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一些禮儀制度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時間 2022-02-14 04:15:08

1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的禮樂制度就是等級制度

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禮」,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目的在於維護其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當時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貫串在各種禮的舉行中,依靠各種禮的舉行來加以確立和維護。

到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於庭」,孔丘斥責說: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按禮,天子祭祖唱《雍》詩來撤除祭品,這時魯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認為這種事不該出於「三家之堂」。按禮,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於泰山,這時季孫氏「旅於泰山」,孔丘又指責他不懂禮(《論語·八佾篇》)。

卿大夫這樣「僭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禮樂制度主要用來維護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荀子·禮論篇》說: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族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所說「禮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權,先祖代表族權,君師代表君權。後來統治者以天、地、君、親、師作為禮拜的主要物件,就是根據這個理論。西周春秋時代貴族講究的禮是比較多的,有籍禮、冠禮、大搜禮、鄉飲酒禮、鄉射禮、朝禮、聘禮、祭禮、婚禮、喪禮等等。

籍禮是用來監督平民在「籍田」上從事無償的集體勞動,以維護稱為「籍」的辦法的。冠禮是授予成年貴族種種特權,以維護貴族的利益和鞏固貴族成員之間的關係。大搜禮具有軍事檢閱和軍事演習性質,起著整編軍隊、檢閱兵力和加強統治的作用。

鄉飲酒禮在於維護一鄉之內貴族的宗法制度和統治秩序。鄉射禮具有以鄉為單位的軍事訓練和軍事學習的性質。朝禮在於尊重國君的權力和地位。

聘禮在於維護貴族內部的等級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於維護神權和尊重族權。婚禮和喪禮在於維護宗法制度和族權。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農田制度的變革,「籍」的方法廢除不用,這時籍禮只是統治者用來表示關心農業生產的禮儀。由於軍隊成分和戰鬥方式的改變,原來的大搜禮就失去作用。由於地方組織的改變,鄉飲酒禮和鄉射禮的性質也不同了。

這時由於**集權政體的建立,執政者統治的需要,重視的是即位禮、朝禮、祭禮和喪禮。《荀子》的《禮論篇》著重講究祭禮和喪禮,對喪禮講得特別詳細,就是為當時的禮樂制度製造理論根據的~

2樓:羅濤等待

禮儀教化

(1)含義: 西周初期,規定了一整套合乎尊卑等級身份的,成為人們行為的基本準則.

(2)作用: 起到了維護和穩定的作用.

西周統治者注意吸取商亡的教訓,為鞏固其政權,在暴力統治人民的基礎上,進行「禮」的教育,採用暴力與禮儀教化相結合的雙重手段來達到統治人民的目的.西周的禮儀制度就是奴隸制的等級名分制度.「禮」,就是每個人只能做與自己身份相符的事,也就是絕對地「順從」,與我們今天通常說的「禮」的含義有很大的不同.

禮儀教化在當時起到維護等級制度、教化民眾、凝聚宗族、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的作用,也有利於中華民族尊老觀念、家庭觀念和親情觀念的形成.

3樓:贊贊威

西周春秋時代貴族講究的禮是比較多的籍禮是用來監督平民在「籍田」上從事無償的集體勞動,以維護稱為「籍」的辦法的。

冠禮是授予成年貴族種種特權,以維護貴族的利益和鞏固貴族成員之間的關係。

大搜禮具有軍事檢閱和軍事演習性質,起著整編軍隊、檢閱兵力和加強統治的作用。

鄉飲酒禮在於維護一鄉之內貴族的宗法制度和統治秩序。

鄉射禮具有以鄉為單位的軍事訓練和軍事學習的性質。

朝禮在於尊重國君的權力和地位。

聘禮在於維護貴族內部的等級和秩序。

祭祀天地和祖先在於維護神權和尊重族權。

婚禮和喪禮在於維護宗法制度和族權.

