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的人選問題是學者和歷史愛好者至今仍在討論的問題。
如果按照通行的說法,五霸有兩個版本:
一: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所以按照通行版本,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
2樓:況媚裴桐華
在管仲的輔佐下,進行改革,又打"尊王攘夷"旗號,齊桓公首先稱霸春秋!
3樓:為逛吧服務
齊桓公,齊國最先問鼎中原
齊桓公(前716-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
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5],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春秋五霸分別是誰?最先稱霸是誰?
4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最先稱霸是:齊桓公。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春秋五霸」並不是勢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晉國在整個春秋歷史上維持了百年之久的霸業(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
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中原。尤其是晉文公玄孫晉悼公政治韜略過於出眾,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算是晉國霸業的最高巔峰。
2、鄭、宋、秦、吳、越構建的區域霸權其規模、影響、成就難以與齊桓、晉文、晉悼、楚莊相提並論。
3、完成諸侯會盟這一重大稱霸標誌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多個諸侯,遠遠超過五霸的名額。其中僅晉國就稱霸百年,會盟多次,幾乎獨佔五霸名額;而夫差最終還被勾踐滅國。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時期名稱起源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
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
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5樓:一k先生
關於春秋時期春秋五霸的說法,具體是指哪五霸在歷史上實際上是存在分歧的,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齊桓公位居五霸之首都是沒有懸念的,那麼齊桓公主要做了哪些事情呢?
1.九合諸侯。齊桓公,字小白,在繼位之後,重用管仲為相,創造性地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這跟後世三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有了尊王攘夷的口號,齊國就可以以周天子的名義行事,首先滅掉不聽從自己的國家,其他諸侯也不能說什麼。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一週天子的名義,發出「北杏會盟」的命令,如果來參加會盟的諸侯意味著在事實上已經認可了齊桓公的地位,如果不來參與會盟,齊桓公就可以以忤逆周天為藉口出兵討伐。
雖然出兵的理由冠冕堂皇,可實際上還是屬於春秋無義戰。
2.葵丘會盟。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召集諸侯會盟,在這次會盟當中周襄王派宰孔賜給了齊桓公祭祀用的胙肉,還有天子車馬和彤矢弓,這在事實上已經認可了齊桓公的地位,在葵丘大會上,齊桓公主持諸侯各國制定了共同遵守的盟約,說明齊桓公也具備了周天子統一號召的權力,這也必然導致從這兒開始周天子的權力加速隕落,最後完全失去對各諸侯國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自葵丘會盟之後,齊桓公的影響力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6樓:匿名使用者
從公元前七七o年到前四七六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歷史上把先後稱溺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歷史上,對「春秋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齊桓公是公元前六八五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經濟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
由於齊桓公率兵擊退戎族、狄族的進攻,又率齊、魯、宋等八國之師破蔡伐楚,阻止楚軍北進,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六五一年,他大會諸侯於葵臣(今河南考城),訂立盟約,成為中原第-個霸主。
接著稱霸的是晉文公。公元前六三三年,楚成於率領楚、鄭、陳等園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
晉文公採納了部下的正確意見。爭取了齊國和泰國參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後,又改善了晉同曹、衛的關係,孤立了楚國。
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於宰相)子玉大怒,發兵進攻晉軍。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不同時期五個大國強國的主君,在不同史籍中這五人名單有不同的版本。如果以《史記》作為最權威版本,就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其他各個版本則認為鄭莊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都有名列前五的資格。但迄今所有的「五霸」版本,齊桓公都無一例外名列首位,因為他憑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實績,坐穩了「春秋首霸」的位子。
8樓:匿名使用者
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
-齊桓公姜小白(任用管仲為相,推進國家科技並促進改革)-晉文公姬重耳(勤王,解救宋國,擊敗曹、衛國,城濮之戰大勝楚國)-楚莊王熊侶(收了很多附庸國,並且大勝晉軍)-吳王闔閭(在伍子胥的帶領下攻破楚國都城)-越王勾踐(攻破吳國都城,滅吳國)
第二種是:
-齊桓公姜小白(任用管仲為相,推進國家科技並促進改革)-宋襄公子茲甫(率領仁義之師)
-晉文公姬重耳(勤王,解救宋國,擊敗曹、衛國,城濮之戰大勝楚國)-秦穆公贏任好(在函谷關一帶稱霸西戎)
-楚莊王熊侶(收了很多附庸國,並且大勝晉軍)兩種說法都是齊桓公先稱霸
9樓:眼裡有星星的獅子
是。春秋五霸有不同說法,主流說法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齊桓公都是春秋五霸之首。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兩個說法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五霸之首是齊桓公,字小白。
1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齊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
12樓:楚忱霄漢
齊桓公最先稱霸,因為他聽從鮑叔牙的建議,釋放管仲,並且認命他為相,管仲主張尊王攘夷,使齊桓公成為霸主,晉文公退避三舍,秦穆公,楚莊王一鳴驚人 ,宋襄公(他曾經被楚王打敗)。1齊桓公2晉文公3秦穆公4楚莊王5宋襄公
13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
14樓:大中華尋寶記專屬
「春秋五霸」分別是誰,我們來看看,帶你走進歷史
15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16樓:泡芙的小粉絲
最先稱霸是齊桓公,春秋五霸有齊桓公…ヾ(๑╹ヮ╹๑)ノ」
"春秋五霸"中,誰最先稱霸
1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中齊桓公的齊國最先稱霸。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第三個也是最小的兒子,其母為衛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
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齊國北杏(今山東聊城東)召集宋、陳、蔡、邾等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18樓:
齊桓公,齊國最先問鼎中原
齊桓公(前716-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
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5],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如有疑問,請追問,謝謝。
春秋五霸的由來?春秋五霸是誰?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 春秋 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司馬遷說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 j 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
春秋五霸名詞解釋,春秋五霸指的是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1 山頂洞人 一萬八千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新人。因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穴發現而得名,有基本完整的三個頭骨 一男二女 和其它骨骼,分屬於8個男女個體,還有動物化石及其它文化遺物。經科學測定,是晚期智人的代表,體質特徵與現代人基本相同。2 仰韶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
春秋五霸稱霸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這是比較權威的說法了,因為中國的特殊體制,所以一個君王的素質可以說就能決定本國是否能一躍成為一方霸主,這才引申出思想開闊豁達,有志之士。有才之人才能有發展的土壤,新政的主要支持者有了,就相對少了很多阻力。至於新政的直接影響那太多了,無非是從經濟,人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