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的薛道衡,怎麼得罪隋煬帝的

時間 2022-04-08 04:10:02

1樓:雪林文化

一、諷刺君王

隋煬帝登基之後薛道衡就寫了一篇文章紀念楊堅,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說楊堅怎麼怎麼厲害,但是這些文章在楊廣的眼睛裡卻變了顏色,他認為薛道衡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如此的誇讚自己的父親,就是用來諷刺自己,所以說薛道衡當時就已經被隋煬帝在心裡判了死刑。

2樓:忻燁華

薛道恆對隋煬帝的暴行看不上,並且到處宣揚自己的不滿,也不知道避諱,隋煬帝聽說後很生氣。

3樓:秋風體育

其實就是因為一句牢騷話,薛道衡覺得如果楊勇的手下高穎不死,就沒有楊廣的今天了,結果得罪了隋煬帝。

4樓:小張遊戲快報

發牢騷,因為薛道衡對於隋煬帝治理國家的理念存在著質疑,所以說「向使高穎不死,令決當久行。」因此獲罪。

隋朝詩人薛道衡的代表作 隋煬帝為什麼要逼死薛

隋代主要詩人中以哪位詩人的詩歌成就最為突出?

5樓:劉子瀠

d.楊素

他的詩在精警凝練之中,有一種勁健質樸的氣息。傳說他「詞氣巨集拔,風韻秀上」。

為什麼隋朝沒有出著名的詩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上面都沒什麼人是著名的。

只能怪隋朝太短命了,還沒養出一個大詩人就掛了。

7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詩人

江總 詞1 詩24 薛道衡 詩21 楊廣 詩43楊素 詩7 盧思道 卞斌 詩1

蔡允恭 詩1 岑德潤 詩4 陳政 詩1崔仲方 詩3 大義公主 詩1 丁六娘 詩6杜公瞻 詩1 段君彥 詩1 沸大 詩2何妥 詩6 賀若弼 詩1 弘執恭 詩4侯夫人 詩7 胡師耽 詩1 慧曉 詩1孔德紹 詩11 李德林 詩6 李巨仁 詩5李密 詩1 李孝貞 詩7 李月素 詩1劉斌 詩4 劉端 詩1 劉夢予 詩1

暗牖懸蛛網"的下一句是

8樓:羨慕寶貝

1、「暗牖懸蛛網」的下一句是:「空梁落燕泥」。

2、「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出自隋代詩人薛道衡的作品《昔昔鹽》,全文如下所示:

垂柳覆金堤, 蘼蕪葉復齊。

水溢芙蓉沼, 花飛桃李蹊。

採桑秦氏女, 織錦竇家妻。

關山別蕩子, 風月守空閨。

恆斂千金笑, 長垂雙玉啼。

盤龍隨鏡隱, 綵鳳逐帷低。

飛魂同夜鵲, 倦寢憶晨雞。

暗牖懸蛛網, 空梁落燕泥。

前年過代北, 今歲往遼西。

3、該詩大意:

絲絲垂柳低垂,輕輕覆蓋在金黃色的堤岸上。又是濃濃夏日,蘼蕪的葉子又變得異常繁茂濃密。在美麗的荷葉映襯下顯得更加碧綠的池塘水溢位池塘外,桃李隨風而落的花瓣飄然而下,撒滿樹下的路。

思婦長得如採桑的羅敷般貌美,她對丈夫的思念情懷像織錦的竇家妻那樣真切。丈夫已去關山之外,思婦則在風月之夜獨守空閨。獨處閨中,她常收斂笑容,整日流淚。

遊子不在的日子她無心打扮,用不著鏡子,銅鏡背面所刻的龍紋因鏡子不用也被藏在匣中。思婦懶得整理房間,鳳形花紋的帷帳不上鉤而長垂。思婦因思念丈夫神魂不定,夜裡睡不著,就像夜鵲見月驚起而神魂不定,也像晨雞那樣早起不睡。

丈夫久行不歸,思婦的住屋也漸漸蕭條破落。她居住的房屋內窗戶昏暗,到處滿懸著一張一張的蜘蛛網;空廢的屋樑上,剝落著一塊一塊的燕巢泥。丈夫征戍行蹤不定,前年還在代州,而今卻在遼西。

一去從此便再無訊息,何時才能聽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

4、薛道衡(540~609) 隋代詩人。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

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後,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

後為煬帝所殺。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

今存《薛司隸集》1卷。

女詩人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是誰,古代詩人中 文學 詩詞 成就最高的應該是誰

北牧有魚 平時我們見得最多的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漢族,濟南章丘人,婉約派代表詞人。有 易安居士文寞 等著作傳世。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 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李清照對詩 詞 散文 書法 繪畫 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她的詞委婉 清新 感情真摯。其...

趙構的藝術成就,古代帝王的最高藝術成就是什麼?

胸徽中應該是一個藝術天才。哎,他在政治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絕對在。你屬方面可以說是一個。天才。南宋的高宗皇帝趙構書法怎麼樣 宋朝重文抑武大家都清楚,還出了書畫大家皇帝宋徽宗趙佶,可以說趙宋皇室都不缺少文藝細胞。做為金滅北宋後的第一位皇帝趙構的書法功底如何呢,趙構精於書法,善真 行 草書,筆法灑脫婉麗...

唐朝藝術成就有哪些,唐代的藝術成就

寒益 唐代書法 在書法發展史上,唐代是晉代以後的又一高峰,此時,在真 行 草 篆 隸各體書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家,真書 草書的影響最甚。真書的書家大多脫胎於王羲之,但又兼魏晉以來的墨跡與碑帖的雙重傳統,漸王家書派中脫穎而出,風格轉呈嚴謹雄健 法度森整。行草書家特別是草書家的風格走向飛動飄逸。隸篆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