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六書一詞出於《周禮》:“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然而,《周禮》只記述了“六書”這個名詞,卻沒加以闡釋。
中國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註:
轉註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 許慎的解說,是歷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後世對六書的解說,仍以許義為核心。
[編輯]六種構造條例解說
[編輯]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
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編輯]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
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份。
[編輯]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編輯]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編輯]轉註
屬於“用字法”。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係。
[編輯]六書的運用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
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軚”、“鑀”是形聲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會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好像“鯉”、“鯪”、“鯇”、“鰍”等事物,都是魚類,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
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魚”就可以交代它們的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漢字是形聲字。
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另一中說法,六藝就是六經,即:《易》《書》《詩》《禮》《樂》《春秋》。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
文、行 、 忠、信。”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
《詩》、《書》、 《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奴隸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 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的結構,以及社會的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應該說是初步完整化了。
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 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編的“六書”,是中國第一套較完整的教科書,從荀子的《勸學》篇開始尊為“經 ” ,故後世稱為“六經”,除《樂經》已亡佚,其他“五經”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一直是學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藝”與“六經”的不同在於:“六經”偏重於文化知識, 屬於文的範圍;“六藝”則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
因“禮、樂”也具有這方面的性質,所以也列在“六藝”中,“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屬軍事課程。
�總的來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偏重社會人事。他的教材,都屬於社會 歷 史政治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
他雖不是無神論者,但對鬼神持存疑態度。他不談“怪、力、亂、神”,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內容列 為教學科目,這種明智的態度,成為中國古代非宗教性教育傳統的開端。其二,偏重文事。
他雖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 教學居於次要地位。其三,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他所要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他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既沒有手工業技術可傳授,也沒有農業技 術可傳授。
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所以他從根本上反對**學習生產勞動技術, 樊遲要學種田、種菜,他當面拒絕。
3樓:happy雨格格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三千,賢**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
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
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蹟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4樓:magic劉
“六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啊
6樓:匿名使用者
《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的 六藝 分別是什麼?
7樓:文學嘗試
孔子的“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對周代禮儀極為推崇,因此有“克己復禮”的說法。“六藝” 指的是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2023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一、禮禮就是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禮者,吉、凶、賓、軍、嘉也。
二、樂樂指的就是**。六樂為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三、射射即為射箭技術。當時講究五種射技為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四、御御指的是駕駛馬車的技術,周代馬是重要的武裝力量,因此對與馬有關的技能極為重視。
五、書書就是指書法,包括書寫、識字、作文。六書為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六、數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運動規律。
擴充套件資料
“通五經貫六藝”中的“五經”
五經一般指儒家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詩》溫柔寬厚,《書》疏通知遠,廣博易良,《易》潔靜精微,《禮》恭儉莊敬;《春秋》屬詞比事。中醫學指指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經脈。
“五經”指的是《詩》《書》《易》《禮》《春秋》,這五部書是我國儲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
《書》也叫做《書經》或《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集。全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主要記述商、周兩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戰爭、階級關係、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禮》也叫做《儀禮》、《士禮》或《禮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部分禮儀制度的彙編,共有十七篇。舊說周公製作或經孔子修定。據近人的考證,認為可能成書於戰國前、中期。
《易》也叫做《易經》或《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占卜用書。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可能出現於商、周之際,成書於戰國或秦漢之際。其對自然或社會變化的論述,富有樸素的辯證法觀點。
《春秋》也叫做《春秋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以魯國的歷史為主,簡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相傳經孔子整理成書。在此書中,還記錄了我國當時觀察到的日蝕三十次,**七次,這些資料都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
孔子六藝是什麼,孔子的 六藝 分別是什麼
孔子六藝城位於曲阜市南新區春秋路15號,他以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導的 禮 樂 射 御 書 數 六藝為引線,運用現代聲 光 電等高科技技術手段,藉助 美術 建築等表現形式建造的一座集知識性 娛樂性 參與性 歷史性 趣味性及購物 美食 旅遊 娛樂等多種功能於...
「六藝」與「六經」與孔子有什麼關係
小可愛喏 孔子是儒家學派和經典之學的開創者,重要的是他整理了 六經 使之成為儒家文獻。然而孔子與 六經 關係如何?當下不少學者對此認識模糊。本文將地下資料與傳世文獻相結合,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力爭對孔子與 六經 的關係做出比較完整 實事求是的論斷。1.刪 詩 近年來,馬王堆漢墓帛書和郭店楚簡均發現了今...
董仲舒提出的「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主張與漢武帝推行的過程有何不同
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建議只准研究以六藝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在六藝之內的思想一概禁止人碰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規定諸子百家中除儒家之外的思想流派一律禁絕,獨發揚儒學。以孔丘為創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為本位,以倫理為中心,以等級為基礎的法律制度和意識形態。主張 禮治 和 德治 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