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有關納蘭性德的外文文獻,字數大概在一千個字元,最好是完整

時間 2022-11-06 12:00:06

1樓:oracle九叔

童鞋你好!

這個估計需要自己搜尋了!

網上基本很難找到免費給你服務的!

我在這裡給你點搜尋國際上常用的外文資料庫:

⑴isi web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village2

⑵elsevier sdol資料庫 ieee/iee(iel)

⑶ebscohost rsc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⑷acm美國計算機學會 asce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

⑸springer電子期刊 worldscinet電子期刊全文庫

⑹nature週刊 netlibrary電子圖書

⑺proquest學位**全文資料庫

⑻國道外文專題資料庫 calis西文期刊目次資料庫

⑼推薦使用isi web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village2

中文翻譯得自己做了,實在不成就谷歌翻譯。

弄完之後,自己閱讀幾遍弄順了就成啦!

學校以及老師都不會看這個東西的!

外文翻譯不是**的主要內容!

所以,很容易過去的!

祝你好運!

2樓:

你找到了嗎?我現在也很需要,請問你是在哪找到的,急急急!!!

納蘭性德的詞.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算是最有名的了浣溪紗:

殘雪凝輝冷畫屏 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本詞運用了老套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頗令人動容。就如同面對同樣的材料,高明的廚師和平庸的廚師卻能做出天壤之別的兩種味道來。納蘭顯然是前者。

上闋通過 「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屈原「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接著他便丟擲「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這個「君」指的是誰?是朋友?

是知己?還是那天上朦朧的月亮?我覺得都不是,而恰恰就是納蘭自己。

我想,當一個人倦了,累了,苦了,傷了的時候,便不禁會忍不住地自言自語,自怨自艾,自問自答,何況是納蘭這樣的至情至性之人呢?本來詞句至此,已令讀者唏噓不已,誰知下一句「斷腸聲裡憶平生」更是點睛之筆,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納蘭性德的名詞(要整首的)

4樓:緣亦媛

複製不上來了,超字數了

5樓:

浣溪沙 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應該蠻有名的。安意如把最後一句當書名用的。

納蘭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後改名性德;他出身滿清貴族,是清初一位重要的

詞令家。其詞情真意切,清麗悽婉,特別是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盧氏而寫下的許多詞篇

,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頑豔,是他成為中國詞史上一位著名的「傷心人」。這首《浣溪

紗》就是其中的一篇。

秋風蕭瑟,天氣肅殺。中國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傳統;納蘭夫婦伉儷情深,為愛妻

的早逝而傷心的納蘭此時觸景生情,又怎能不悲從中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開篇「西風」便已奠定了整首詞哀傷的基調。詞人明知已是

「獨自涼」,無人念及,卻偏要生出「誰念」的詰問。僅此起首一句,便已傷人心髓,

後人讀來不禁與之同悲。在看北宋詞人賀鑄在喪妻後發出的感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

復挑燈夜補衣?」兩人雖然相隔

六、七個世紀,其情卻是相通的。而「涼」字描寫的絕

不只是天氣,更是詞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對蕭蕭黃葉,又生無限感傷,「傷心人」

哪堪重負?納蘭或許只有一閉 「疏窗」,設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內心短時的平靜。「西風

」、「黃葉」、「疏窗」、「殘陽」、「沉思往事」的詞人,到這裡,詞所列出的意向

彷彿推出了一個定格鏡頭,長久地鍥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為之深深感動。幾百年後,

我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納蘭孑立的身影,衣袂飄飄,「殘陽」下,陷入無限的哀思。

下闕很自然地寫出了詞人對往事的追憶。「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這是格式較為工整的對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滿是生活的情趣

