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均有桓公,孝公,穆公

時間 2022-01-18 00:35:05

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都回答的很正確了,我修正說一點~

春秋時期這些某某公的「公」,絕對不是公爵的意識,而是對君主的尊稱。事實上齊恆公的爵位是「侯爵」,他是世襲姜太公的爵位,在春秋時期,非宗親能封「侯爵」已經是最高的爵位了,而某些小國的國君頂多就個伯爵,甚至子爵。而周室宗親,比如周公旦,他的爵位才是「公」。

而那些恆,孝,穆等都是諡號,就好象有漢高祖,也有唐高祖一樣。這個諡號都是死後才評定的,主要是評價此人的一生,字面上的意識,比如「文」,就是文治出色,「武」就是武力強盛。「孝」「穆」這些都是好的諡號。

2樓:尋找尾巴的魚

公指的是爵位,公侯伯子男嘛,而桓、孝指的是諡號,也就是根據這個人一生的作為所做的評價,古代有專門的諡號法則,比如蘇軾諡號是文忠,文指的是他的文章,忠指的是對君上。所以當然就會有重複的,就好比一個人取名字,可不就有很多重名嘛。

3樓:萬能的

桓公,孝公,穆公 這些是他們死後 群臣根據他們一生的行為而定的諡號 儒教中的諡號制度是為了約束君主的行為,讓他們有所忌諱,比如「文」,就是文治出色,「武」就是武力強盛,「幽」是闇弱

4樓:_不拋棄不放棄

公 只是個古代尊稱而且

5樓:匿名使用者

周代實行五等爵位制,分為公、候、伯、子、男。

諸候國國君活著的時候按其實際爵位稱呼,死後,一般會給他升一級,但到後來大多數國君死後都追尊為公。

另外,古代帝王將相死後一般都有會有朝遷相關機構給議定一個諡號,來概括他的一生。

春秋戰國時期,如果某位國君的諡號為「桓」,那麼就稱他為桓公、桓候等。不同的國家的國君諡號可能相同,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桓公、孝公、穆公什麼的。一般加上其國別名稱來示區別。

有些情況下,同一個國家前後可能會有兩位諡號相同的國君。如果秦國就有兩個獻公。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王在多是稱公,如秦穆公,但楚王為什麼都稱王,如楚莊王、楚懷王?

6樓:9點說史

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爵位多為周王分封世襲而來,爵為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其中公爵的爵位最高、分封土地最多、實力最強,所以公爵們才有能力相互吞併壯大,出現了五霸七雄。

戰國時期隨著王室的沒落,諸侯勢力的壯大,實力雄厚的公爵們開始自我膨脹,公爵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野心與虛榮心,公爵的權利已經滿足不了屬下們的名利心,所以公爵們開始「相王」,也就是稱王。

稱王是合法的,有周天子賜胙肉為祝賀,也是無奈之舉,戰國中後期,各諸侯國開始陸續稱王。秦孝公以商鞅變法強秦,成為了秦國最後一個「公」,其子,繼承大業,使秦國進一步強大,在龍門稱王,史稱秦惠文王。

王是統治者稱號的下等,進一步表彰自己豐功偉績、虛榮心與膨脹心的話,還有「帝」、「皇」。並不是秦始皇憑空編造出來的。齊緡王的王號是繼承他祖輩,馬陵之戰後齊國君稱王,號齊威王。

緡王與秦昭襄王曾經互稱「帝」。其實是秦昭王的驕兵之計,使齊緡王膨脹,導致五國滅齊。

擴充套件資料

周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依據《孟子.萬章篇》所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廢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實行郡縣制,出現了有別於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徹侯、君等。這些新設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有些可世襲。

文獻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準確,學者尚存異議。但參照甲骨、金文資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詳,商制細節難明,只有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稱與爵序。

