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絲綢之路」基本形成於公元前一世紀的中國漢朝,當時的「絲綢之路」南道可西行到現在的阿富汗、烏茲別克、伊朗,最遠可到達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另一條路經過巴基斯坦、阿富汗喀布林,到達波斯灣頭;如果從喀布林南行,可以到達現在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
開鑿於3世紀的新疆克孜爾石窟寺中,現存近1萬平方米的壁畫,反映了早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軌跡。據推測,佛教從印度經「絲綢之路」傳到新疆克孜爾,再到甘肅敦煌,然後傳入中國內地。沿著「絲綢之路」留存下來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等,大多融入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如今它們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2樓:
漢武帝初年的時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漢武帝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一點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帶)的情況。他們說有一個月氏(音yuè-zhī)國,被匈奴打敗,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帶。
他們跟匈奴有仇,想要報復,就是沒有人幫助他們。
漢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邊。漢朝如果能跟月氏聯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絡,這不是等於切斷了匈奴的右胳膊嗎?
於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徵求能幹的人到月氏去聯絡。當時,誰也不知道月氏國在哪兒,也不知道有多遠。要擔負這個任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
有個年青的郎中(官名)張騫(音qiān),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首先應徵。
有他一帶頭,別的人膽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應了徵。有個在長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願意跟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帶著一百多個人出發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經過匈奴佔領的地界。張騫他們小心地走了幾天,還是被匈奴兵發現圍住了,全都做了俘虜。
匈奴人沒有殺他們,只是派人把他們分散開來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張騫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對他們管得不那麼嚴。張騫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備,騎上兩匹快馬逃了。
他們一直向西跑了幾十天,吃盡苦頭,逃出了匈奴地界,沒找到月氏,卻闖進了另一個國家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
大宛和匈奴是近鄰,當地人懂得匈奴話。張騫和堂邑父都能說匈奴話,交談起來很方便。他們見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富饒強盛的大國,這回兒聽到漢朝的使者到了,很歡迎他們,並且派人護送他們到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敗了以後,遷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國,不想再跟匈奴作戰。大月氏國王聽了張騫的話,不感興趣,但是因為張騫是個漢朝的使者,也很有禮貌地接待他。
張騫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還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許多從未見到過的東西。但是他們沒能說服大月氏國共同對付匈奴,只好回來。經過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時間,幸好匈奴發生了內亂,才逃出來回到長安。
張騫在外面足足過了十三年才回來。漢武帝認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張騫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說:「我在大夏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
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天竺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一定離開蜀地不遠。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天竺。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裡地,都沒有找到。有的被當地的部族打回來了。
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昆明,也給擋住了。漢朝的使者繞過昆明,到了滇越(在今雲南東部)。滇越國王的上代原是楚國人,已經有好幾代跟中原隔絕了。
他願意幫助張騫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間擋住,沒能過去。
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他雖然沒有找到天竺,但是結交了一個一直沒有聯絡過的滇越,也很滿意。
到了衛青、霍去病消滅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後,西域一帶許多國家看到匈奴失了勢,都不願意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和他的幾個副手,拿著漢朝的旌節,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帶著一萬多頭牛羊和**、錢幣、綢緞、布帛等禮物去結交西域。
張騫到了烏孫(在新疆境內),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送了他一份厚禮,建議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烏孫王只知道漢朝離烏孫很遠,可不知道漢朝的兵力有多少強。
他想得到漢朝的幫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烏孫君臣對共同對付匈奴這件事商議了幾天,還是決定不下來。
張騫恐怕耽誤日子,打發他的副手們帶著禮物,分別去聯絡大宛、大月氏、于闐(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闐音tián)等國。
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
這許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先送張騫回到長安,他派了幾十個人跟張騫一起到長安參觀,還帶了幾十匹高頭大馬送給漢朝。
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很高興了,又瞧見了烏孫王送的大馬,格外優待烏孫使者。
過了一年,張騫害病死了。張騫派到西域各國去的副手也陸續回到長安。副手們把到過的地方合起一算,總共到過三十六國。
