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

時間 2021-05-07 19:59:41

1樓:牙牙的弟弟

因為炎黃是中華始祖。

據說,黃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陝西。黃帝族最後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後到達今山東地區。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

九黎族活動的地區,主要在今山東、河南和安徽一帶。相傳炎帝族和九黎族為了爭奪黃河流域一塊肥沃的土地,發生了一次戰爭。炎帝族戰敗,向黃帝族求援。黃、炎兩族合併。

根據以上的神話傳說,可以看到,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步以黃帝族為主,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為是黃帝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

擴充套件資料:

1、炎帝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

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2、黃帝

黃帝(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2樓:

炎帝耕播

上古時代頻繁的遷徒,繁重的勞動,先民們疲憊不堪。為了讓部落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炎帝決心改進耕播種和種植方法。

《易經繫辭》說,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禮含文嘉》說,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講到炎帝神農製作耕播工具------耒耜(讀:li s])。

軒轅黃帝

華夏上古傳說時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生卒年份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生於壽丘,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傳說黃帝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新鄭),亦稱有熊氏。

軒轅黃帝部落由天水自西向東遷移,史載炎帝以姜水成,因有火德之瑞,故號炎帝;黃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

九黎蚩尤

中華始祖之一。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關於他的身份,有各種不同的解釋。

約在4600多年以前,黃帝戰勝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亦有人認為,蚩尤即炎帝。

也就是今天,為什麼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

3樓:丙良歧汝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遊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

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後來炎黃兩族在

阪泉(據說,阪泉在

河北懷來

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

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

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

中原文化

的代表。

炎黃二帝

就成為漢族的始祖。也被人們稱為

中華民族的始祖

。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4樓:新歡951219舊愛

炎黃子孫,也稱黃炎子孫,黃帝子孫,是中華民族的自稱,被稱為華夏兒女.

傳說中,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後來的傳說的幾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認為是黃帝的直系子孫,連蠻、夷也被納入這個系統。後世的帝王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

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等等)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

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儲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

「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也自認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這個觀念隨著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援,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溫和的改良派則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

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蠶食,包括少數民族人士[1]在內的有識之士號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在面對外國強敵侵略而處於亡國亡種的危機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在抗敵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

[2][3]在中華**時期,「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全體中國人皆為炎黃子孫已成為共識。

5樓:

中華兒女與炎黃子孫

中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黃帝子孫」)。「中華兒女」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是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群體);「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稱古已有之,其含義偏重於血緣(有共同的祖先)。一次,有些少數民族可以接受「中華兒女」之說,不願接受「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

一個民族的形成,首先是由於血緣,其次才是由於文化。在原始社會中,一群人能夠長期生活在一起,大概總是一家人、一族人。以後這個部落發展壯大了,才會接納血緣不同的人群參加。

在這個世界上數以千計大大小小的各民族之間,有些民族特別重視血緣,認為血濃於水,在血緣上有排他性,很不容易接受外來的人群參加;有些民族重視文化,只要外來者接受了我們的文化,我們就歡迎他們參加,不加排斥。中華民族在形成之處就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複合體,以後在發展中也就表現出首重文化不太計較血緣關係的特點。

正因為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具有重文化輕血緣的傳統,所以文化色彩較濃的「中華兒女」之稱比起學院色彩較濃的「炎黃子孫」之稱更容易為大家所接受。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器驤教授指出,「炎黃子孫」之說違背史實,因為中華民族是多源的,即是多源,既無共祖(共同的祖先)。「炎黃子孫」之說,既不科學,又不利於國內各民族的團結。

「炎黃子孫」之說,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聽慣了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那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始祖是黃帝,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西北的黃土高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中華文明的傳播是以發源地為中心,然後向四方輻射。簡言之,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始祖,一塊發源地,一條母親河,中華文明只有一箇中心,逐漸傳佈四方。歷史真相正是如此麼?

