因此,兩個「是」用法相同。
(二)是字兼有名詞、動詞的功能
18、「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原謗》)
19、「盤庚……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18句的「是」字,課文、詞典註解為「這樣看來」,好象解釋為插說成分,是不對的。這個「是」字兼有名詞「是」的本意「正、則」,可以解為「規律、事實」,同時有動詞「是」的本意「以……為是,以……為準」,可以解為「判定、判別、判斷」。19句「是」更為典型,連詞「而」字連線的後文是謂詞性質的成份,那麼「是」必為謂詞,只是又有名詞本意「正、則」之意罷了。
三、區別「是」字兼詞和單性詞
什麼時候是兼詞,什麼時候是單性詞,如何區別?除了前文所述位置的區別外,還可以採取替換法。
代詞「是」可以用「此、斯」替換,「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厚取之君而不施於民,是為筐篋之藏也」。 (《晏子辭千金》)「是謂亂軍引勝」。
(《孫子* 謀攻》)——而這個位置的兼詞「是」不可用「此、斯」替代,「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寡人之於國也》)
動詞「是」可以用「為」替換。例如,「是何楚人之多也?」句式應為「楚人之多也是何?
」的倒裝,「是何」就是「為何」。(《垓下之圍》)「同是天涯淪落人」。(《琵琶行》)——而兼詞不能用「為」替換。
例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能換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知也」。
四、「是」為兼詞的主要原因
a「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名詞和動詞兩種功能。b在語言演化過程中,「是」字由名詞代詞演化為今天的判斷動詞,必然有一個橋樑,這就是「是」字的兼詞.那麼「是」成為兼詞的本質是什麼?
肖婭曼認為:「它自產生之日起,即集形而上學之本在、存在、存在者三個核心觀念於一身。」就是說「是」字自產生之日起,就身兼動詞體詞的功能。
2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的人」用兩個字翻譯 咋翻?
關於「其」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釋 總結
3樓:匿名使用者
「其」的用法:
(一)代詞。
1.他(們)的、它們的。如:
唐浮屠慧褒始舍於其址。
2.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它(們)如: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3.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我(自己)、我的、你的。
4.指示代詞,那、那個、那裡、這、這裡、這些、其中的。 如: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於亂石中間擇其一二扣之。
(二)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如: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2.加強反問語氣,「難道」「怎麼」 如:
其孰能譏之乎?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加強揣測語氣「恐怕」「或許」「大概」
其真不知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三)連詞。表假設,「如果」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四)助詞,協調音節。可不譯。 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是什麼?
4樓:絀胯秺浜衡浀
連詞1.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3.表示承接關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4. 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5. 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6.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代詞1. 你;你的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這樣,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動詞如,好象.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察今》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5樓:諶玉蘭翟棋
①《動》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②《動》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哉?」
③《動》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美於徐公。」
④《介》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十五城請易璧。」
⑤《介》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⑦《介》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⑧《介》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⑨《連》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近,則遊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⑩《連》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入。」
⑾《連》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⑿《連》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⒀《連》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貽之。」
⒁《連》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連》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怪之矣。」
6樓:匿名使用者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以」字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藉""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以」字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以」字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以」字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以」字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 「以」字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係。
(一)「以」字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線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二)「以」字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
(三)「以」字表示目的關係,"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劍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五)「以」字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複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求教「卒」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卒」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釋有哪些
可做謂語 可跟 矣 但很少見 讀讀音 1 c 釋義 同 猝 c 2 zu 指事。小篆字形,在 衣 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本義 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 解釋卒 副 cu 同 猝 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漢書 食貨志 注 倉卒也。興卒暴之作。漢書 成帝紀 而卒惶急...
文言文中的「訖」字用法?
動 形聲。從言,乞聲。從 言 表示本與言語有關。本義 絕止 完畢 同本義 complete settled beover 訖,止也。說文 毋訖糴。穀梁傳 僖公九年 天既訖我殷命。書 西伯戡黎 傳 天既畢訖殷之王命。典獄非訖於威,惟訖於富。書 呂刑 傳 非絕於威,惟絕於富。訖不肯拜使者。漢書 西域傳上...
文言文中的之的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直到遇見你天蠍 之1 用作代copy詞,又分幾種情況 bai 一 可以代人 代物du 代事。zhi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dao 他 他們 它 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 師說 以貽之。師說 代人,作賓語。輮使之然也。勸學 代物,作兼語。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 代事理,作賓語。二 指示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