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uoshu_榕
唐 高 宗 李 治
仁慈的太子
· 臨朝執政
· 大權旁落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字為善,貞觀二年(628)生。據說長孫皇后懷有李治後,曾夢見了龍臥在自己的床上。太宗李世民也夢見有一條紫鱗錦翼的鯉魚依繡被而臥,這些吉祥的夢兆都預示著李治是將業的真龍天子。
在生高宗李治的前夜,長孫皇后夢見有一隻大鳥在空中徘徊,慢慢地向她飛來,用手接住一看,原來是一隻三隻腳的烏鴉,她把三足烏獻給了太宗。第二天長孫皇后把夢境告訴給太宗皇帝,李世民說:"三足烏是太陽的象徵,是慈孝的烏,這個孩子將來必是一個慈孝的孩子,是蒼天把他賜給我們的"(見述聖紀碑碑文)。
在封建社會的中國,皇帝的寶座是世襲制,子承父業,但是,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他的兒子眾多,究竟由誰來繼承皇位呢?只有正宮的兒子才有優先繼承皇位的權利。長孫皇后先後生了三個兒子,李治的兩個哥哥先後都被立為太子,但都因故被廢。
皇位繼承人就輪到李治了。但是,太宗李世民起初認為李治生性懦弱?quot;恐不能守江山",不欲立其為太子,而以楊妃生吳王恪為繼位人,其原因是"此兒英果類我"。
最後在李治的舅父太尉長孫無忌的支援下,貞觀十七年(643)李治被立為太子,時年17歲。
立為太子後,太宗就教他學習治國安邦的本領。身經百戰,戎馬一生的李世民首先教他騎馬射箭。由於李治身體虛弱,對這些沒有興趣,他提出願在父皇身旁侍奉一生。
太宗特地在自己住的宮殿旁另建一座宮院,讓太師、太傅教習他。每次臨朝,他都讓李治坐於其側,目睹耳濡,學習治國安邦的本臁?
在李世民征戰高麗時,曾留李治監國,親掌朝政。征戰高麗失利,李世民身患重病,李治見狀,痛苦不止,用嘴一口一口地把濃吸吮出來。他日夜侍立床側,有時憂慮得整天吃不下飯,連頭髮都愁白了,這使得李世民非常感動。
他摸著李治的頭說:"吾聞古之孝者,無過於文王,汝能孝愛如此,吾死而無憾。"
貞觀二十三年( 649),太宗病危,臨終前,詔太尉長孫無忌、中書令褚遂良和太子李治於南書房託付後事。太宗對李治說?quot;有無忌和遂良在,你不用耽憂天下"。
又對褚遂良說:"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他出力不小。我死之後要當心壞人離間你們的關係。
我把佳兒佳婦託付於你們,你們要很好地輔佐和幫助他。"遂後李治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即唐高宗,次年(650)改年號為永徽,當時年僅23歲。
臨朝執政
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尚能禮賢下士,誠心納諫,國家當時一派昇平景象,正象有人所說"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政治清平,人民樂業。"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初即位的高宗能和群臣共同執行太宗時期所制定的國策,問百姓疾苦,拒聽讒言。當時有人誣告長孫無忌謀反,高宗就毫不猶豫地把誣告者斬首。
有一次,高宗親自去監獄檢查。他問犯人,以前判罪之人,有很多人喊冤,而現在連判死刑者都沒有喊冤的,為什麼?犯人說:
唐臨判決正確,從不冤枉好人。高宗聽後,感慨地說:"當法官的人,就應當這樣!
