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被秦國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麼,六國被秦國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時間 2021-09-03 06:56:14

1樓:我的第七街

1、是當時的大環境,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商鞅變法,法度得以持續,未被廢除,使得國家國力得以逐漸增強。滅六國之前,秦國的國君幾乎是代代明君,而六國的國君明君鮮有,且多半昏庸。

2、韓國弱小,申不害變法圖強,但是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沒有發展的空間,以至於被其他國家軍事攻擊後國力炸的一乾二淨,變法失敗後,國君昏庸,又流失法家人才韓非,距離秦國最近,秦的「遠交近攻」政策正好試用,韓國最先被秦所滅。誒,韓非也是生不逢時啊,倘若他生在申不害的時代,可能就要改寫歷史了。

3、趙國在戰國時期可謂是個很能打的國家,軍事實力很強,戰國四大名將趙國佔了兩個,李牧與廉頗,只可惜君主昏庸,秦國打不過趙國,就用反間計,可惜兩位老將軍都被秦國的反間計害了,被罷了軍權,反間計竟然能一次又一次的得逞,這樣的國君,國怎能不滅。

4、魏國自李悝變法後,國強民富,只可惜,也是君主昏庸,魏國流失了很多個頂尖級人才,令秦國翻天覆地的法聖商鞅,曾經被老丞相公叔痤引薦給魏王,而魏王棄之;吳起曾經也在魏國,被棄後來去了楚國;齊**事家孫臏在魏國被陷害後,被人營救去了齊國;范雎原是魏國大臣,被人陷害逃去了秦國做了丞相;魏王的弟弟信陵君,被魏王所不容,去了他國,後來被反間計,信陵君心灰意冷,不久死去。這麼多的頂尖級人才魏國都流失了,而被他國所重用了,魏國豈能不滅。

5、楚國政治上被訛詐,還疏遠忠臣;軍事上又拋棄楚國「尚武」的傳統,不斷兵敗。楚國的意識形態及政治制度逐漸落後於時勢,且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其他國家大大小小都變法,而楚國變法時間最短,影響最小,舊勢力強勢,國力衰弱,而楚國地大物博,山河廣袤,楚人好戰,秦國一戰未能滅,秦國二十萬大軍一去不返,秦國二戰出傾國之兵才得以滅楚。

6、燕國國力弱小,荊軻刺秦王惹怒了秦國,進而讓秦國找到了理由,加速了滅亡。

7、秦國滅了五國之後,齊國孤立無援,根本不是其對手,齊國朝無賢臣,野無精兵,人心渙散,不戰而降。

2樓:匿名使用者

1、齊向為東方之強國。但到秦始皇初年,齊政權傳至齊王建時,齊威王時期建立起來的霸業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齊國實已徒具東方強國的虛名。它政治落後,經濟發展緩慢,國無賢臣良將,軍無奮進戰鬥之志,面對強秦即將發動的並滅六國的戰爭,竟毫無準備,坐以待斃。

2、韓本來就是三晉中最弱的一方。到韓桓惠王時,韓就已臣服於秦國。秦始皇初年,韓國的疆域更加縮小,只剩下都城陽翟與其周圍10多箇中小城邑,基本上已是名存實亡之國了。

3、魏雖然也曾經歷過戰國初期最強盛的時期,它據有河東、河西、河內、河外廣大地區,疆域之內山河縱橫,形勢險要,但由於它阻扼秦東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為秦之首要對手,特別是自魏惠王以來,不斷被秦戰敗,疆域日漸縮小。秦始皇初年,正當魏安釐王晚期,國勢更加衰弱。但信陵君竊符救趙,尤其是聯合各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應乘勝恢復魏之疆域,然而安釐王昏聵無能,不但不借機復國,反而聽信秦國離間挑撥,罷黜信陵君,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貴時機。

4、趙地處中原之北方,方圓2000裡,也是北方之強國。在趙武靈王時,倡導胡服騎射,革新政治,富國強兵,國勢為之一振。趙國北拒匈奴,南抗強秦,成為唯一可與秦相抗衡之國。

