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粽子媽媽愛整理
忠恕意思:儒家的一種倫理思想。
拼音:[ zhōng shù ]
引證解釋:儒家的一種道德規範。忠,謂盡心為人;恕,謂推己及人。
《鏡花緣》第十一回:「老兄以高貨討賤價,反說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恕之道』?」
古文釋義:老兄用高質量的貨要低賤的**,反過來說小弟只想自己,這難道不是失了推己及人嗎?
示例:我們已注意到,他的思想,彷彿取法於一切聖賢忠恕之士,認為自己首要的天職並不在於為己。
忠恕的近義詞:忠誠
拼音:[ zhōng chéng ]
意思:(對國家、人民、事業、領導、朋友等)盡心盡力
引證解釋:真心誠意,無二心。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 漢末諸葛氏分處三國,並著忠誠。」
古文釋義:漢朝末年分三國,諸葛氏對國家盡心盡力。
反義詞:變節、狡猾、滑頭、背叛、奸詐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儒家的倫理與哲學範疇 ,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併為其下定義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最早將忠恕聯絡起來的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曾子.他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他還說,「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後來朱熹也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盡己」是從自家心上發出而及於別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於別人.簡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
自此,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
4樓:匿名使用者
忠恕的意思就是忠心的對待別人,寬恕別人
5樓:匿名使用者
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
忠恕之道講了什麼道理?
6樓:
「忠恕」之道體現平等精神因此,忠恕作為行仁之方,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達到物我平等實現的一種工夫。平等,是價值意義上的平等,它的前提是個體差異性的實現。「己之所欲,施之於人」,實則是認為自己的價值高於他人的價值,高於物的價值,用自己的價值選擇來塑造人、塑造物,這就抹殺了人我、物我存在的個性差異。
這些西方學者的理解,實際表現了一種西方中心論,把西方的價值加之於非西方社會,長此以往,便會產生東西、南北甚至種族之間的衝突。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由己出發,推己及人,其關鍵,全在於一個「己」字。
儒家只要講忠恕,都在強調對「己」的限制和要求,而不是對人的要求,強調在實際接人處事待物行為中要有限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對己的要求,就是「誠」或「忠」。「推」,相當於現代意義上的「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因此,這個推己及人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消解對私己的偏執,從而保證人我、人物各在其自身的限度內有所成就的過程。經濟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可以說是當代社會的兩大潮流。在承認文化差異性的前提下實現溝通,這兩者是並行不悖的。
忠恕精神強調的,正是個性差異實現或限制前提下的溝通,它體現出一種價值平等精神。這些才是忠恕之道真正的現代意義。而對於這個原則所做的「積極」表述———「己之所欲,施之於人」,很容易導向其對差異和限制性規定的忽略。
從而助長已經給現代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
儒家仁學
儒家仁學的「一以貫之」的踐行之道即是「忠恕」。「忠」與「恕」實只一道,即二者有著相互補充、相互規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為基本。循此「一以貫之」之道,不僅可以處理好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而且「齊家、治國、平天下」亦可從中引申出來。
西方傳教士曾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誤解為次於「愛人如己」的「銀律」,而實際上它是不折不扣的「金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了「忠恕」的精神,若要走向世界和平,就須在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文化之間實行忠恕之道。若要真正解決生態環境的問題,也須實行忠恕之道。
7樓:
「忠恕」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孔子學說的核心就是「仁道」,「忠恕」是仁道的基本要求,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基本原則。
忠恕之道,是針對所有人,而不是君王一個人的。比如在家和父母妻兒之間,在單位和領導同事之間,親人朋友之間等等,都要用這個原則。
忠恕之道的現實意義
忠恕之道對於建設和諧社會,促進共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從思維角度而言,儒家的忠恕之道強調了從自己的感受進而推出自己的言論、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從而決定發生在本體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
其次,忠恕之道對構建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公民道德體系有著重要的借鑑價值,要求必須注重培養社會成員最基本的義務,以維持社會的穩定和有序,也就是何懷巨集所說的底線倫理。
8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1022521pengliu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以"行仁之方"的形式提出來的,"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行仁之方也"。"仁"是孔子及其儒學精神的核心,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之境。
只要個人將自己最容易體認的"所愛、所惡、所欲",推己及人,就可以達到"仁"的要求,這樣就為儒家的仁政理
想建造了人人可行的階梯。忠恕之道是儒家倫理思想在歷史上散發出智慧的光芒,對我們現代人培養德性、修身安已具有重要借鑑意義。作為道德修養方法的忠恕之道具有一般方**意義,但我們在繼承它的同時也需要轉化其時代內容,吸收新的道德因素,綜合古今中西,才能更好地發揮忠恕之道的新的時代作用,也才能形成適合中國現代化程序的社會的新道德體系和時代精神。
正如我們所認識到的,人類本來就是同根同源,全世界各種文化往往是彼此通融的。儒家文化講"仁愛",**教文化講"博愛",佛教文化講"慈悲",其基本精神是相通的。無論在西方的倫理還是在東方的儒家及佛教思想中,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一直被視為規範人們道德的第一準則,人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將其定義為"全球倫理原則",達成倫理觀念上"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識"。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被認為是"規則"的同義語,即被看作是可以規範普世倫理秩序的道德金律。當然,目前已有不少學者認為這一道德金律存在缺陷,應當予以修正,例如己的生活理想。
9樓:超級烈焰
忠恕之道,告訴人們的道理: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例如,今天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讓世界充滿愛」,也可以說是忠恕之道的體現。
儒家仁學的「一以貫之」的踐行之道即是「忠恕」。「忠」與「恕」實只一道,即二者有著相互補充、相互規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為基本。
關於「忠恕」之道的意涵,《論語·衛靈公》篇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觀此可知,「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孔子的「忠恕」之道中,「恕」更為基本。有了「恕」,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才是真正的「忠」。若無「恕」,將己之所欲或不欲強加於人,則其「立人」「達人」就不是真正的使人有所「立」「達」,即已不是忠了。
「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西安交大校訓是什麼意思?
