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米陽光婷婷
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身上的一切哪怕一根髮絲,一點**,都是父母賜予我們的。既然身體髮膚都承受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愛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是遵從孝道的開始。
出處:《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譯文: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絕不能有絲毫的損傷,愛護身體如同敬愛父母,這是遵從孝道的開始。
引證:沈鯨《易鞋記》三一:「自古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今日暫時出家,豈可把父母遺體輕棄?」
擴充套件資料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寓意:
一、做兒女的要做到健康。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的最愛,「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擔心的是兒女的健康。健康是幸福的基礎,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所以要愛惜身體,科學養生,絕不能糟蹋身體,要加強自我安全教育,時時處處注意安全。
2樓:zjc**座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
這是出自《孝經·開宗明義章》裡句子,意思是:的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順的開始。
這個『始』字,說的是從『孝經』的開始制定,它就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才是孝之終。
3樓:gangstar丶城
第一位,最重要的,最基本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是什麼意思?
4樓:米迦勒之舞
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身上的一切哪怕一根髮絲,一點**,都是父母賜予我們的。既然身體髮膚都承受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愛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是遵從孝道的開始。
出處:《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譯文: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絕不能有絲毫的損傷,愛護身體如同敬愛父母,這是遵從孝道的開始。
引證:沈鯨《易鞋記》三一:「自古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今日暫時出家,豈可把父母遺體輕棄?」
擴充套件資料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寓意:
一、做兒女的要做到健康。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的最愛,「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擔心的是兒女的健康。健康是幸福的基礎,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所以要愛惜身體,科學養生,絕不能糟蹋身體,要加強自我安全教育,時時處處注意安全。
二、做人要學會忍讓、謙慎,不可好勇鬥狠。睚眥必報,一語不合即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結果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小事鬧成大事,讓父母擔憂。
5樓:鉞乃
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予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順的開始
6樓:黑色禮服
這是出自《孝經·開宗明義章》裡德句子,意思是:的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順的開始。
7樓:人們大概不知道
就是這種迂腐的思想才導致古代解剖學遲遲僵化,發展不起來
8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身體是父母賜予的,記住是賜予,不能隨便改變你身體上的物理屬性,哪怕你要剪頭髮和刮鬍子,都要得到你父母同意才可以,這個就是最基本的孝道。
引而言之就是你不是屬於你自己的,你是屬於你父母的,所有一切有關與你的事情的決定權完全屬於你的父母,無權決定自己的事,你就是附屬於你父母的附屬品而已。
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9樓:這1站—幸福
意思是,身體四肢、毛髮、** 都是父母所賜予的,所以不敢隨便損毀 傷害 ,這都是孝順的開始,是孝順的基本
10樓:
字面意思
不多太依賴網路了
以後先思考再提問吧
11樓:來自美國眸含秋水的木棉
裡咯kkk哦咯kkk哦ok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什麼意思
12樓:薇薇vv小童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意思是:人的身體以至每一根毛髮和每一塊**,都是父母給予的,應當謹慎愛護,不敢稍有毀傷,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
1、這句話出自《孝經》,原文是:仲尼居,曾子侍。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
「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12)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2、譯文是:孔子在家裡閒坐,他的學生曾參在旁侍坐。孔子說:
「古代的聖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順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處,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麼嗎?」曾子離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說:
「學生曾參愚昧,怎麼會知道呢?」孔子說:「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這裡生髮開來。
你坐下,我現在就跟你講!