但趙武靈王死後,趙屢被秦兵攻伐,對本國良將廉頗、李牧等不予任用,竟聽信讒言妄加誅黜,趙王的這種昏庸無能,使趙終於為秦所破。

5、燕春秋初期尚屬極弱小之國,到燕昭王時,勵精圖治,疆域擴大,國力日強,曾北至遼東,西至上谷,南與齊、趙接壤。到燕王喜當政時期,非但不與近鄰趙、齊修好,且常常發動混戰,勞民傷財,國力損耗巨大,成為六國之中略強於韓的弱小之國。

6、楚自春秋至戰國始終未失其南方大國之地位,領有疆域5000裡,帶甲百萬,地大物博,粟支10年,為諸侯國中具有相當實力的大國。但自秦將白起攻陷楚都後,楚國勢力大大減弱,國都被迫遷於陳地,以後又再遷於巨陽與壽春。都城多次被迫遷移,大大挫傷了楚國的民心士氣。

楚考烈王當政的前後,楚國實際上已徒具強楚之名,遠遠無法與秦相匹敵。

7、秦地處西陲,原為關中地區的一個戎狄小國,春秋時期遠較中原地區各諸侯國落後,春秋各國稱霸中原盟會爭雄時,秦常被擯斥於外。但自秦孝公起勵精圖治,任用商鞅變法革新,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制度,逐漸建立起**集權的封建統治政權。對內實行「獎軍功、教耕戰」,對外則連橫而戰諸侯。

司馬錯又南並漢中、巴蜀,北滅義渠、隴西,巴蜀廣大地區先後為秦所有。後白起率軍攻拔楚都郢,又擊潰趙魏聯軍於華陽,殲滅趙軍於長平,中原地區的大片河山幾乎都在秦國的控制之下。

3樓:上_善_若_氺

《百家講壇-王立群讀史記》此中有談論六國滅亡的原因

1、是當時的大環境,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商鞅變法,法度得以持續,未被廢除,使得國家國力得以逐漸增強。滅六國之前,秦國的國君幾乎是代代明君,而六國的國君明君鮮有,且多半昏庸。

2、韓國弱小,申不害變法圖強,但是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沒有發展的空間,以至於被其他國家軍事攻擊後國力炸的一乾二淨,變法失敗後,國君昏庸,又流失法家人才韓非,距離秦國最近,秦的「遠交近攻」政策正好試用,韓國最先被秦所滅。誒,韓非也是生不逢時啊,倘若他生在申不害的時代,可能就要改寫歷史了。

3、趙國在戰國時期可謂是個很能打的國家,軍事實力很強,戰國四大名將趙國佔了兩個,李牧與廉頗,只可惜君主昏庸,秦國打不過趙國,就用反間計,可惜兩位老將軍都被秦國的反間計害了,被罷了軍權,反間計竟然能一次又一次的得逞,這樣的國君,國怎能不滅。

4、魏國自李悝變法後,國強民富,只可惜,也是君主昏庸,魏國流失了很多個頂尖級人才,令秦國翻天覆地的法聖商鞅,曾經被老丞相公叔痤引薦給魏王,而魏王棄之;吳起曾經也在魏國,被棄後來去了楚國;齊**事家孫臏在魏國被陷害後,被人營救去了齊國;范雎原是魏國大臣,被人陷害逃去了秦國做了丞相;魏王的弟弟信陵君,被魏王所不容,去了他國,後來被反間計,信陵君心灰意冷,不久死去。這麼多的頂尖級人才魏國都流失了,而被他國所重用了,魏國豈能不滅。

5、楚國政治上被訛詐,還疏遠忠臣;軍事上又拋棄楚國「尚武」的傳統,不斷兵敗。楚國的意識形態及政治制度逐漸落後於時勢,且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其他國家大大小小都變法,而楚國變法時間最短,影響最小,舊勢力強勢,國力衰弱,而楚國地大物博,山河廣袤,楚人好戰,秦國一戰未能滅,秦國二十萬大軍一去不返,秦國二戰出傾國之兵才得以滅楚。

6、燕國國力弱小,荊軻刺秦王惹怒了秦國,進而讓秦國找到了理由,加速了滅亡。

7、秦國滅了五國之後,齊國孤立無援,根本不是其對手,齊國朝無賢臣,野無精兵,人心渙散,不戰而降。

4樓:n片琉璃碎

處的地理位置好,偏安於西北角.