7樓:徵鴻視野

春秋戰國大部分時期也屬於東周的大部分時期,在東周沒有被秦昭襄王所滅之前,各諸侯國都是以周王為聖主。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爵位多為周王分封世襲而來,爵為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其中公爵的爵位最高、分封土地最多、實力最強,所以公爵們才有能力相互吞併壯大,出現了五霸七雄。戰國時期隨著王室的沒落,諸侯勢力的壯大,實力雄厚的公爵們開始自我膨脹,公爵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野心與虛榮心,公爵的權利已經滿足不了屬下們的名利心,所以公爵們開始「相王」,也就是稱王。

稱王是合法的,有周天子賜胙肉為祝賀,也是無奈之舉,戰國中後期,各諸侯國開始陸續稱王。秦孝公以商鞅變法強秦,成為了秦國最後一個「公」,其子,繼承大業,使秦國進一步強大,在龍門稱王,史稱秦惠文王。王是統治者稱號的下等,進一步表彰自己豐功偉績、虛榮心與膨脹心的話,還有「帝」、「皇」。

並不是秦始皇憑空編造出來的。齊緡王的王號是繼承他祖輩,馬陵之戰後齊國君稱王,號齊威王。緡王與秦昭襄王曾經互稱「帝」。

其實是秦昭王的驕兵之計,使齊緡王膨脹,導致五國滅齊。

8樓:匿名使用者

周代還沒有「皇帝」這個稱謂,到了秦始皇才有皇帝的稱呼,最高統治者是周王,下屬的諸侯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領地稱為「國」。如魯地,最早封給周公,其子孫世襲為公爵,稱號就是「魯x公」,封地是「公國」。而蔡叔度的其子孫世襲為侯爵,稱號就是「蔡x侯」,封地為侯國。

姜子牙的封地是齊,因此姜姓、姬姓便是當時的國姓。

到了春秋時期周王統治力下降,有實力的諸侯都自稱或是被稱作「公」,周王也無可奈何。到了戰國時代,周王基本已名存實亡,各個諸侯也先後稱王,儼然與周王平起平坐了。

無論「公」還是「王」,都是對一國之君的稱謂,區別在於「齊桓公、晉文公」這些是春秋時期的君主,而「燕王」則為戰國了。

惟一一個例外是楚國,由於當時楚國處於南方偏遠之地,周王朝勢力鞭長莫及,早在西周的時候便開始稱王。

9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時,天下只一個王——周天子。其他的按地位,分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爵。

西周完了,都城東遷後,為東周(春秋+戰國)。此時周的勢力名存實亡,他下面的諸侯國有的實力強的開始自己封自己為「王」,老大周天子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國力已經不行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秦國一開始國力並不強,而且地處偏西,穆公可能也就比較低調,不稱自己為王,實際與王無異。

而一個諸侯國一旦有一個叫王了,他的子孫,即使國力後來變弱了,也叫「王」,門面嘛~比如楚莊王到楚懷王。

齊桓公實力也強,春秋五霸之一,他沒好意思叫王,但到後來比他若的諸侯都稱王了,他的子孫自然也稱王了,比如齊宣王齊緡王~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前期,周王室雖然勢力不如從前,但大家都還認同周天子,天子在名義上還是天下的共主(雖然實力可能還不如下面的諸侯)。等到下面的諸侯國勢力超過了周王室,野心就開始膨脹起來。最囂張的就是那個楚莊王,居然問周使王孫滿周廟裡鼎的重量,周王室的地位和威望已經跌至谷底。

到最後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大的諸侯國都比他強,憑什麼還認他當王。於是,大小諸侯國紛紛稱王。

孔子斥為「禮壞樂崩」。到了公元256年,秦國索性把周王室也給滅了,至此周朝滅亡。

後來大家都稱王,整天你攻我伐,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自稱為皇帝,王的級別才降低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公是天子賜的爵位,春秋的時候周天子還有一些威信,各諸侯還顧忌個名義,都不敢稱王,稱王就是造反,所以只能接受低於天子一級的爵位公,進入戰國以後,周天子的威信幾乎沒有了,各個諸侯就開始稱自己為王了,比如齊威王,燕昭王,魏惠王等等,楚國比較囂張,春秋時就率先稱王,所以春秋時中原強國都打壓它,因為它名不正言不順。當然還有吳越,都稱自己吳王越王,一開始也是沒得到中原各國承認的。