絕對不是。這個古史框架是由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建立起來的。當時的司馬遷也並不能暢所欲言,他明知道出生東夷的伏羲與出生南蠻的神農都比出生於西戎的黃帝歷史悠久,但是漢武帝自比黃帝,一定要以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他也只好屈從,卻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一些真實情況,希望讀者「好好深思、心知其意」,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來。

到了近代,我國的考古工作剛剛起步,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著名的歷史學家蒙文通先生就首先起來像中華民族一元論挑戰,大膽指出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中華大地上至少已有三個民族集團互爭雄長,各個集團對於創造中華文明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儒家的孔孟出生與東夷集團,道家的老莊出生於南蠻集團,中華民族並非只是炎黃二帝的子孫或者黃帝一人的子孫。

後來由於東南百越地區考古發現越來越多,中華民族的**,中華文明的起源又由過去的三分法修正為四分法。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被徹底推翻了。因此,用「炎黃子孫」或者「黃帝子孫」來代表「中華民族」是以偏概全,顯然不妥的。

6樓:子騰之怒

傳說中,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7樓:平凡_世界

炎黃二帝聯手打敗北方蚩尤部落後在黃河流域發展繁衍,可尋到的文化傳演(黃河文化)表明自炎黃之後形成逐步融合、容納各民族的中華民族,所以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

8樓:匿名使用者

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

9樓:四葉草

很牛的兩個部落首領,炎帝和黃帝的子孫

10樓:

炎黃子孫,大漢後裔,華夏遺民!

11樓:輪迴之朝朝暮暮

出自於名份,就像佛教入中土,取經的代表一定是唐人。而在唐僧取經之前,更高的一層,一定得先拿到李世民的邀請函。

………很早就有人了,但是三大天系一直在大爭,天地之主決不出來,就沒有機構有權力給人系的入體制出邀請函。

………開皇時代,天系一統於龍漢系,有天地之主開皇了。出自人系的炎帝與黃帝,卸任凡間事物後,先後獲封五方天帝之一。這算是最先入天地這個體制的人系,進入體制那一天起,就代表人族在天地正式的名份開始,所以炎帝與黃帝被定為華夏的始祖。

………漢是組成龍漢的漢,龍漢的地盤就成了中土。卸任中土凡間事物的大統領,會獲封五方天帝,所以炎帝與黃帝並不代表二個部落,他們是中土在凡間的大統領,是前任與後任的關係。

………始祖本該定一位就夠了,可能出自二個原因定成了二位。一是炎帝是仙凡結合的出身,神農氏的牛頭人身,實際是變體的龍頭人身。一是軒轅的後代,在後面的發展,成了華夏主要的存在。

………五帝中最早是伏羲,蛇尾人身和女媧一樣的,這是爬行的天系,統稱為龍的,是龍漢系組成中的龍系。華夏人族可以稱龍的傳人,但是不能把龍定為始祖。所以,伏羲能算上華夏人族的人文始祖,卻不能稱為華夏的先祖。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什麼原因

因為黃帝有熊部落族軒轅氏和炎帝部落神農氏結盟,打敗了蚩尤,統一了神州,所以身為後人的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 炎黃 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中華民族有兩個 別稱 一是 中華兒女 二是 炎黃子孫 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 黃帝子孫 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

為什麼我們習慣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

快樂無限 炎黃 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中華民族有兩個 別稱 一是 中華兒女 二是 炎黃子孫 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 黃帝子孫 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中華兒女 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

為什麼我們叫炎黃子孫,而不叫黃炎子孫

燕墨冼香卉 炎黃子孫 之說,涉及到 中華民族的起源 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聽慣了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那就是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始祖是 黃帝,中華民族的 發源地是 西北的黃土高原,黃河是我們的 母親河。中華文明的傳播是以發源地為中心,然後向 四方輻射。簡言之,就是一個 民族,一個始祖,一塊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