,而睡意正濃時最緊要的是無人打擾。「莫驚」二字正寫出了盧氏不驚擾他的睡眠,對

他體貼入微、關愛備至。而這樣一位溫柔可人的妻子不僅是納蘭生活上的伴侶,更是他

文學上的紅顏知己。出句寫平常生活,對句更進一層。詞人在此借用了趙明誠、李清照

夫婦「賭書潑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一文中曾追敘她婚後屏居鄉里

時與丈夫賭書的情景,文中說:「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

,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既舉杯

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這是文學史上的佳話,意趣盎

然。一句「甘心老是鄉矣」便寫出他們情投意合、安貧樂道的夫妻生活。納蘭以趙明誠

、李清照夫婦比自己與盧氏,意在表明自己對盧氏的深深愛戀以及喪失這麼一位才情並

茂的妻子的無限哀傷。納蘭畢竟是個痴情的人,已是「生死兩茫茫」,天人相隔,而他

仍割捨不下這份情感,性情中人讀來不禁潸然。倘若盧氏泉下有知,有如此一位至情至

愛的夫君知己,亦能安息了。比起納蘭,李義山算是幸運得多,當他問出「何當共剪西

窗燭」時,是自知有「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而我們這位傷心的納蘭明知無法挽回一切

,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與無奈化為最後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七個字我們讀來尚

且為之心痛,何況詞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淚。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在盧氏逝世後卻成

了納蘭心中美好的追憶。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後我們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

事物又往往稍縱即逝,恍若曇花一現。納蘭在他的另一首詞《蝶戀花》中有「辛苦最憐

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長如玦」,也表達了同樣的情感。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張愛玲語)痴情的納蘭性德終於經受不起喪妻失伴

的長長的痛苦磨難,於三十一歲夭亡,結束了短短的一生。他留下一部《通志堂詞》,

共三百四十餘首,而其中悼念盧氏的就有數十首之多,足見他對亡妻的摯愛與眷戀。納

蘭是至情至愛之人,更是一個少有的痴情之人。

納蘭在小令方面詞工清麗,造詣極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北宋

以來,一人而已。」納蘭性德本是一位文武全才,其妻盧氏的逝亡對他是一個沉重的精

神打擊。「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納蘭是真正不曾悔過的。而他本人的

早逝於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大損失?當他哀嘆「誰念西風獨自涼」、「沉思往事立殘陽」

的時候,我悄然尋著他的身影,感其痴情,不禁想起了元好問的那首《摸魚兒》:「問

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

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

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6樓:空洞的風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奈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納蘭性德《蝶戀花》

納蘭性德繼承前人卻又自創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輪皓月,浮想聯翩而至,情感勃鬱而生。他高聲嘆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憐你一年到頭東西流轉,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無多,一夕才圓,夕夕都缺。

」那「環」和「玦」皆美玉製成的飾物,古人佩在身上。「環」似滿月,「玦」似缺月。納蘭性德詞鏤刻精工入妙,於此類比擬可見。

但其長處還在於寫景亦處處有情,故其詞抒情氣氛特濃。此處以「辛苦最憐」四字領起,頓使天邊那一泓寒碧,漾起許多情思。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隨著情感的高漲,想象的飛騰,他進一步夢想起來,那一輪明月彷彿化為他日夜思念的愛人,用她那皎潔的光輝陪伴著他。此時,詞人也發出了自己的誓言:

要不畏「辛苦」,不辭「冰雪」去到自己愛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軀熱血「為卿熱」。無奈天路難通,一個天上,一個人間,遐想煙消雲散之後,剩下的只是對往事的追懷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納蘭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氣質上頗似賈寶玉的貴胄公子,身居「華林」而獨被「悲涼之霧」。當了康熙的侍衛,卻深以為苦,「惴惴有臨履之憂」。他率真,性好自由,喜歡「閒雲野鶴」式的生活:

「僕亦本狂士,富貴輕鴻毛」,他愛書,愛友朋之樂,還很鍾愛他的閨中伴侶。《飲水詞》中有些篇章如初日芙蓉,曉風楊柳的姿影般明麗、嬌嫩,又如出谷春鶯,天邊雲雀的鳴聲般曼妙、清新,它記錄了詞人的初歡,描繪了他的少年行樂圖。可惜這段時間很短促,大約才結婚兩、三年後他就賦「悼亡」了。

我們看到他在一首《沁園春》詞前《自序》中道:「了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

『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哦,原來他心中的明月,寄託了他如此深沉的哀思,自不同於一般。

他們夫妻間只有「幾年恩愛」,又還有別離,早知如此,真不該離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圍月?」他在詞中常這麼嘆息。

「無奈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下半闕拉回到現實:室在人亡,雙燕依然,一片悽清。小燕子也是很多情的,象王爾德筆下的「快樂王子」就有一隻小燕子來陪伴。

如今一雙燕子出現在納蘭性德的簾鉤上,只有它們那兒嬌小、輕盈才能夠「軟踏」,這「軟」字下得多神!燕子呢喃、似絮語;它們在說什麼?是說當年這室中曾有那「一生一代一雙人」的事兒吧?