12樓:仗貳和尚

楚是自封為王,其他的都是周王封的

公是公爵,就是公侯伯子男

13樓:匿名使用者

公,諸侯大國!僅次於天子,當時雖說諸侯實力大增,成為當時或一方之強!但仍尊天子。王,實際上是霸王之意!實力超群,傲視其它諸侯,問鼎天子!為一方或當世之霸!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不已的原因是什麼

14樓:悠行專用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不已的原因是為了自身國家的發展壯大。

由於周室王權日趨式微,各諸侯國內則篡弒迭生,外則互相兼併,加上夷蠻、戎狄等異族時常侵擾中原,全國局勢非常紊亂。一些勢力強大的諸侯,不僅想吞併小柄,而且想取代天子的地位;但在列國競爭之下,一時無法君臨全國,只得稱霸諸侯,而為中原諸侯的盟主,並得到周天子的承認。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於經傳者有一百七十多國,但其中會盟、征伐事蹟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齊國、魯國、楚國、秦國、晉國、宋國、衛國、燕國、陳國、曹國、蔡國、鄭國、吳國、越國等十數國。

在春秋時期,先後參與爭霸的著名諸侯有五個,史稱「春秋五霸」。五霸的一般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並未能稱霸,而秦穆公僅霸西戎。

同時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兩國,於是對「五霸」,其說不一。

諸侯爭霸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說,五霸的一般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並未能稱霸,而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於是對「五霸」,其說不一。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國君的名字都是根據什麼來取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統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取的稱號 ……根據他們生平的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生前善惡,一般是朝廷追諡 叫「諡號」……典型的比如「哀公」,說明他早年去逝了 被刺殺之類的

16樓:一寸哥

秦孝公,秦穆公,齊威王,燕昭王這些都是諡號,是由大臣們根據他們活著時候的表現取的,比如秦孝公的孝字是因為秦孝公開創了秦國強盛的局面,因其「開基肇業」之功,所以將其諡號定為「孝」的。

17樓:冀城

這些都是諡號,也就是這些國君死了之後追封的。前面的那個字是國家,後面的那個字是諡號。這些諡號是根據這些國君的生平表現來追封的。

當然了,諡號有好有壞,不如「厲,哀,」都是不好的諡號,而你說的這幾個都是明君。「穆」的意思是:佈德執義,德政應和,也就是說這位君王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為。

「威」的意思是:強毅執政,德威可畏,是說這位君王在執政上很果敢,很有威望。「昭」的意思是:

聖聞周達,明德有功。也就是說這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18樓:存於未知時代

分得屬國名字,本身就規定好的,然後加字號

請問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各個諸侯國的語言與文化相同嗎?與今天世界各國的情況有本質的區別嗎

你這個問題太大了,春秋戰國幾百年時間,一個國家的差距都很大。語言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春秋的重耳,戰國的蘇秦都是跑過天下的,不可能去一個地方學一種語言。但肯定是有方言的,類似什麼上海話啊北京話啊。文化業必然不同,這主要和地理環境以及歷史有一定關係把。齊國人沿海,有很多鹽商,所以重商 魯人重禮 秦人尚武,...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繼變法的主要目的是

繼潤 主要目的是強國富民。變法,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變革。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變法事件有 魏國的李悝變法 楚國的吳起變法 齊國鄒忌的改革 韓國的申不害變法 秦國的商鞅變法 宋朝的王安石變法 清朝的戊戌變法等。 比較春秋改革和戰國變法的不同,並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 不同 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國強兵...

春秋戰國時期的爵位問題,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國君剛開始爵位很低到

您所指的平原君 信陵君 春申君 被統稱為 戰國四公子 春申君 姓黃名歇,楚頃襄王之弟 王族 信陵君 名魏無忌 魏國的魏昭王少子 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 王族 平原君 姓趙名勝,是趙惠文王之弟 王族 孟嘗君 姓田名文,他的父親父叫靖郭君田嬰 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 庶弟弟 王族 四公子的全部是王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