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秦國為什麼在商鞅變法之前被魏國打得那麼慘

時間 2022-01-12 19:55:02

1樓:匿名使用者

你所說戰國時期秦國被魏國打得那麼慘的時候應該是指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伐秦,攻佔秦國河西之地。但魏國的軍事優勢並沒有維持長久,到秦獻公時,公元前366年,秦打敗韓魏聯軍,兩年後伐魏斬6萬多魏軍,曾打到山西運城一帶,因趙出兵被迫退回。但又過兩年之後秦趁魏和趙韓交戰時,再次出兵打敗魏軍。

公元前363年秦還遷都距魏國較近的櫟陽,欲收復河西之地,隨後更是打得魏遷都避秦。秦獻公死後,秦孝公繼位,秦國這才開始任用商鞅變法,秦國才真正逐漸成為諸侯裡的強國。

至於為什麼魏前期能佔秦河西之地,後期卻被打得遷都避禍?根本原因還是當時的國力對比,魏強於秦,而之後魏國力逐漸削弱,秦卻吸取了魏強盛的經驗走上變法富強之路。

魏能佔秦河西之地,不得不誇讚一下當時的魏國君主魏文侯。魏文侯時期,重用著名的法家人物衛國李悝變法革新,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使得魏國迅速富強起來,同時,軍事上重用樂羊、吳起等著名軍事將領,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了大片疆土。使當時的魏國成為中原的強國,更成為戰國時第一個雄霸天下的諸侯國。

地處苦寒偏遠之地的秦國,在政治、經濟上一直是遠落後於其他諸侯國的,能屹立不倒,更依賴於地利以及秦軍耐戰的優勢。魏佔秦河西之地時,身在魏國的公子連親眼目睹了魏文侯任用賢才變法,國力日益強盛的變遷,在成為秦獻公後立即效仿魏國的變法措施在秦國實施,隨即秦國結束了長久的動盪,國力開始復甦增長,並逐漸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勝利。但秦獻公的變法並不徹底,一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秦才徹底走上變法之路成為強國。

2樓:愛遠山的映山紅

由於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中山國(今河北西部平山、靈壽一帶)。

西取秦西河(今黃河與洛水間)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文侯時期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秦國沒有變法前秦哀公在位期間,魏文侯以李悝為相,變法圖強,魏氏迅速強盛,拜吳起為將,侵吞秦之西河,窺視關中。秦簡公、秦惠公屢屢攻魏,意欲奪回西河之地,皆被吳起所敗,吳起乘勝攻入關中,勢如破竹,秦不能敵。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起兵50萬與魏軍決一死戰,吳起在陰晉一戰中,以五萬之卒大敗秦軍,秦國此戰大敗虧輸,再也無力抵抗三晉的攻勢。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魏國在戰國時期由於李悝,吳起的變法而強盛,由於吳起的離去而敗落,這個就是全部的問題所在。吳起所到之處其國家一定強盛,如魏國,楚國,一旦吳起離去,則國家敗亡。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沒有經濟能力,所以最後才轉向了四川之地,解決了經濟,才有這個基礎...

5樓:崩雷手急先鋒

魏文侯變法,魏國先強,當時吳起統領魏軍,還造了魏武卒特種兵,築城河西,遏制秦軍西出,而秦國自穆公後,逐漸沒落,孝公他爹獻公還是被叔叔流放又重地皇位,變法之前的弊端累計如私鬥嚴重,階級特權,加上北邊的義渠,西邊的巴蜀,南面的楚國,西邊的戎狄,總之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先是魏國強,然後變法之後秦國強,被打的遷都,

6樓:那些朋友和花兒

我只到啊,聯絡234234234

戰國時期秦國為什麼在商鞅變法之前被魏國打得那麼慘?

