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是如何用餐的

時間 2021-09-24 21:28:23

1樓:古建家園

歷代封建帝王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是****,宮廷之外的人無從瞭解。清代內務府詳盡地記錄了皇帝的起居飲食,形成了近兩億字的膳事實錄——《御茶膳房》檔案,這是研究清代宮廷膳食制度、經濟生活和社會文化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而在清代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留下這方面的檔案。從《御茶膳房》檔案的視窗,或許使今天的人們能夠了解真實的清宮膳食制度和膳食演變,瞭解不同皇帝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

皇帝一天兩頓正餐

那麼清廷皇帝一天吃幾頓飯,都吃些什麼呢?

根據清代典制的記載,皇帝每日兩餐,分別為「早膳」和「晚膳」,確切地說指的是正餐兩頓。在兩頓正餐之外還有若干次點心或零食。一天吃兩餐是北方民族的飲食習慣,這與北方的氣候寒冷、晝短夜長有關,而在南方生活的人大多一日三餐。

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滿族八旗貴族入主紫禁城後長期實行一日兩餐。到清末,宮廷裡接通電源有了電燈,才逐漸把兩餐制改為三餐制。

以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十六的御膳為例:

卯初二刻,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用春壽寶盤金鐘蓋)。

卯正一刻,養心殿東暖閣早膳: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一品、酒燉肉燉豆腐一品(五福琺琅碗)、清蒸鴨子糊一品、豬肉鹿尾攢盤一品、竹節卷(花捲)小饅首一品(黃盤);舒妃、穎妃、愉妃、豫妃進菜四品、隨送面一品、老米水膳一品(湯膳碗五穀豐登琺琅碗金鐘蓋);額食四桌:二號黃碗菜四品、羊肉絲一品(五福碗)、奶子八品共十三品一桌,餑餑十五品一桌,盤肉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

未正,黃新莊行宮進晚膳:燕窩鴨子熱鍋一品、油煸白菜一品、肥雞豆腐片湯一品(此二品五福琺琅碗)、奶酥油野鴨子一品、水晶丸子一品、攢絲烀豬肘子一品、火薰豬肚一品(此三品二號黃碗);後送小蝦米油火渣炒菠菜一品、蒸肥雞燒狍肉鹿尾攢盤一品、豬肉餡侉(原文如此)包子一品、象眼棋餅小饅首一品、烤祭神糕一品、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琺琅碟小菜四品、隨送粳米膳一品(湯膳碗五穀豐登琺琅金碗)。額食七桌:

奶子八品、餑餑三品、二號黃碗菜一品共十二品一桌,奶子二品、餑餑十五品(內有攢盤爐食四品)共十七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十品一桌,盤肉二桌每桌八品,羊肉二方二桌。

酉初二刻,萬歲爺宮門升座,同王子、大人等看煙火盒子。看煙火畢還行宮,伺候肉絲酸菠菜一品、鮮蝦米託一品、醋熘鴨腰一品、鍋雞一品。

這一天總計:早點一品,早膳十一品、額食四桌,晚膳十八品、額食七桌,夜宵四品。膳單上經常見的「額食」又是什麼餐食呢?

有的學者認為「額食」是擺著看的,使御膳桌顯得豐盛。從檔案記載看,「額食」可以吃,不過把這些膳品放得離皇帝遠一些。

皇帝就餐時間相對固定但靈活性很大,這往往取決於皇帝本人的需要。一般情況,早上四點起床洗漱後,喝一碗冰糖燉燕窩之類的飲品。早膳在上午七點至九點,晚膳在下午一點至三點,時不時在晚上七點至八點增加一頓晚膳,如果皇帝某一天睡覺比較晚還會吃晚晌(夜宵)。

北方的天氣寒冷,晝短夜長,晚清之前宮中沒有電燈,皇帝應該是早睡早起不貪黑的。從乾隆皇帝這一日的膳食時間表可以看出,皇帝除兩頓正餐外,還會有不定時的加餐,要求御膳房隨時準備好,皇帝想吃東西馬上就能吃到。溥傑夫人愛新覺羅·浩所著的《食在宮廷》中記述,皇帝常常不固定進餐時間和地點,想用餐時御膳房必須馬上**。

例如皇帝散步時,點心局要把許多點心和茶放在兩個圓籠裡,由五六個人擔著,跟隨在皇帝后面,皇帝只要說需要,馬上端上來,這是御膳房挺頭疼的事。

皇帝每頓正餐的種類相對固定,一般有熱菜、鍋子、蒸食、熟食、醬菜、主食、湯粥和甜品。在節慶活動和時令季節有一些特殊菜品,如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中秋的月餅、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粽子、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重陽花糕和臘月初八的臘八粥等。再如立春的春餅、穀雨的榆樹錢餅、立秋的秋葉面(面片湯)和冬至的餛飩等。

還有宮廷特有的膳品,如「吉祥菜」是晚清才有的一種菜品,一般由四品大碗菜組成,每碗菜上用燕窩擺出一個字,呈現「萬壽無疆」或「福壽萬年」之類博得皇帝高興的話,類似今天生日蛋糕上用奶油書寫生日快樂的祝福。「添安膳」最早見於咸豐時期,盛行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融通滿漢御膳,形式更加隆重,標準大為提高。

節慶時,皇帝的御膳餐桌相當豐盛,但日常飲食也不是想象的那樣奢華。清初的飲食比較簡樸,康熙帝「不食兼味」,一餐之內只食一種型別的主要食材,如果這頓飯吃豬肉就只吃豬肉做的菜餚,不再吃禽類魚類的菜。到了乾隆初期,每餐也只有十八品,包括主食、醬菜和甜品。