西周的禮樂制度在具體內容方面有哪些規定

4樓:米奇

西周的禮樂制度就是等級制度

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禮」,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目的在於維護其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當時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貫串在各種禮的舉行中,依靠各種禮的舉行來加以確立和維護。

到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於庭」,孔丘斥責說: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按禮,天子祭祖唱《雍》詩來撤除祭品,這時魯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認為這種事不該出於「三家之堂」。按禮,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於泰山,這時季孫氏「旅於泰山」,孔丘又指責他不懂禮(《論語·八佾篇》)。

卿大夫這樣「僭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禮樂制度主要用來維護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荀子·禮論篇》說: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族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所說「禮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權,先祖代表族權,君師代表君權。後來統治者以天、地、君、親、師作為禮拜的主要物件,就是根據這個理論。西周春秋時代貴族講究的禮是比較多的,有籍禮、冠禮、大搜禮、鄉飲酒禮、鄉射禮、朝禮、聘禮、祭禮、婚禮、喪禮等等。

籍禮是用來監督平民在「籍田」上從事無償的集體勞動,以維護稱為「籍」的辦法的。冠禮是授予成年貴族種種特權,以維護貴族的利益和鞏固貴族成員之間的關係。大搜禮具有軍事檢閱和軍事演習性質,起著整編軍隊、檢閱兵力和加強統治的作用。

鄉飲酒禮在於維護一鄉之內貴族的宗法制度和統治秩序。鄉射禮具有以鄉為單位的軍事訓練和軍事學習的性質。朝禮在於尊重國君的權力和地位。

聘禮在於維護貴族內部的等級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於維護神權和尊重族權。婚禮和喪禮在於維護宗法制度和族權。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農田制度的變革,「籍」的方法廢除不用,這時籍禮只是統治者用來表示關心農業生產的禮儀。由於軍隊成分和戰鬥方式的改變,原來的大搜禮就失去作用。由於地方組織的改變,鄉飲酒禮和鄉射禮的性質也不同了。

這時由於**集權政體的建立,執政者統治的需要,重視的是即位禮、朝禮、祭禮和喪禮。《荀子》的《禮論篇》著重講究祭禮和喪禮,對喪禮講得特別詳細,就是為當時的禮樂制度製造理論根據的。

西周的禮樂制度是什麼啊?

舉出夏商禮儀制度的具體規定

5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西周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以青銅文明為代表,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

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特點:規模 大、品種多、工藝精),商周時代是我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中原地區的青銅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銅文化的代表有舉世 聞名的「三星堆」文化。

我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商代時「五穀」已齊備

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周時代燦爛的奴隸制文明 ——青銅文明

知識點拓展

1、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那時候,農業上以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

2、於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 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國古代稻、黍、粟、麥、豆被稱為五穀。

時期 青銅器鑄造情況

原始社會晚期 出現青銅器

夏 朝 青銅器種類逐漸增多

商 朝 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西 周 青銅器種類更豐富,大量用於祭祀

西周主要實行哪些制度?大致內容如何?

西周時確立的分封制不是封建制度是奴隸制,真正的封建卻在戰國時候開始,而封建的意思不是封土建邦嗎

不會打 春秋晚期,由於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一些人將新開墾出來的田地變為私有家產,成為新興的地主。而封建的代表就是出現地主階級,在戰國時期,買賣土地在秦國商鞅變法中合法化,也就意味著從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而春秋時期,則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推進的一個過渡階段,西周建立的是分封制 王都...

泡茶的基本禮儀,泡茶的一些禮儀

坐著烏龜去游泳 1 一般,斟茶的時候,不能斟太滿,這是不禮貌的。因為茶是熱的,斟滿了,茶杯會很熱,容易燙到客人的手,給客人造成不便。平時看家裡的長輩泡茶,都會倒七分滿的茶水,端給客人喝。這樣不會燙到客人。2 給客人斟茶的時候,要先給長輩斟茶,再給平輩小輩斟茶。斟茶的順序要做到先尊老後卑幼。然後對客人...

請問西方國家的一些具體餐桌禮儀,請問西方國家的一些具體餐桌禮儀

流年花憐指尖 不少人在吃西餐時,都會擔心 失禮 其實,所謂餐桌禮儀是為了讓餐膳可以不受阻礙和破壞,而得以順利流暢地進行的實用守則。謹記 整齊 清潔和保持安靜 三項原則便可無往而不利。一 宴會禮儀 1 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進餐時,應該儘可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