7樓:愛遠山的映山紅

由於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中山國(今河北西部平山、靈壽一帶)。

西取秦西河(今黃河與洛水間)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文侯時期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秦國沒有變法前秦哀公在位期間,魏文侯以李悝為相,變法圖強,魏氏迅速強盛,拜吳起為將,侵吞秦之西河,窺視關中。秦簡公、秦惠公屢屢攻魏,意欲奪回西河之地,皆被吳起所敗,吳起乘勝攻入關中,勢如破竹,秦不能敵。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起兵50萬與魏軍決一死戰,吳起在陰晉一戰中,以五萬之卒大敗秦軍,秦國此戰大敗虧輸,再也無力抵抗三晉的攻勢。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魏國在戰國時期由於李悝,吳起的變法而強盛,由於吳起的離去而敗落,這個就是全部的問題所在。吳起所到之處其國家一定強盛,如魏國,楚國,一旦吳起離去,則國家敗亡。

9樓:崩雷手急先鋒

魏文侯變法,魏國先強,當時吳起統領魏軍,還造了魏武卒特種兵,築城河西,遏制秦軍西出,而秦國自穆公後,逐漸沒落,孝公他爹獻公還是被叔叔流放又重地皇位,變法之前的弊端累計如私鬥嚴重,階級特權,加上北邊的義渠,西邊的巴蜀,南面的楚國,西邊的戎狄,總之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先是魏國強,然後變法之後秦國強,被打的遷都,

10樓:匿名使用者

那要從天地人去分析了,天時如何(**如何、戰備資源如何),地利如何(是否在不利地區作戰),人才如何(將領才能如何、士兵鬥志如何)。什麼都有利的話,有時候戰爭打的也是一種運氣,將領運氣背,那有什麼辦法。天意讓他輸他就輸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所說戰國時期秦國被魏國打得那麼慘的時候應該是指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伐秦,攻佔秦國河西之地。但魏國的軍事優勢並沒有維持長久,到秦獻公時,公元前366年,秦打敗韓魏聯軍,兩年後伐魏斬6萬多魏軍,曾打到山西運城一帶,因趙出兵被迫退回。但又過兩年之後秦趁魏和趙韓交戰時,再次出兵打敗魏軍。

公元前363年秦還遷都距魏國較近的櫟陽,欲收復河西之地,隨後更是打得魏遷都避秦。秦獻公死後,秦孝公繼位,秦國這才開始任用商鞅變法,秦國才真正逐漸成為諸侯裡的強國。

至於為什麼魏前期能佔秦河西之地,後期卻被打得遷都避禍?根本原因還是當時的國力對比,魏強於秦,而之後魏國力逐漸削弱,秦卻吸取了魏強盛的經驗走上變法富強之路。

魏能佔秦河西之地,不得不誇讚一下當時的魏國君主魏文侯。魏文侯時期,重用著名的法家人物衛國李悝變法革新,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使得魏國迅速富強起來,同時,軍事上重用樂羊、吳起等著名軍事將領,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了大片疆土。使當時的魏國成為中原的強國,更成為戰國時第一個雄霸天下的諸侯國。

地處苦寒偏遠之地的秦國,在政治、經濟上一直是遠落後於其他諸侯國的,能屹立不倒,更依賴於地利以及秦軍耐戰的優勢。魏佔秦河西之地時,身在魏國的公子連親眼目睹了魏文侯任用賢才變法,國力日益強盛的變遷,在成為秦獻公後立即效仿魏國的變法措施在秦國實施,隨即秦國結束了長久的動盪,國力開始復甦增長,並逐漸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勝利。但秦獻公的變法並不徹底,一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秦才徹底走上變法之路成為強國。

12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沒有經濟能力,所以最後才轉向了四川之地,解決了經濟,才有這個基礎...

13樓:多少vs的

因為有你的存在,一個老鼠壞了一鍋粥。

14樓:x鯊魚辣椒

別忘了當時魏國有吳起!!!!!!!!建立了魏武卒,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

15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因為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沒有達到富國強兵,兵力並不充足,容易被打跨吧。

商鞅變法之後,商鞅提出此變法受到秦孝公的支援。因此秦國從此富國強兵了起來。

總之,因為戰國時期,秦國不富國強兵,兵力沒有那麼充足,所以容易被打跨。而商鞅變法之後,達到了商鞅變法的目的,富國強兵。所以從此秦國步入鼎盛時期。

畢竟我剛上初一,知道的就這麼一點了,還望好評和贊贊??????