儘管御膳餐桌上這樣多的菜品,皇帝吃久了宮中膳食也有吃膩了的時候。這和宮廷菜古板、遵循傳統有關。如菜品不許任意搭配,八寶菜必須用固定的八種原料,不許用其他的。

再如主客關係不能顛倒,烹製雞鴨鵝等不允許加太多的調料,必須保持禽類食材的本味,調料品種相對固定單一等等。

清朝歷代皇帝始終保持著滿族飲食習慣。滿族人喜食豬、牛、羊、禽類、獸類及各種江河魚的肉,尤其嗜好豬肉;喜食豬油燒菜和口味偏鹹的醃菜、醬菜;喜食蘑菇、木耳等山珍和時令瓜果;喜食奶製品和甜食;主食以麵食為主,喜粘食。烹調方法有燒、烤、燉、煮、炒等。

火鍋是滿族席中的主菜,據說風靡南北方的火鍋就是滿族等漁獵民族發明的,羊肉、豬肉、山禽肉、野獸肉皆可入鍋,配以酸菜、粉條等,熱氣飄香,味道醇厚。在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畜養與獵捕、種植與採集的收穫是宮廷主要食材,基本上延續了滿族的飲食習慣。順治入主北京後的歷代皇帝,隨著統治地盤的擴大和漢民族飲食文化的影響,他們的飲食喜好和口味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乾隆時期越來越重視膳食的宮廷風味。

清宮膳食主要有三種不同風味。一是魯菜風味。明代遷都北京時的宮廷廚師大部分是山東人,清代入主北京後承襲了明代宮廷喜食魯菜的飲食習慣。

二是滿族傳統風味。滿族飲食源於祖先半畜養種植半漁獵的生活,喜食豬、牛、羊肉和禽類、野獸類的肉,後經過清宮廚師不斷改良,從而推出一種種滿族特色的宮廷美食。三是蘇杭菜風味。

皇帝巡視江南時,各地獻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食,南方各州府進貢宮廷的果蔬等食材,也使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喜愛蘇杭菜。這三種菜系經過繼承和改良,構成了清代宮廷膳食體系。

2樓:斯懷厹

古代皇帝如何吃飯,今天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比如皇帝為什麼吃飯要太監一聲聲的傳聲下去直到御膳房。先讓我們來看看清朝的皇帝如何吃飯吧。

清朝皇帝吃飯,那叫做用膳,一般皇帝不一定一天就是三餐,吃飯時間自然也不固定,有的只吃早晚膳,有的就要吃幾次,比如溥儀在《我的前半生》書中說,自己用膳都是吩咐一聲傳膳,然後太監就會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吩咐「傳膳」之後,太監們就會一步步的把這個聲音傳到御膳房,然後御膳房太監排好隊就把膳食送了過來。

清朝宮廷一般標準是120個菜,吃飯的時候,皇帝不是一個人,身邊是一些寵臣,皇子之類的人物,等著皇帝吃完賞賜,所以皇帝的膳食一般吃過之後,還要賞給下人去吃,而且要站著吃,這都是規矩,曾經一個清室的格格在宮裡陪了慈禧兩年,這期間她就講到,慈禧吃飯之後,會把自己吃剩的賞給她們,她們一群人站著吃飯。

到了咸豐死後,慈安和慈禧以及顧命八大臣聯合執政時期,慈安為了節約開支,120道變為了64,後來又變為24,可是慈禧獨攬大權之後,立馬恢復了這個120道菜的制度,而且要在菜上擺上菜譜,比如掌廚是誰,叫什麼菜。

關於用餐的餐具,一般就是金銀,主要是表示皇家氣派的作用,畢竟金銀都是價值不菲的東西。

那麼為什麼用膳要用太監一聲聲把聲音傳到御膳房呢?

一方面就是皇帝吃飯,不能耽擱,聲音傳誦比人工跑快多了,另外要讓皇帝身邊的人都知道皇帝要用膳了,該來陪同的趕來陪同,該來等著賞賜的趕來賞賜,另外這種傳膳也是帝王尊貴的象徵。

歷代帝王的諡號是如何得來的,請問古代帝王的諡號是怎麼來的,根據什麼起的,來自哪?

臧臧略略略 諡號是古代東亞 包括中國 朝鮮 越南 日本 帝王及其後妃 諸侯 臣僚等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後,內務府根據其生前的事蹟與品德,從而給予他一箇中肯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個東亞的古代國家都會用諡號。根據對西周青銅銘文的研究,約周穆王時期,給地位較高或較有...

有關帝王陵墓的命名規則問題,古代帝王陵墓是如何命名的?比如說「裕陵」 「孝陵」 「茂陵」等,這些字有什麼講究嗎?

呵呵,還有清東陵西陵,明朝的十三陵,康熙的景陵,明代太祖孝陵,這些名字基本上都是由陵墓中的人在修建陵墓時就已經取好的名字,乾陵是取了八卦中的 乾 作為對陵墓所在地的風水而迎對的一個名字。這些有名的陵墓都是古代帝王的陵墓,而這些陵墓都是在他們有生之年就修好的,也有很多陵墓沒有名字。帝王陵墓的名字沒有什...

古代皇帝的自稱,古代帝王的自稱 他稱,全點哦。

新史知天下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我們在看不同時代電視劇的時候,皇帝的自稱都是不同是,有自稱 孤 的,有自稱 朕 的,有自稱 寡人 的,那麼這些稱呼又有什麼不同呢?古代帝王的自稱 他稱,全點哦。 古代君主一般自稱自稱孤 朕 寡人 不穀。古代皇帝的他稱有 大王 君王 皇帝 帝 王 上 君 天子 天皇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