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重頭再來
最近看《唐魯孫文集》,裡面提到另外乙個說法:說狗是無所不吃,就是不吃太燙的東西。而狗不理包子油大滷多,又熱又燙。扔到街上,狗都不理。所以稱「狗不理」。
2樓:洞爺湖x銀
狗不理包子,是中國傳統風味小吃,也是天津最富盛名的美食。但是這樣著名的小吃卻有個奇怪的名字「狗不理」,著實令人納悶。其實這個名字與它的發明者有關。
狗不理包子的發明者叫高貴友。咸豐年間,高貴友出生在河北乙個小村莊,他的父親希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生養(笑),於是給他起了個小名,喚作「狗子」。
狗子十多歲的時候去天津一家麵點鋪學藝,經過幾年的時間基本把做包子的方法全部掌握。出師後,他經營了一家包子專賣店,並且自己發明了一種包子,這種包子的餡料經過他的獨門秘方精心調製,包子皮也是用獨特的方法制成,十分美味。
包子一經推出,就掀起了一陣熱潮,十村八店的鄰里鄉親都跑來吃他的包子,使得狗子的生意十分火爆,忙的他上躥下跳,有時候客人和他說話,他都顧不上,客人就戲稱「狗子不理人」,於是久而久之叫順口了,就有了「狗不理」這個名字。
3樓:長魚夢桃
天津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天津不僅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美食更是源遠流長。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下一下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傳說以及製作方式。
狗不理包子的傳說:說到狗不理包子的來歷,那可要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那是有乙個叫高貴有的孩子,從老家來到天津找夥計幹,當時是在乙個劉姓的饅頭鋪裡當夥計。
這家鋪子主要是賣饅頭和肉包的。高貴有專門負責做包子,因為他年幼性格比較倔強,所有父母給他起了個小名叫「狗不理。」他雖人小,但是心靈手巧,做出來的包子很好吃,賣的非常快,只要來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等到他歲的時候用自己當夥計的賺得錢在碼頭附近開啟了包子鋪,由於人們叫慣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經營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狗不理包子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當時慈禧太后還吃過他做的狗不理包子呢。天津人有句俗話這樣說:
到天津不嘗一嘗狗不理」包子,等於沒有來過天津。
製作方式:純豬肉500克,麵粉800克、生薑、醬油、清水、大蔥、香油、味精少量、鹼面。
豬肉剁成肉末、放入蔥末、生薑末、味精等調料放入盆中調拌成包子餡。
包子皮用半發麵,搓成條狀,切成大小相等的塊狀,擀成10釐公尺左右的圓形包子皮。
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包捏。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6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色的菊花型,最後放入鍋中用火蒸制而成。
4樓:網友
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知「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
狗子十四歲來天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 包子,不僅是天津,也是全國聞名的傳統風味小吃。說到它的來歷,還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間,一個十四歲的叫高貴有的孩子,從武清縣楊村老家來到天津,當了劉家蒸食鋪的小夥計。這家鋪子專賣什錦蒸食和肉包,主顧大都是往來運河碼頭的船工 縴夫 小商販。高貴有在店裡專管做包子,因為他幼年性格很強,父...
天津狗不理包子因破產關門了嗎,天津狗不理包子黃了為什麼京東還賣狗玻璃包子呢?
截止2020年8月18日,天津狗不理包子沒有因為破產關門,而是轉型。狗不理在改制後,開了12家分店,主營業務也由賣包子轉變為高檔酒店的經營。如今,狗不理已走向中高階市場,高檔酒店在主營業務中的佔比非常高。在北京 天津直營的13家品牌酒樓和6家不同菜系 風味各異的花園別墅式酒樓均屬中高階餐飲,在天津僅...
狗不理包子,作為天津名小吃,你知道製作有何竅門嗎?
1.麵粉倒入麵包桶內。2.加入鹽。3.酵母用溫水化開。4.將酵母水倒入麵粉中。5.用筷子攪拌成絮狀。6.揉成光滑的麵糰開始發酵。7.五花肉切成末。8.放入薑末 醬油 精鹽 料酒攪拌均勻。9.大蔥切末。10.放入香油拌勻成油包蔥。11.將大蔥末放入肉餡中拌勻。12.將肉骨頭湯滿滿分次倒入肉餡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