商鞅變法前,秦國為何要斬殺魏國六萬大軍?

16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斬殺魏國六萬大軍,是為了讓魏國再也無力反抗,以此來使自己國家更加強大。

17樓:怕麻煩的蝸牛

商鞅變法前,秦國斬殺魏國六萬大軍是為了斬草除根吧!害怕魏國後期強大起來反抗秦國。

18樓:再論秦

為了削弱魏國。當時是在桂陵,馬陵之戰前,魏國還很強,能削弱一點算一點。

19樓:匿名使用者

長期鎮守河東的魏軍,心態高高在上,並未把秦軍放在眼裡,何曾想到遠道而來的秦軍,會在深入魏國本土的地方設伏。秦軍此番行動,目的就是打擊魏軍,以挫魏軍的士氣。

20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因為魏國長期鎮守河東,高高在上並沒有把秦軍放在眼裡,秦軍就在這個時候殺了為國六萬大軍,目的就是為了打擊魏軍,以挫魏軍的士氣。

21樓:常大大璐

因為一方面是要震懾其他的諸侯,另一方面是,如果不殺掉這些人,等他們回去之後又是一部分戰鬥力,還不如直接殺掉。

22樓:司命南宮伊雪

當時的魏國實力已經很小了,這個時候殺了魏國大軍可以重創,為以後取得勝利。

23樓:不想當無所謂了

魏國一直是秦國的大敵,而且加上長期鎮守河東的魏軍,心態高高在上,並未把秦軍放在眼裡。

24樓:小蘭說的那些事

那時候魏國已經空虛了,斬殺這六萬人可以重創魏國,讓魏國不能翻身。

商鞅變法前,秦國為何要斬首魏國6萬大軍?

25樓:百事可愛

商鞅變法發生於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讓商鞅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事件。秦孝公即位以後,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

商鞅實行變法前,秦國曾斬首魏國6萬大軍,這就是著名的石門之戰,也是秦國統一六國的起點。

那麼為什麼商鞅變法前,秦國要斬首魏國6萬大軍呢?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魏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大強國,數次打敗秦軍,打敗魏國,不僅削弱了魏國的勢力,還鼓舞了秦軍的士氣,相當於在軍事上少了一個勁敵,為之後的統一六國做了很好的鋪墊;二是秦國大敗魏國,同時起到了震懾其餘諸侯國的作用,證明了秦國的實力不輸魏國,在眾多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這樣一來,其餘諸侯國就更不敢與秦國為敵,為以後的統一六國可以說是鋪好了前路,掃除了一大半阻礙。

此次石門之戰,是戰國時期秦國對東方強國的第一次大勝,意義十分深遠,一戰下來秦國一掃百年之恥,提升了秦軍士氣,再無畏魏國之心。從此以後秦國終於敢和魏國一較高低了,有了爭奪河西的底氣了,此戰過後周天子,遣使攜厚禮前往秦都櫟陽,表示祝賀。秦國的聲威大振。

所以商鞅變法前,秦國斬首魏國6萬大軍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要實行變法,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開展變法運動?有何作用?

小兔子的文集 戰國時期各國實行變法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改革的潮流 各國的改革與變法 隨著七國地主階級取得奪權鬥爭的勝利,為了擴大和鞏固自己的利益,都先後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社會改革,掀起了變法運動,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其中著名的有 1 魏文候任用法家李悝變法,首先取得成效,使魏國最先富強。...

春秋戰國時期出商鞅變法外,還有哪些國家進行的改革變法影響較大

韓國 申不害 變法失敗 齊國 變法不徹底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國家進行過變法 地煞 秦國 齊國進行過變法。齊國變法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最先成為霸主。齊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 經濟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由於齊桓公率兵擊退戎族 狄族的進攻,又...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被秦國滅時,秦國大將是誰

秋霞學士 王翦。據 史記 載,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 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史記 秦始皇本紀 又,四年,秦將王翦破我軍於蘄,而殺將軍項燕。五年,秦將王翦 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