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滅欲嗎那無慾無求是什麼意思跟外界封閉嗎

時間 2021-08-30 09:05:38

1樓:冥想音主站

無慾無求,是讓大家對五欲六塵,不起貪嗔痴的妄想心。用不著封閉外界。

2樓:鏡湖知識補丁

佛教不是你想的那樣,人為什麼要學佛法,佛又是什麼意思呢,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教就是跟隨佛陀的教法覺悟自心,幫助人從煩惱的泥潭裡解脫出來,

慾望是人在這個世界種種物資吸引所產生,當人的內心為物慾所佔有的時候,有句話叫做利令智昏,人就沒有智慧,所以就煩惱,而慾望其實質是人內心的虛妄想,所以通過學習佛法來理解自己,理解這個世界,解決內心的困惑,正確的走人生路, 這所謂的無慾無求不知道你是從**聽說的,無慾無求不是佛教所講的,而是覺悟自己,從煩惱困頓中覺悟,正確的思維,正確的做事,

所謂跟外界封閉,是看個人的修行方式,有人需要清淨就遠離人群,有人需要感悟就接近人群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佛陀留下的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解決煩惱的束縛,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一點理解參考

佛教說的無慾無求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無慾無求我是這樣理解的,人沒有慾望了就沒有什麼去渴望得到的了,是一種比較平和或者帶一點消極的心態。反過來說,你想要得到的就是你所要去爭取前進的腳步。其實人類就是因為慾望才能發展到現在或者以後。

4樓:鬆至天空

什麼都不想要,不喜歡玩遊戲,不想吃好的,誰都不喜歡,通俗的講就是這個意思

5樓:賀藍媽

簡單說,佛教說的無慾無求不是拒絕和消極,而是不執著和知足,反而是快樂和積極的。

實際上,佛教只對一件事感興趣,就是洞見真理。擺脫慾望並不是佛教的終極目標,佛教的終極目標是獲得對真理的證悟。如果慾望是你洞見真理的障礙,那麼,你需要放棄慾望;如果慾望並不構成障礙,那就沒有關係。

處理慾望和情緒的過程,也是引導你洞見真理的過程。

佛教跟世俗生活並不衝突,世俗生活從來不是問題,對它的執著才是問題。假如你有1000公斤的**,但你並不執著於它,那沒有任何問題;假如你有一塊餅乾,但你的注意力都在如何守住它、不失去它,那即使只是一塊餅乾,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你太執著。

佛教真意是什麼,如何滅欲,如何拋棄貪嗔痴

照佛經說的去做,比如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就會有自己的體悟。這個可不是動動嘴巴,腦子就能達到的!慢慢在事境中練心!學佛自始至終都要記住很重要的八個字 漸次修習,剋期求證。所謂漸次修習即屈原所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之意,而剋期求證即釋迦牟尼佛當年菩提樹下 不證菩提,不起此座 之意。此八字...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我不願意別人強加在我身上的事,我也不願把它強加在別人身上。原文子貢曰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家諸人.子曰 賜也,非爾所及也.子貢說 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說 子貢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釋就是 子貢想要做的 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是子貢的...

「即今休去(放下)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是什麼意思

意思指早點放開心胸,拋棄仇恨才是正確的,不要搞得以後想要了結都不能了結 放下就放下,不可執著,如果執著了斷這個目的而求了斷,你就已經沒有辦法了斷了 一句話 無相 即今休去便休去 若覓了時無了時 只要現在能夠停下來休息,那麼就立刻停下來休息 如果要等到一切事情都辦妥時再停下來,那麼這樣的時刻永遠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