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皇帝幾點上朝,古代皇帝幾點鐘上朝

時間 2021-05-07 20:00:52

1樓:米格戰鬥機

上早朝的時間大概是五更,換算成現代的時間大約是早上五點到七點。

古代皇帝每天必須得起個大早,因為在古代,皇帝必做的功課就是上早朝,上早朝的時間大概是五更,換算成現代的時間大約是早上五點到七點,但是皇帝從起床到梳洗,再從寢宮到上早朝的地方,這期間又得花不少時間,所以說古代皇帝正常都是大約在凌晨四點就得起床。

2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於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

「古禮,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9] 明代史料於上朝時辰多用「漏盡」、「昧爽」、「星存而出」等詞來形容,如太祖「雞鳴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臨百官」。昧爽也就是天剛破曉的時候。

嘉靖初年,少年世宗「常於昧爽以前視朝,或設燭以登寶座,雖大風寒無間」。為此閣臣擔心:「是固勵精圖治之心,第聖躬得無過勞乎?

」於是嘉靖六年(2023年)規定,從新歲始,視朝「每以日出為度,或遇大風寒日暫免,著為令。」晨曦初開之際上朝,好處不言而喻:「一則聖躬志慮清明,二則朝廷氣象嚴肅,三則侍從宿衛得免疲倦,可以整飭朝儀,四則文武百官不致懈弛,可以理辦政務,五則鐘聲有節,可以一都市之聽聞,六則引奏有期,可以聳外夷之瞻仰。

一舉而眾美成具,天下必將稱頌聖明」。

明朝也差不多,早上五點左右開始朝會,不過古代除了少數皇帝,其實朝會都是幾天才有一次也不是天天都要開的,只有像明孝宗這樣勤勉的開朝會才多一些,而且明孝宗還有晚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官上朝,唐詩中也有說以"鼓聲"為號令的。李賀《官街鼓》詩中說:"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呼月出。

"王琦注:"《唐書》:「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千撾,辨色而止。

由此可知唐朝也在凌晨四五點左右。唐朝的皇帝應該是每天都要上朝,當然也有休息的時間。朝中重臣也是每日上朝的,但是像是六部小官只能參加大朝,或者皇帝有事情要詢問的時候才上朝,大朝一般是初一和十五。

3樓:天堂狗

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皇帝卯時起床上朝,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俗話說皇帝五更上朝.

4樓:成龍

早上6點,也就是卯時

古代皇帝幾點鐘上朝

5樓:

皇帝上朝時間一般都在早上五點到六點,如果上朝時間延至七八點就被認為相當晚了。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的頤和園視朝,許多**為了準時到達,必須半夜起床。

曾在詹事府做事的**惲毓鼎的日記中寫道:「如某次上朝要三點鐘出門,因為道路泥濘,抵達東安門時天已黎明,光緒帝先到中和殿看祝版,所謂看祝版就是提前看一些**寫的檔案,然後再召見**。」

也就是說,從家裡趕到上朝地點,中間可能要走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然後還要在朝房等候許久,如果遇到冬季雪天,道路泥濘,在車中顛沛不止,加之缺乏取暖裝置,還容易染上寒氣。

在上朝和會客路途中由於時間充裕,**可以在車中選讀一些書籍,有時兩天就可看完一本,可見在馬車顛簸中閱讀的時間不算短。

擴充套件資料

唐朝:春節期間按單雙號上朝、休假

古代**過的新年,其實是指農曆年,即正月初一。唐玄宗頒佈的《假寧令》寫道:「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

」「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說,春節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裡有這麼兩個「**周」。

事實上,到了唐朝後期,**周有3個。《唐會要》第82卷有一段專寫節假調整,說唐德宗貞元年間,把寒食節的假期從3天調整到7天,加上春節7天、冬至7天,剛好3個**周。至於小**周,就更多了,中秋節、臘八節、夏至、唐太宗過生日……這些日子統統放假3天。

另外還有21個只放一天假的傳統節日,唐朝的法定假日之多。

唐朝春節雖然也只放七天假,但是按「元正前後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說,以大年初一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三天,初一之後放假三天,加上初一,剛好七天假。