2a.商鞅變法比較徹底.(先秦的法家思想)

3六國實行「貴族將相」六國不缺乏人才,但是六國的人才不是本國不知道珍惜,往秦國跑

就是不能獲得重用。

就算獲得重用。最後也不免死於非命。魏國重用了吳起了嗎?重用了商鞅了嗎?沒有,吳起受到**,跑去了楚國,商鞅跑去了秦國。

趙國重用了李牧,重用過廉頗,但是最後這兩個人的結果是一個不用,一個冤死。

燕國一直重用了樂毅了嗎?

齊國一直重用了孫臏了嗎?

楚國重用了屈原了嗎

4先輩(也包 括呂不韋在內)培植起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秦國實力最強)

5贏政的雄才大略和將領的英勇善戰

6.人民渴望統一.秦順應這一歷史發展潮流

5樓:劉非儒

主要還是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的國力比其他6國強盛很多,而蘇秦掛六國相印形成的連橫並沒有持續很久,使得六國各自為戰,根本不能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

6樓:沈如初父

建議你看看孫皓暉的大秦帝國,裡面有詳細的解說,並和主流歷史觀點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秦國滅亡六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從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看,經濟決定政治,經濟強大了,政治上自然會取得勝利,商鞅變法是有重要作用的

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為什麼單單秦國發生了變法,提高了生產力,因為在君主制的國家中,君王的政治立場的堅定程度,用人的開明程度,創新的膽大程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秦國在春秋初可以說是一個蠻夷之地,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歷代秦王歷經途志的程度與其他國家的君王相比是大大勝出的,所以秦國能統一六國.

但並不是說因為秦國地處蠻夷所以他就可以統一六國,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是歷代秦王的家族教育培養了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完全是一個偶然的因素,這同樣也可以發生在其他國家.

所以說秦國統一六國並不是必然的,但中國大地是會統一的,而且是會由擁有像秦國那樣的家族文化底蘊的國家所統一是必然的.

阿房宮賦作者總結六國與秦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8樓:紅妝初晴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闡明,"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六國和秦都是滅在自己身上,因為六國不愛護百姓,而秦統一後又不愛六國的百姓,統制殘酷,民生艱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是秦和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

9樓:馮靖雄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闡明,六國和秦都是滅在自己身上,因為六國不愛護百姓,而秦統一後又不愛六國的百姓,統制殘酷,民生艱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是秦和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

秦國兼併六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原因比較多方面,下面我選了我比較同意的兩種看法。1.強大的經濟實力。2.政治經濟制度的改革較徹底和完善使生產力得到更好的發展。3.有比較有作為和雄心大志的君主。4.積極招賢納士,七國優秀人才為之己用。5.獎勵戰功,有勇猛的作戰士氣和尚武精神。6.據守險要地區,易守難攻,有較安定的環境。7.外交政策的...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秦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順序依次是韓 趙 魏 楚 燕 齊。具體順序 1.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進攻韓國,韓國無力抵抗,又無大國救援,所以秦軍長驅直入,一舉滅亡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的滅亡,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開始。2.公元前229年,趁趙國發生大 和大饑荒,秦始皇派王翦 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趙...

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國是分別是什麼國家,多少年被秦國滅亡

你好嘛 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國是分別是 韓,趙,魏,楚,燕,齊。公元前230年滅韓 公元前222年滅趙 公元前225年滅魏 公元前223年滅楚 公元前222年滅燕 公元前221年滅齊。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