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
他的**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
"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
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
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覆**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
"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裡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
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
"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
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丟掉了禮,就要失去一切。可見孔子這裡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
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裡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2樓:山海孟姜
孔子的回答體現了儒家思想是克己復禮的思想。
3樓:
在二,孔子的回答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確實是那麼一種。事兒,如果不通過學習,永遠人都是沒有文化的人。
4樓:
在厄孔子的回答提現了主張,,,。
5樓:滿意
思想非常重要。我們國家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所以我們快要處著,手腳都離不開這個思想。
關於「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典故是什麼?
文王拘而演周易 孔子厄而著春秋 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周文王被拘禁時,把《易》的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史稱為《周易》。孔子周遊列國受到困厄而寫出了《春秋》。
7樓:鹽城崇雲
字面意思:周文王被拘禁時寫出《周易》,孔子在困境中寫下了《春秋》。這句話告訴人們:人才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8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大概是:周文王被拘禁時推演出《周易》,孔子在遭到困厄時寫下了《春秋》。
這是報任安書中的一句。寫作文是很實用!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什麼意思?出自哪兒?
孟子提出什麼主張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是的,孟子繼承仁的思想,發展成 仁政 的政治主張,發展了 性善論 和 民貴君輕 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既有 論語 則有 孟子 孔曰 成仁 孟曰 取義 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史記 說 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國家...
《論語》中有哪些語段能體現孔子的幽默?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感覺這句話體現了孔子還是比較重視朋友的,喜歡與朋友相見,不與世俗隔絕,重情重義,善於與朋友交往的人一定會是心態比較積極向上,內心幽默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這句話還是蠻能體現孔子的幽默之處的,他運用了幽默的語句,將小人和君子進行了對比,諷刺了當時的一些小人的行為個人感...
《論語孟子》分別體現了孔子 孟子的什麼思想
t阿毛 論語 中反映的是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 即忠恕之道。當然還有 禮 和 德 孟子 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學說。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 論語是仁心仁術,仁者無敵 孟子傳乘發揚光大 論是巨集觀,是基礎,是根 孟是微觀,是方法,是樹枝 從漢朝的董到明的朱,極左 到了五四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