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公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裡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2樓:冉
鄭和的祖父和父親都去過阿拉伯伯朝聖地,他們與阿拉伯商人有過接觸,瞭解當地的條件風俗和商業條件,和在戰勝困難的戰鬥中表現了卓越的軍事能力和指揮能力,有豐富的戰鬥經驗。
3樓:格格小魯特麼麼
鄭和在朱棣登基之後,因為在靖難之變中為朱棣立下戰功所以深得朱棣的信任,朱棣不但給鄭和賜「鄭」姓,還因為有功勞被公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在明朝的時候太監其實是一種官職,和我們在清宮劇中看到的太監完全是兩回事,鄭和非常的有謀略,熟知兵法,為了向海外的國家展現明朝的實力,鄭和被授命帶領船隊下西洋。
4樓:尕軋
那是因為他從小就學習航海技術,所以對於方向這樣的辨別是比較清楚的,而且太監在那個時候也是皇帝身邊最信任的人。
古代太監是下人,那為何鄭和還會被委任「下西洋」的重任?
5樓:撲苒悠水身
我認為這是出於當時政策經濟的衝擊之下,他的目的是通過經濟**和文化交流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情況。
6樓:番茄味雞腿堡
因為對方受到皇帝的信任,在明朝的時候太監也是擁有著權力的,並且權力是比較大的。
7樓:愚喬啊
正因為鄭和是乙個太監,所以要向世人宣佈,我們國家的乙個太監都比你們任何人強。以此來證明國力很強。
鄭和下西洋用的是什麼船啊?
8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 陶瓷 茶葉 銅炮也帶了 裝備**。
9樓:匿名使用者
你豬啊,當然是木船!
鄭和下西洋船隊最後回來了嗎
10樓:趙大師是文科生
鄭和七下西洋時死在了最後一回 沒有回來。
11樓:匿名使用者
可惜回來後就閉關鎖國了。
鄭和下西洋是哪一年 鄭和下西洋是什麼時候
鄭和下西洋是哪一年?鄭和下西洋是1405年。鄭和下西洋的首次航行始於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1433年,共計七次。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彭...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任何歷史意義
鄭和先後七下西洋,沿途經過南洋 印度洋,最遠到達了非洲東岸的紅海。途中經歷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此舉弘揚了大明國威,與海外諸多國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構建和諧世界應借鑑其平等友好的處事理念。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元氣小小肉丸 1 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2 廣泛的傳播了中華文明 3 把中國同亞非國家之間的...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明朝國威 壟斷海洋 永樂皇帝是想以朝貢 取代其他一切形式的海洋 耀武揚威只是想壟斷所有海洋 的手段。當時的東南海洋沒有任何政治威脅,海洋 的巨大利益,使得雄心勃勃的永樂皇帝想獨佔好處。永樂皇帝公開違背祖制,大規模開拓海洋,又不解除禁海令,某種程度上就是想實現對海洋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