"他問唐臨:"獄中關了多少人?"唐臨回答說:
"全部囚犯五十多人,其中兩個死刑"。高宗聽了很滿意。
高宗李治還能虛心納諫。一個下雨天,他要出去打獵,為了防止雨淋,問諫議大夫"穿上油衣就淋不溼了吧?"諫議大夫說:
"要用瓦蓋上才不會漏哩。"顯然是勸高宗不要出去打獵,免得勞民傷財。高宗聽了這樣的諷諫,不但未生氣,反而很高興,便不出去打獵了。
唐高宗在位20多年,由於多病,實際臨朝執政僅僅四五年時間。在以後的大多數時期,政權逐漸落於武則天之手。
大權旁落
自顯慶(656—661)以後。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經常頭疼,視力也逐漸變壞。百司奏事,有意讓武后決斷。
武則天生性聰慧機敏,又涉獵文史,處理政事使高宗很滿意,對她的建議,很少駁回,這樣她就逐漸擁有了實權。
在高宗認可下,由武則天建議對唐王朝宮廷官制進行了改革,改門下省為東臺,中書省為西臺,尚書省為中颱,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僕射為匡政,左、右承為書機,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等。
武則天有了實權,隨即提拔自己的親黨,壯大自己的勢力,以李義府為右相,以許敬宗為太子少師,同東西臺三品,知西臺事。由於這兩個武則天的心腹為左右相,武則天的權勢也日漸增長,對高宗李治形成威脅。
高宗李治當然不願受其威脅,借李義府與杜元紀微服出城,觀古冢,望候氣之事,以"陰有異圖"之罪將其革職,流於嶲州。李義府的被革增加了武則天的怨恨,便加強了對高宗的控制。高宗的一舉一動都要受皇后的制約,十分憤怒,便與他的近臣上官儀共商對策。
上官儀說:"皇后驕橫,天人共怨,以臣之見,莫如將其廢掉,以安人心,永保社稷"。高宗正在氣頭上,當即表示同意,讓上官儀起草詔書廢掉武則天。
不料此事很快被武則天知道,上官儀被殺。從此以後,每日臨朝,武后垂簾於後,政事不論大小,均由皇帝、皇后決斷,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皆出後口,天子形同虛設。群臣朝謁,萬方奏表,都呼為"二聖",這就是"二聖臨朝"。
上元(674—676)初,高宗李治的病癒來愈重,經常頭暈,走路需要人扶,時常噁心,很少飲食。因為有病,他已不大處理朝政,只是在後宮養息,或者在禁苑中射獵。幾年來,李治感到武則天決非尋常的女人,對她的政見和處理國事的能力感到驚訝,但同時對她的權欲也不無擔憂。
大權旁落使他想到了禪讓,由武則天獨掌朝政,自己圖個清閒。他把這種打算告訴給幾個宰相,徵求他們的意見,卻遭到了宰相的反對,卻也無可奈何,但大權實際上已掌握在武則天的手裡了。
永淳二年(683),唐高宗的病情愈發加重。他目眩不能視物,屢醫無效,身體更加虛弱,最後病死在洛陽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高宗臨終前遺詔太子李顯在靈柩前即位,令宰相裴炎輔政。
軍國大事由武則天決斷。並詔將褚遂良的子孫返歸故里。
嗣聖元年(684),中宗李顯即位,時年27歲,尊母后為"則天皇太后"。執政期間,中宗只不過是名義上的皇帝,實權依舊掌握在武則天的手裡。此年八月,從洛陽遷高宗靈柩於陝西奉天,葬梁山,曰乾陵。.
2樓:在廣化寺想回家的西葫蘆
李治本人慈祥、低調、儉樸,不喜興土木,不信方士長生之術,不喜遊獵,無大志,與四兄李泰爭太子位時,也曾流淚哭泣。所以,唐高宗不是好皇帝,卻是不折不扣的好人。高宗後期的治世,有賴武則天執掌朝政。
3樓:匿名使用者
還好 起碼是他成就了 武則天
4樓:東邦戀人
還可以吧,挺善良的,就是太軟弱了,沒主見,是個好人,但不能算好皇帝
5樓:匿名使用者
嗯!是的,他創造了永徽之治
6樓:匿名使用者
是好人 但不算好皇帝 像朱元璋 朱棣 算是好皇帝 但不算好人 結論:好人不一定是好皇帝 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
李治死誰繼位,李治之後誰當皇帝
先是他與武則天的三兒子李顯即位,當了一年之後又給了四兒子李旦。再當了一年,李旦把皇位讓給了武則天 中宗李顯繼位,被武則天廢了 後來睿宗李旦被扶上臺,不過也被武則天廢了,然後武則天奪了李旦的皇位,自己當皇帝 李顯,後武則天廢李旦,武則天死後李顯又做皇帝。廟號中宗 唐中宗李顯 656年 710年 漢族,...
皇帝李治有幾個妃子
cx只愛長安某 史料對李治的妃子沒有記載,或者說記載不詳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武則天的緣故吧。後 2個 王皇后 武皇后 妃 2個,歷史上記載的那麼多,但肯定不止2個 蕭淑妃,徐惠妃 宮人 劉氏宮人,鄭氏宮人,楊氏宮人。唐高宗李治 628 683年 中國唐朝第三任皇帝 649 683年在位 字為善,唐太宗李...
溥儀是個好皇帝嗎,溥儀是個好皇帝麼?
蓬來福華亥 政治對於溥儀來說必是個特別的存在,沒有它,或許不會有那麼多的痛苦,但我想即便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依然會選擇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帝王。沒有人能拒絕權利,特別是男人,哪怕只是一時。雖然自小進宮,但溥儀的政治生命並不始於宮中。被驅趕出皇宮之前的溥儀也做事,他推崇西方文明,也想攜賢臣重現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