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 詩經賞析,如何賞析詩經《鹿鳴》?

時間 2021-08-30 11:23:05

1樓:已是黃昏獨愁

原文呦呦鹿鳴1,食野之苹2。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3,承筐是將4。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呦呦鹿鳴,食野之蒿6。我有嘉賓,德音孔昭7。

視民不恌8,君子是則是效9。我有旨酒10,嘉賓式燕以敖11。呦呦鹿鳴,食野之芩12。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13。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蘋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

人們待我愛貓撲.愛生活}忍樂遵照。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嬉娛任逍遙。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彈琴奏樂調,快活盡興同歡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心中樂陶陶。

註釋·1.呦(yōu)呦:鹿的叫聲。

朱熹《詩集傳》:"呦呦,聲之和也。"·2.

蘋:藾蒿。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3.簧:

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幾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氣管裝在斗子上做成的。·4.

承筐:指奉上禮品。毛傳:

"筐,篚屬,所以行幣帛也。"將:送,獻。

·5.周行(hánɡ):大道,引申為大道理。

·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7.德音:美好的品德聲譽。

孔:很。·8.

視:同"示"。恌:

同"佻"。·9.則:

法則,楷模,此作動詞。·10.旨:

甘美。·11.式:

語助詞q?同"宴"。敖:

同"遨",嬉遊。·12.芩(qín):

草名,蒿類植物。·13.湛:

深厚,毛傳:"湛,樂之久。"

【賞析】

《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朱熹《詩集傳》雲:「此燕(宴)饗賓客之詩也。

」又云「豈本為燕(宴)群臣嘉賓而作,其後乃推而用之鄉人也與?」也就是說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後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願望,說明千餘年後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閒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係,馬上就會寬鬆下來。

故《詩集傳》雲:「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然一於嚴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製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

」也就是說君臣之間限於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裡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鼓瑟吹笙」的**伴奏聲中。《詩集傳》雲:「瑟笙,燕禮所用之樂也。

」按照當時的禮儀,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禮記·鄉飲酒義》雲:「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

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

」據陳澔注,樂工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三篇終,則主人酌以獻工焉。」由此可知,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

樂譜雖早已失傳,但從詩的語言看,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奏,和悅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後段有「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悲,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可見《詩經》的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還沒有曹操那麼深刻。也許因為這是一首宴饗之樂,不容許雜以一點哀音吧。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聲中有人「承筐是將」,獻上竹筐所盛的禮物。獻禮的人,在鄉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禮記·燕義》雲:「設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為獻。

」足可為證。酒宴上獻禮饋贈的古風,即使到了今天,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然後主人又向嘉賓致辭: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主人若是君王的話,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願意聽取群臣的忠告。

詩之二章,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一步表示祝辭,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言嘉賓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當則效。」為什麼祝酒之際要說出這樣的話?

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矯正偷薄的民風。如此看來,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與首章重複,唯最後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

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則是卒章見志,將詩之主題深化。也就是說這次宴會,「非止養其體、娛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滿足口腹的需要,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自覺地為君王的統治服務。

通過《鹿鳴》這首詩的簡單分析,我們對周代宴饗之禮——包括賓主關係、宴樂概況,可以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2樓:天使換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採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青青子衿,攸攸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 我懷戀著倩影,我心傷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裡,還有什麼不高興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譯:在別的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譯:人家送我一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譯:開始還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終。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譯:手指纖纖如嫩荑,**白皙如凝脂,美麗脖頸像蝤蠐,牙如瓠籽白又齊,額頭方正眉彎細。微微一笑酒窩妙,美目顧盼眼波俏。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

譯: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人。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釹,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魏風.碩鼠)

譯:老鼠老鼠,別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從不把我顧。發誓要離開你,到那舒心地。

(這裡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干》

譯:潺潺的山澗水,深遠的南山。

如何賞析詩經《鹿鳴》?

3樓:不僅僅是左耳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野鹿呦呦不停叫,

在那野外吃青苹。

我有高貴的賓客,

相邀彈瑟又吹笙。

吹笙鼓簧悅賓客,

禮品成筐送上來。

眾位賓客關愛我,

為我指路多廣闊。

野鹿呦呦不停叫,

在那野外吃青蒿。

我有高貴的賓客,

品德高尚聲名好。

教人忠厚不輕夥,

君子循規要仿效。

我備美酒和佳餚,

賓客宴飲樂陶陶。

野鹿呦呦不停叫,

在那野外吃芩草。

我有高貴的賓客,

彈瑟奏琴勤相邀。

彈瑟奏琴勤相邀,

融洽歡欣樂盡興。

我備美酒和佳餚,

宴樂賓客心愉悅。

《賞析》

《小雅·鹿鳴》是《詩經》的「四始」詩之一,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後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願望,說明千餘年後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閒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係,馬上就會寬鬆下來。

故《詩集傳》雲:「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然一於嚴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製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

」也就是說君臣之間限於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裡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鼓瑟吹笙」的**伴奏聲中。《詩集傳》雲:「瑟笙,燕禮所用之樂也。

」按照當時的禮儀,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禮記·鄉飲酒義》雲:「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

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

」據陳澔注,樂工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三篇終,則主人酌以獻工焉。」由此可知,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

樂譜雖早已失傳,但從詩的語言看,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奏,和悅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後段有「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悲,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可見《詩經》的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還沒有曹操那麼深刻。也許因為這是一首宴饗之樂,不容許雜以一點哀音吧。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聲中有人「承筐是將」,獻上竹筐所盛的禮物。獻禮的人,在鄉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禮記·燕義》雲:「設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為獻。

」足可為證。酒宴上獻禮饋贈的古風,即使到了今天,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然後主人又向嘉賓致辭: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主人若是君王的話,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願意聽取群臣的忠告。

詩之二章,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一步表示祝辭,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言嘉賓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當則效。」祝酒之際要說出這樣的話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矯正偷薄的民風。

如此看來,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與首章重複,唯最後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則是卒章見志,將詩之主題深化。

也就是說這次宴會,「非止養其體、娛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滿足口腹的需要,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自覺地為君王的統治服務。

詩經 小雅 鹿鳴,詩經小雅鹿鳴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鹿 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 以燕樂嘉賓之心。註釋 大宴群臣賓客的詩篇。呦呦 音優 鹿...

呦呦鹿鳴的原文

夢裡心落 小雅 鹿鳴 先秦 佚名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譯文 一群小...

關於「詩經 鄴風 擊鼓」,賞析《詩經 鄴風 擊鼓》

握著你的手,和你一起白頭偕老。就這麼簡單啊。什麼深層次的意義。難道說一句我愛你,也要深層次的意義嗎?這是一種表白,一種希望。一種感動。加上前面的兩句話,是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 士兵 不願從軍征戰,心懷幽怨。想起了和自己的妻子的生死離合,山盟海誓。所以 執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