3、人的身體以至每一根毛髮和每一塊**,都是父母給予的,應當謹慎愛護,不敢稍有毀傷,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以德立身,實行大道,使美好的名聲傳揚於後世,以光耀父母,則是實行孝道的最終目標。所以實行孝道,開始於侍奉雙親,進而在侍奉君主的過程中得到發揚光大,最終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業。《詩經·大雅》說:
『常常懷念祖先的恩澤,念念不忘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德行』。」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的註釋:
1、仲尼居:仲尼,孔子的字。居,閒坐。
2、曾子侍:曾子,名參,字子輿。侍,卑者侍奉在尊者之側。
侍有坐有立,此處當為侍坐在側。邢《疏》中說:「夫子以六經設教,隨事表名,雖道由孝生,而孝綱未舉,將欲開明其道,垂之來裔。
以曾參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閒居,為之陳說。自標己字,稱仲尼居,呼參為子,稱曾子侍,建此兩句,以起師資問答之體,似若別有承受而記錄之。」
3、子:本為古代男子的通用美稱。
4、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指古代的聖德之王,如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至德,最美好、最高尚的德行,即指下文之孝行。要道,最重要的道理。
5、順:順從,使天下人心順服。
6、民用和睦:用,因而,由此。和睦,和,協調、融洽;睦,相親。
7、上下:指各種人之間。古代為等級社會,人與人之間有上下尊卑的等級區分。
8、汝:你。此處指曾參。
9、避席:離席而立。曾參本侍坐於側,因孔子問話,曾參為表示對老師的恭敬,因而起身離開坐席,站立回答。
10、不敏:敏,聰明、睿達、有智慧。不敏,為曾參自謙之詞,猶言愚鈍、魯鈍。
11、何足以知之:足,夠得上、配得上。此處為曾參自謙之詞。
邢《疏》言:「又假言,參聞夫子之說,乃避所居之席,起而對曰:『參性不聰敏,何足以知先王之至德要道之言義?
』」12、夫:發語詞。
13、德之本也:本,根本。邢《疏》言:
「此依鄭注,引其聖治章文也。言孝行最大,故為德之本也。德則至德也。
」邢《疏》雲:「《正義》曰:雲『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依王肅義,德以孝而至,道以孝而要,是道德不離於孝。
殷仲文曰:窮理之至,以一管眾為要。」
14、教之所由生也:教,指教化。邢《疏》言:
「《正義》曰:此依韋注也。案《禮記·祭義》稱曾子云『眾之本教曰孝』,《尚書》『敬敷五教』,解者謂教父以義,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
舉此,則其餘順人之教,皆可知也。」
15、復坐:復,重新。因曾參回答問話後仍然站立著,故讓其重新坐下。
16、身體髮膚:身,頭頸胸腹。體,四肢。發,身上的毛髮。膚,**。
17、受之父母:受,接受。指子女的肉體是父母給予的。
18、立身行道:立,樹立、成就。立身,樹立自身於天地之間,指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成就功名與事業。行道,實行天下的大道。
19、終:最後,老年時,或言指孝道的終極階段、最高要求。
20、大雅:下引詩句《詩經·大雅·文王》。《文王》為大雅中的一首詩歌。
21、無念爾祖:無,發聲詞,無義。念,想念。爾祖,你的先祖。
22、聿修厥德:聿,語助詞。厥,代詞,其,指文王。
13樓:長纓在手
我們的身體毛髮**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
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書共分18章。
14樓:歃血煞星
論語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15樓:yidi怡迪
這是出自《孝經·開宗明義章》裡德句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的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順的開始。
16樓:空氣鳳梨小能手
身上的**,頭髮是父母給的,自己不能毀壞,(故人不剪頭髮)。這是孝順最起碼的一點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什麼意思
17樓:長纓在手
我們的身體毛髮**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
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書共分18章。
18樓:蔣韋朋俊雄
意思是:我們的身體、頭髮等都是父母給予的,一定要愛惜,不能隨便傷害,這是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古代,頭髮是不可以隨便剪的,就是這個原因)
19樓:天智v光雪
意思是:人的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順的開始。
20樓:yidi怡迪
這是出自《孝經·開宗明義章》裡德句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的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順的開始。
21樓:一老夫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源自《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釋義:孔子說:「孝這個事情,是道德的根本,人需要教育的原因也在這裡。
請你坐下,我說給你聽。我們的身體毛髮**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全文是什麼
彭咿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 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 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 雲 ...
關於古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疑問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 理髮 一詞的,認為 頭髮 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到了漢代,就有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 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 詩 周頌 良耜 中 其...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後面是什麼啊
心靈小炎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 開宗明義章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後面是什麼啊 阿元兆奇正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