10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精勤求學:精勤指專心勤勉,求學意為探求學問。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做學問,養成勤奮學習的品行,完善知識結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學無止境,終生不輟;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敦篤勵志:敦篤指敦厚篤實,勵志指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具有敦厚誠信的品德,吃苦耐勞、創新、實幹的社會責任感,成就大事的志向。
果毅力行:果毅指果敢堅毅,力行一是指竭力而行,二是指努力實踐。校訓旨在培養學生果斷堅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於改革創新,敢於拼搏,敢做敢為,戰勝困難,不怕曲折,鍥而不捨,紮紮實實,兢兢業業的事業心。
忠恕任事:忠恕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範疇,任事一是稱職,勝任所擔當的職責;二是頂事、頂用。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坦蕩胸懷,盡心為人、仁者愛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責任心、競爭力、團隊合作精神,以「為世界之光」的業績來證明自己能夠勝任各種挑戰性的工作。
11樓:匿名使用者
精勤求學: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做學問,養成勤奮學習的品行,完善知識結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學無止境,終生不輟;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或曰:
「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
敦篤勵志:交大學子嚮往的「道」就是永遠追求真理,探索科學奧祕,在藝術的林園裡施展才華,大力擴張實業,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果毅力行:校訓旨在培養學生果斷堅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於改革創新,敢於拼搏,敢做敢為,戰勝困難,不怕曲折,鍥而不捨,紮紮實實,兢兢業業的事業心。
忠恕任事: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是「仁」的具體運用,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若從時間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可以看出,2023年校訓「精勤,敦篤,果毅,忠恕」立足於教導「如何做人」,2023年校訓在繼承2023年校訓「如何做人」的基礎上,提出「求學,勵志,力行,任事」,增添了「如何做事」的內容。用稍後公佈的《校歌》來註釋《校訓》,就是要求作為一名交大人,做人永遠要謙虛勤勉,忠誠老實,果敢堅毅,寬厚愛人,心理健康,掌握與人相處的藝術。做事要永遠「求學」不止,追求「真理之花」、「性靈泉源」,煉就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不斷積累「實學」來「培國本」;要以「民族得中興」、「為世界之光」的遠大目標來「勵志」,既有世界眼光、國際意識,又能辨別是非,保護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以「青年之模楷」、「鼓舞群倫(群倫:
同類)」、「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的理念,在科學、藝術、實業等領域,以實幹、苦幹、巧幹的優異業績來身體「力行」與「任事」。
潛移默化,滴水穿石。交大《校訓》曾一度教育並薰陶了老一輩交大人,他們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人物,說明它作為交大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是經過一定的實踐檢驗的。當前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面臨的重大課題,我校決定繼承和發揚老交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優良傳統,重新頒佈2023年的《校訓》,正是尊重歷史,繼往開來的表現。
《校訓》言簡意賅,易於上口,蘊涵瞭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高尚道德情操。若與當代「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相結合,並賦予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助於營造先進的校園文化和培養學生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個性。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校訓》、《校歌》的激勵、薰陶下,「校旗飄揚,與日俱長」,新一代交大人一定能為民族復興、世界文明大添光彩。
「夫婦之道」是什麼意思,風俗的意思是什麼
夫婦之道 的意思是 指夫妻關係的真諦。或者說是指 維護夫妻關係的處世之道。風俗的意思是什麼 社會上長期形 成的通行的風尚 習慣 禮儀等 破除舊風俗,樹立新風尚。拼音 f ng s 引證 巴金 滅亡 第八章 她們問我中國底風俗,我也略略說了一點,又常常惹起她們發笑。風俗的近義詞 風尚 民俗 風俗的意思...
什麼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 詳細的
很多時候 出世也好 入世也好 最難的就是 以出世之心 經營入世的生活 最難的就是 入世的做事 出世地處事 所以最難的是 在兩者之間 達成一條中道 在兩者當中 保持一種平衡 什麼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出處 論語 庸也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
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 詳細的
中庸之道 儒家的一種主張。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中 折中 庸 平常。成語拼音 zh ng y ng zh d o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 論語 雍也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擴充套件資料成語用法 中庸之道偏正式 作主語 賓語 含貶義。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中,不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