也不是所有的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春節假期休假。有的人可以提前休假,例如私塾先生和學生,一般臘月二十就能放假,正月二十才開課,放假整整一個月。有的人永遠沒有固定的休假,像農民,必要的時候,大年初一也要到莊稼地裡揮汗。

某些唐朝**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樣的春節假期,因為唐朝有兩個規矩。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階地方官必須早早地上朝給皇帝拜年。這個規矩使得京官和高階地方官不能在初一當天跟家人團聚,而是要跟皇帝團聚,至少是先跟皇帝團聚,退了朝之後才能跟家人團聚。

第二個規矩就是,地方行政長官在春節期間嚴禁離開衙門回老家。這個規矩斷絕了地方官在老家過年的可能性,他們要想跟家人團聚的話,地點只能定在單位。

唐德宗李括寫過一首《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大意是大年初一那天等百官拜過年,他又閱了兵,一整天沒有消停。唐德宗屬於那種勤勉型別的皇帝,他在安史之亂以後登基,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決心削奪擁兵自重的地方節度使的權力,連連用兵,忙得不可開交。

他在任的時候,春節期間照樣上朝,大臣叫屈,他說:那按單雙號吧,單號上朝,雙號休假。於是唐朝高層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

臘月二十八放年假,臘月二十九上班,大年三十繼續放假,大年初一接著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又上班……

6樓:夢囈的魚

戲文中常說:朝臣代漏五更寒。意思是說,大臣們每天早上五更天就得上朝,等著朝見皇帝。

五更天時天應該還沒亮,相當於現在幾點鐘呢?現代人上班,機關一般早上8:00,商場一般9:

00,樓下賣包子的,天不亮就上班了。古代的王公大臣四更天就得從被窩裡爬出來,五更天以前就的乖乖地站在朝堂下等候皇帝臨朝,可見,那時候的王公大臣的日子也不咋地。我就納悶兒了,皇帝老子為什麼要把上班時間定得那麼早呢?

他自己不是也睡不成懶覺了嗎?

五更天相當於清晨的5點到7點,至少我知道在清朝的早朝時間是這樣的(因為清朝的歷任皇帝大都比較勤奮),都要五更上朝,那時皇帝和大臣確實比較辛苦,有的家住的遠的擔心遲到甚至要半夜爬起來。其實早朝制度也不是絕對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親政和勤勉。最著名的是明神宗萬曆皇帝23年沒有上朝,雖然他不來,但是政務還要辦,大臣們還是要來的,只不過我想時間可能不會那麼早了。

7樓:麥當勞的肉夾饃

現在的時間大約是清晨5點鐘.

古代皇帝上早朝和下早朝的時間具體是多少?

8樓:卿夕凡

每個朝代抄不一樣,以清代皇帝為例:襲上午9:30——11:00上朝理政,辦理公務。

臣子到朝廷覲見君王,奏事議政。《梁書·武帝紀下》:「﹝ 大同 六年﹞八月戊午,赦天下。

辛未,詔曰:『經國有體,必詢諸朝,所以尚書置令、僕、丞、郎,旦旦上朝,以議時事,前共籌懷,然後奏聞。』」《三俠五義》第四七回:

「打發他等去後,辦下謝恩摺子,預備明日上朝呈遞。」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第二節:「朝官按制度每天黎明就得上朝,天不亮起身梳洗穿戴。

擴充套件資料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前去探視。

隋唐時期的**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

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於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後,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卻不斷下降。

9樓:雪人晒太陽

據《學治復

述略》記載,清制朝的早朝時間春天、冬天為6:00,夏天與秋天為5:30。

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到凌晨5點左右開始,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至於下朝時間要看當天要處理的政務量多少。

上早朝是朱元璋制定的,上早朝是為了讓更多人覲見,上報各種事情,也是為了體察民情,免受矇蔽的好辦法。後來也有幾位皇帝把早朝當做祖制來遵守,還有文官們的監督,皇帝怕不上朝會得到大臣議論,只好每天堅持上早朝。明朝後期的嘉靖皇帝,竟二十三年沒上過早朝。

拓展資料:

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10樓:匿名使用者

戲文中常說:朝臣代漏五更寒。意思是說,大臣們每天早上五更天就得上回朝,等著朝見

皇帝答。五更天時天應該還沒亮.古代的王公大臣四更天就得從被窩裡爬出來,五更天以前就的乖乖地站在朝堂下等候皇帝臨朝,可見,那時候的王公大臣的日子也不好過.