打那以後,漢武帝每年都派使節去訪問西域各國,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來的使節和商人也絡繹不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過西域運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後來人們把這條路線稱作「絲綢之路」。
有那些發生在絲綢之路中的歷史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的故事:
1、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古「絲綢之路」已成為歷史,新「絲綢之路」正等著我們開闢。。。
2、張騫出使西域
在公元前168~142年,匈奴不斷對當時西漢的北部邊境形成威脅。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便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匈奴趕回漠北去。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
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
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
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3、蘇武牧羊
這個故事講了漢武帝時,蘇武被任命為使節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蘇武,並百般利誘勸他投降,蘇武寧死不屈。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飢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
單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匈奴首領只好把他送到了北海邊上去放羊,還對他說:「什麼時候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漢朝去!」蘇武來到北海,每天一邊放羊,一邊遙望前方漢朝的方向。
他撫摸著出發時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那支使節,思念家鄉親人和朝廷,就連晚上睡覺時也緊緊地把使節抱在胸前。日子一長,使節上的毛都脫落了,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杆子。
蘇武在北海邊一直度過了19年,直到匈奴與漢朝和好的時候才被釋放出來回到漢朝。當他沿著絲綢之路回到長安的那一天,長安的老百姓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手裡的那支掉光了毛的使節,都感動得流淚了。
4樓:夢的飛翔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5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 班超投筆從戎,玄奘西天取經 ,造紙術的傳播, 維吾爾族的興起 ,蒙古帝國與絲綢之路
6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
古代橫貫亞洲大陸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出現。東起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經過河西走廊(今甘肅省狹長地帶),到達敦煌,出玉門關和陽關,進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區)。
南路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進入今中亞地區,再往西,經今伊朗等國到達大秦(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地)境內。漢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
「絲綢之路」全長約7000公里,因運輸西方視同珍寶的中國絲綢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漢唐千餘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
古代橫貫亞洲大陸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出現。東起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經過河西走廊(今甘肅省狹長地帶),到達敦煌,出玉門關和陽關,進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區)。
南路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進入今中亞地區,再往西,經今伊朗等國到達大秦(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地)境內。漢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
「絲綢之路」全長約7000公里,因運輸西方視同珍寶的中國絲綢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漢唐千餘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古代橫貫亞洲大陸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出現。東起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經過河西走廊(今甘肅省狹長地帶),到達敦煌,出玉門關和陽關,進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區)。
南路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進入今中亞地區,再往西,經今伊朗等國到達大秦(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地)境內。漢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
「絲綢之路」全長約7000公里,因運輸西方視同珍寶的中國絲綢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漢唐千餘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的小故事的,絲綢之路的小故事 100字的
月似當時 絲綢之路的小故事 一 張騫出使西域 在公元前168 142年,匈奴不斷對當時西漢的北部邊境形成威脅。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便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 將匈奴趕回漠 北去。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公...
絲綢之路中的小故事,絲綢之路的小故事,簡短
羅馬人在公元前30年征服埃及後,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後遠東中國傾國力向西拓展的機遇,通過絲路的交流與 在印度 東南亞 斯里蘭卡 中國 中東 非洲和歐洲之間迅速發展。無數新奇的商品 技術與思想來是源源不斷的歐亞非三洲的各個國家。大陸之間的 溝通變得規則 有序。羅馬人很快就加入到這條商道中,從1世紀起...
絲綢之路的小故事,絲綢之路的小故事,300字
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有出使西域的張騫 這麼些感覺的確有點不好意思說好我們的人生哲理名言佳句都在家無聊就來了沒有我說過的話就是這樣吧 不能容忍自己也不是一個 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300左右 急著用 奉上bai 玄奘三藏 赴印du度 在唐王朝建立後不 zhi久,唐三藏便起dao身赴印度取版經。但此時權的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