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對外戰爭勝多敗少,到底是強在什麼地方?

時間 2025-03-30 15:50:09

1樓:帳號已登出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的生活是非常美滿並且幸福的 。但是不得不說,在以前許許多多的地方都充滿著戰爭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乙個和平的年代 。那麼對於我國古代來說的話,一般對外戰爭都是勝利的,失敗的比較少,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古代的一些王朝,他們的人數也是比較多的,所以說在軍隊人數上佔領一定的優勢 。

雖然說我國古代的一些王朝是封建制度,但是不得不說那個時候這樣的乙個**集權制度是非常先進的 ,並且我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包括中國的四大發明 ,還包括各種各樣先進的** ,所以說戰鬥力也是比較強的 。另外的一點,那就是在古代訓練的強度也是比較強的,所以說士兵們的乙個戰鬥能力以及四季都是非常高漲的,所以能夠百戰百勝 。<

我國古代對外戰爭大多數都是勝多敗少 ,一定程度上還與經濟因素有關 ,因為在那個時候的王朝,他們的乙個地盤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說資源上也是非常的豐富,並且在資金的積累上也是比其他的一些小的王朝,他們的乙個資金比較多 ,所以在戰爭上佔有很大的優勢 。但是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世界格局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改變 ,並且人類之間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了一起所以說現在發生戰爭的絕對是非常小的,只可能會發生一些區域性的戰爭 。但是對於防範意識來說的話,我們也必須要警惕 ,因為世界格局是多變的,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 。

2樓:小姜愛自由

古代中國「對外」戰爭並不是勝少敗多。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這個「外」大部分終究都成了自己人。中國的強大就強大在「中國」二字一直存在,文明也從未斷絕。

3樓:匿名使用者

倖存者偏差而已,敗多勝少的那些文明都被消滅了,能存活到今天還是個完整國家的文明,全都是勝多敗少的。

4樓:大超說教育

我國古代對外戰爭勝多敗少,是強在經濟上,我國的經濟水平一直都高於其他國家的經濟水平。

5樓:雪絨花兒飄飄

當時先進的**並不是很多,我國勝在了戰術戰略上,畢竟我國有孫子兵法等許多的兵書。

6樓:樂曉江湖

主要強在政治和經濟上,縱觀我國古代對外戰爭勝的時代,大都是政治穩定、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

中國古代有哪些戰役以少勝多

7樓:小而強大老師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少勝多的戰役,以下是其中一些:

1. 赤壁之戰(208年):三國時期東吳孫權軍在周瑜、諸葛亮的策略幫助下,以少勝多地擊敗曹操的大軍。

2. 長坂坡之戰(208年):同是三國時期,關羽手握數千人馬,趁曹操追擊孫權時趁機出擊,在長坂坡上以少勝多,斬殺曹操主將夏侯惇。

3. 淝水之戰(383年):東晉劉裕領軍與南朝梁武帝蕭譽陸衍軍隊在淝轎旦水一戰,劉裕率數萬士兵,在對方數十倍的軍隊面前,採取千軍用。

十、以奇制勝的戰鬥策略,將梁軍大敗。

4. 荊州之戰(251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領兵抵禦曹魏的進攻,諸葛亮在江陵、公安等處設伏,最終成閉虛擾功地以少勝多,令曹魏大軍潰敗。

5. 襄平之戰(1177年):金朝的鐵木真領導的蒙古帝國與遼朝的耶律大石相遇,遼朝軍隊明顯劣勢,但耶律大石採用了一系列出奇制勝的策略和戰術,最終以少勝多,取得了戰鬥勝利。

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國古代歷史上還有很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這些戰役中的將領們,在軍事指揮、戰術運用等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和智慧,也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借鑑。

8樓:小小石頭子

鉅鹿之戰——西元前渣閉207年(項羽、秦軍),大敗秦軍主力、段改官渡之戰——西元200年(曹操、袁紹)如燃裂,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赤壁之戰——西元208年(曹操、孫劉聯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淝水之戰——西元383年(前秦、東晉)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對外戰勝率最高的朝代是哪乙個呢?

9樓:我是潛水蘿

對外作戰,勝率最高的應該是曹魏,戰勝過匈奴、鮮卑、高麗、烏桓等,而且獲勝率奇高無比,高達94%,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10樓:彼岸

明朝的對外勝率很高,接近80%,唐朝初期勝率也高,但是安史之亂後勝率大跌,漢朝整體也很高,清朝因為後期原因勝率幾乎墊底。

11樓:你真的好嘛

宋朝,就是因為宋朝自建國起就在不斷的經歷戰爭,北方要面對遼和西夏兩個遊牧民族的侵犯,宋朝軍隊的防守能力是十分強悍的。

12樓:你真的好嘛

元朝,那時候的元朝首領,經常帶領人們進攻外族,擴充套件疆土,武力值特別高,國外種族很害怕。

13樓:煙筠

宋朝,宋朝在古代歷史上,在建國初期,東征西討結束了自唐朝開始的五代十國。

談談我國古代對外交往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瀟瀟雨依依 1 由開放走向閉關 中國古代對外政策,總體上以開放為主,特別是明清時期以前。但是到明清時期,逐步走向閉關鎖國。變化的原因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 根本 外國侵略勢力的影響等。2 路線由陸路為主轉向海路為主 秦漢時期,對外交往的主要路線是絲綢之路 雖有海上絲綢之路但不佔主要地位 唐朝...

結合我國對外開放的過程,說明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形成經濟特區 沿海開放城市 沿海經濟開放區 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1 沿海地區先行開放 建立經濟特區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 開闢沿海經濟特區 2 逐步向內地開放 開放陸地邊境市 鎮 開放沿江和內陸省會 自治區首府城市 3 西部大開發與對外開放 4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司馬...

古代有名戰爭歷史的人物造型,古代有名戰爭歷史的人物造型資料

諸葛亮 181.4.14 234.8.28 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 今山東沂南 人,漢族,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見於 辭海 謀略家,戰略家 外交家。蜀漢丞相。諡曰忠武侯。個人資料 體態 身長八尺 約1.83米 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出自陳壽 上諸葛亮集表 見 三國志 諸葛亮傳 後附內容 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