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栗子說社會
所處年代:春秋末期。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主要成就: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
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
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
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他竭力反對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說:「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這種一以貫之的主張,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態度中。
孔子一生遊歷豐富。他從漫長的旅遊生涯中悟出精闢的人生哲理,並形成對旅遊的獨特見解。孔子的「遊」主要有三種形式:
遊覽、遊學、遊仕。也就是說,孔子在遊中問學教學,遊中求仕入仕,遊中生情怡情,遊中悟道傳道。他的旅遊行為與修學、入仕是分不開的。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撰《春秋》。後人合稱之為《六經》。
相傳孔子作有《去魯歌》《蟪蛄歌》《龜山操》《盤操》《猗蘭操》《將歸操》《獲麟歌》等詩歌。這些詩歌多載於《樂府詩集》,可信度不高。
2樓:愛書的
所處年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
(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
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
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主要成就:
一是創立了儒家學說
二是教授了很多**
孔子一生熱衷於從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教育方面。
春秋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由貴族專職人員壟斷世襲。
孔子首創私人講學,面向社會廣泛招收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以培養從政的人才,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第一位教育家。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權的世卿世祿制,為**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在學術上傳播古典文獻,為百家爭鳴準備了傳統思想素材,這是孔子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最大貢獻。
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
所以他提出「有教無類」,只要願意上進、虛心求學,他都不加區別地接受。
孔子教育學生,首重德行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他善於採用問答方式,啟發誘導學生步步深入並自動不斷地鑽研,他本人也畢生堅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終身的教學實踐使孔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他歧視勞動人民,把他們看作不可教誨的下愚,這些都表現了貴族士大夫的階級偏見,也是對他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懷疑和否定。
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對中國封建時代的文學、藝術、教育、史學、政治理論也產生過巨大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說,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但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出於自身需要,片面地發展了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使其變成了束縛人民思想的繩索。
「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在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時,對孔子思想的保守性也進行過尖銳的抨擊。
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所處的年代和主要成就
3樓:陌陌1234水瓶
1、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時代。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3730、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2、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三國時期。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主要成就:
隆中決策;協助劉備奪取荊益和建立蜀國;安定南中,北伐曹魏。
3、鄭成功
2023年-2023年,明朝時期。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主要成就:東南抗清,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建立明鄭。
4、孫中山
2023年11月12日-2023年3月12日,**時期。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都是中華歷史中做過突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出現最早的就是孔子。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文化,則是影響了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成了歷代的正統思想。
孔子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已經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可,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孔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著名美學命題。
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他們的思想並稱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
4樓:精兵三千奈我何
孔子(春來秋時代): 開創了儒源
家學派,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提供了文化。
諸葛亮(三國時代):三分天下,提供了忠君愛國的典範。
鄭成功(明代):收復臺灣。
孫中山(**):推翻君主**統治,建立了中華**。
謝謝。望您採納哦!
5樓:讓大家一起學習
孔子是春秋時期,主要是儒學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念,還鼓勵人要多學習。諸葛亮是東漢末年,經典的三顧茅廬及草船借箭,是著名的軍事家。
鄭成功是清朝,收復臺灣。孫中山是**時期,建立**。
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他們的所處的年代和主要成就。簡單寫下來 謝謝
6樓:射手神的傳說
孔子(春秋時代): 開創了儒家學派,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提供了文化。
諸葛亮(三國時代):三分天下,提供了忠君愛國的典範。
鄭成功(明代):收復臺灣。
孫中山(**):推翻君主**統治,建立了中華**。
謝謝。望您採納哦!
孔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7樓:安靜文飛
孔子的文化成就:
①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初始人。他提專
出「仁」的學說,要求屬統治者能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後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②孔子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廣辦私學,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學生「溫故而知新」和養成老實的學習態度 。
③孔子晚年編訂了古代文化典籍《詩經》《尚書》等,還根據魯國曆史材料編成《春秋》。孔子的言行由他的**整理成《論語》一書。
在《論語》中孔子倡導:
1.有教無類:讓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進社會發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種不同的性格,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只有虛心向別人請教,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學善問,才能得到知識.
5.溫故而知新:經常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才能學好新知識.
6.不恥下問:提倡人人好學虛心求教.
7.知之為知之,不知不為不知: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做學問的基本素質.
8樓:和你
創辦儒抄
家學派 開創襲
全新教育理念
孔子主張「bai為政以德」,用道du德和zhi禮教來治理國家是
dao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即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的學術成就,孔子所處的年代和主要成就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修訂 詩 書 禮 易 等經典文獻,孔子是一個教育家 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孔子所處的年代和主要成就 孔子的成就 孔子的事蹟和取得的成就 孔子的事蹟和成就 孔子的成就在後代,他身後兩千多年的封建史主流文化均與他聯絡在一起。一種思想延續了兩千多年至今還在影響著,...
孔子成就有哪些,孔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貢獻 在政治思想方面 孔子關心人民的疾苦,他提出 仁 包含一切美德 的學說,主張 愛人 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 在教育方面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不分貴賤。...
概括孔子的教育成就,簡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孔子創辦私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先後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注意 因材施教 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 溫故而知新 第一 首創私學,實行 有教無類 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物件的範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第二 他提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