五更天相當於清晨的5點到7點,至少我知道在清朝的早朝時間是這樣的(因為清朝的歷任皇帝大都比較勤奮),都要五更上朝,那時皇帝和大臣確實比較辛苦,有的家住的遠的擔心遲到甚至要半夜爬起來。其實早朝制度也不是絕對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親政和勤勉。最著名的是明神宗萬曆皇帝23年沒有上朝,雖然他不來,但是政務還要辦,大臣們還是要來的,只不過我想時間可能不會那麼早了。

至於下朝時間要看當天要處理的政務量,事多當然下班就晚點。

11樓:匿名使用者

據大明會典記bai載:早朝時

du,大臣必須午夜起床,

zhi穿越半個dao京城前往午門

專。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屬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12樓:匿名使用者

上朝大概早上4.5點鐘,下朝,沒奏摺很快就散了,沒有具體時間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早朝是由皇帝而制定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上朝是三更 就是4-6點

下朝就不一定了

15樓:蝴蝶為花醉

上朝是三更, 就是4-6點。

1、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2、明朝最勤奮的皇帝應該是亡國君崇禎皇帝了,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崇禎雄心壯志,立志做箇中興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周折到凌晨1,2點是很常見的,每日早朝必到.比明朝開國皇帝老朱還要勤奮,可是崇禎志大才疏,雖然勤奮但是還是逃不了亡國的命運。

下朝時間根據情況而定,沒有確定的時間。

歷代**皇帝早朝制:

一、唐朝時期,所有的京官都是必須要參加早朝的,最低官階為九品,在《唐會要》《儀制令》中記載:「在京文武**職事九品以上,朔望曰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監察御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參」。

二、宋朝因為**較多,所以能參加朝會的人員官階都是比較高的。門下省起居郎以上,中書省起居舍人以上,尚書省侍郎以上,御史臺中丞以上,每日參見皇帝。

三、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明朝規定凡京朝在職**都可以上朝奏事,規定六品以上**都要去早朝。

四、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於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

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並不是像電視連續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

古代皇帝賞賜大臣之女物品,古時候皇帝賞賜給大臣和妃子的「金稞子」是什麼東西?是幹什麼用的?

清夢狐 錁子 k zi 舊時作貨幣用的小金錠或銀錠。示例 紅樓夢 中多次出現,例如 紅樓夢 第四十二回,說著便抽系子,掏出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來給他瞧和 紅樓夢 第七回,兩個 狀元及第 的小金錁子。 是專門用來賞賜後宮及大臣 友了它,便和皇帝緊密地聯絡 金稞子是一種貨幣用的小金錠或銀錠。古代皇帝賞賜大...

古時候上朝為啥要喊 威 武 ?

堂威 審案時喊 威武 是 堂威 之一。中國古代的司法制度規定,審案時要喝堂威 拍驚堂木 樹 迴避 和 肅靜 牌儀式來傳達法律的權威性和神聖性。在封建社會里,那些震攝人心堂威和嚇人儀式,主要是用來訓民和束縛老百姓。為什麼要敲著棍子喊 威武 如果你注意敲根子的聲音它是有節奏的,跟人一種緊迫感,其實是一種...

古時候的諺語,古代諺語和俗語

千鳥 1.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釋義 從前黃河河道不固定,經常會改道 歷史上無數次發生 某個地方原來在河的東面,若干年後,因黃河水流改道,這個地方會變為在河的西面。這句話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有時候會向反面轉變,難以預料。2.丁是丁,卯是卯。釋義 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