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奶瓶君
赤壁之戰雙方實際參戰兵力: a、曹操給孫權的信說:「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這個八十萬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而周瑜所分析的。
二。十。三、四萬的數量是比較接近事實的。 《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
這個「數十萬」,筆者的理解是二十萬以上。 同時還有僕從國的部分兵力:《三國志·曹操傳》記載:
益州牧劉璋始受徵役,遣兵給軍。《三國志·劉璋傳》記載:璋復遣別駕從事蜀郡張肅送叟兵三百人並雜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肅為廣漢太守。
b、這個時期劉備的兵力可以參考《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語:「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但這個說法明顯是為了同盟提高自己的身份,獲得同等的待遇提出的,所以其水分不小。
三國志·魯肅傳引吳書》記載魯肅語: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 連「一校」兵都不夠,可見當時劉備確實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江表傳》記載:劉備「將二千人與羽、飛俱,未肯系瑜,蓋為進退之計也。」 那麼劉備的兵力籠統來說就是最多一萬人。
c、孫權給周瑜的兵力倒是有明確記載:《三國志·周瑜傳》記載:「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江表傳》記載孫權語: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公便在前發。 也就是說,赤壁之戰是曹操的二十餘萬大軍對孫劉聯軍五萬人。
2樓:嘎專咯
從曹操南征到引軍敗走近半年的時間,而赤壁之戰持續則一個多月,這次戰役周瑜以三萬精銳大敗曹操十餘萬大軍,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而曹操失去統一的機會,三國鼎立的局面拉開 赤壁之戰是曹操的二十多萬大軍對孫劉聯軍不足五萬人。
3樓:不只是道具
曹操收服了袁紹的部隊,又收服了青州兵,南下又降伏荊州水軍,再加上原先自己的一部分軍隊,大概25-30w.
4樓:米飯
曹操83萬大軍 為了孫權來降,詐稱100萬。 孫劉聯軍,以5水軍破了曹操。算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
5樓:司翰
曹操帶水軍8萬陸軍20萬孫劉聯軍水軍11萬。
正史中赤壁之戰曹操帶了五千人
具體數目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你要是細細分析,你會發現,八十萬根本不可能。在三國時期,像洛陽,長安這樣的城市人口也就一百萬左右。而當時,全國也就幾千萬人。曹操去打孫權,不可能把兵都帶出去的,能帶一半就不錯了。古時候,徵兵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養活這些士兵。打仗時,還要考慮糧草運輸問題。一萬人出征一個月,...
赤壁之戰曹操曾經說的一句詩是,赤壁之戰曹操吟誦的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戰勝袁紹,而赤壁之戰中曹操又被孫劉聯軍大敗
其實2戰都有個共同的特點,以少勝多!第一戰 官渡之戰,其實說實話許攸很關鍵,許攸的叛變多少證明了袁紹的狂妄,自以為自己佔絕對優勢就什麼都不怕了 就連自己的謀士也不要了!而曹操卻抓住了許攸這個救命稻草,夜襲烏巢,遇到個守將也無能,大戰在即居然喝酒!還有就是荀彧的建議 一定要堅持!如果曹操當時半路放棄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