於是我們從那「說」字裡隨之想象出此間曾有過的旖旎柔情的夢幻中的畫面來了,隨即,又都消逝了。眼前只有這簾間燕子。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一結是那樣沉摯,又是納蘭性德式的愛情的表現。他是不甘心這樣淒涼到底的,他又夢想起來了。「唱罷秋墳」出自李賀詩中「秋墳鬼唱鮑家詩」一語。

「鮑家詩」似乎指的就是鮑照的《蒿里吟》這類輓歌。納蘭性德說:「在你的墳前我悲歌當哭,唱罷了輓歌,悲哀還不得解脫,我只有明春到此來認一認,花叢中可有一雙棲香正穩的蝴蝶。

」為什麼要「認取」呢?想必是舊時曾見過的了。於是我們從他自己描繪的年少風光裡,看到了這樣的鏡頭:

「露下庭柯蟬響歇,沙碧如煙、煙裡玲瓏月。並著香肩無可說,櫻桃暗吐丁香結。笑卷輕衫魚子纈,試撲流螢,驚起雙棲蝶……。

」這不就是那難得的「一昔如環」的花月良宵嗎?在他心上螢飛蝶舞,時時閃過,他所以要時時去尋覓,以重溫舊夢。但這樣的解釋似嫌不足。

我們反覆吟詠全篇,感到其中熱烈深沉的感情是一貫到底的。「最憐」——「不辭」——「認取」這些字眼下得「字字沉響」,力量很大。應該容許他的想象繼續飛騰起來,應該換一種理解:

對著秋墳,他痴心地發願「眼淚已流盡,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愛人一起變作一雙蝴蝶,到來年,春光如海萬花叢中有對雙棲蝶,這就是我們倆——永遠地擺脫悲哀,永遠地相依在一起——請旁人來『認取,吧。」

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嬌憨情態的少女,他們相戀的時光在池心中是永久的紀念。他感到那時候他自己也很純潔無邪,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而後來他便陷進許多煩惱中去了,所以他對一逝而不復返的人生這段美好時光無限依戀,格外追想。他的「悼亡」篇章很多,其緣由也在此。

納蘭性德詞中有一個理想境界,那就是希望青春和愛情得到永生。青年詞人是非常執著於這一理想並且熱烈地讚頌它的。《蝶戀花》可為範例。

故而我們讀他這篇詞後,會感到於悽惋中還燃著一種象火一般炙熱人心的東西,這就頗具力量,而不純然是消沉。他的同時代詞人陳維崧評他的詞曰:「哀感頑豔,得南唐二主之遺。

」但我以為散發著青春氣息的納蘭性德的詞,幾乎在「南唐二主」之上。

納蘭性德詞善設色點染,此篇先以素談之色為主,只見青白的月色,又見簾前的雙燕,最後卻讓我們看見那春叢雙蝶的想象中色採絢爛的特寫,映襯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盡是一片素色,這恐怕也是他的特點吧。

給你個**吧-----------

納蘭性德的《如夢令》解析,急求納蘭性德的《如夢令》賞析。「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那一首,一定要詳盡的!拜託

康熙二十一年 1862 的春天,納蘭性德作為康熙最親信的貴族之一,曾多次伴隨康熙出行。這次以太子太傅隨行。康熙親自北行,衛隊虎將,浩浩蕩蕩,展示著清帝國的赫赫戰功。納蘭性德通過對行軍駐紮盛況的描述,從而突現了對溫馨家園的懷念。上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以時間線索,寫了行軍的過...

武夷山茶文化,急求關於茶文化旅遊的外文文獻,最好是武夷山的!

晁瑩然 我說知道的是武夷山的 大紅袍比較出名。 奇案公主 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 茶經 卷下 六茶之飲 概為言之,謂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 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 張載 遠祖納 謝安 左思之徒,皆...

求 納蘭性德《長相思》的朗讀,納蘭性德長相思的朗讀

蝸牛得快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 1655 1685 字容若,滿族正黃旗人。本詞寫於康熙二十一 1682 年,時作者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山。山一程,水一程 彷彿是親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別的身影。身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