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為什麼會自覺地遠離仕途,莊子為什麼會遠離仕途

時間 2021-09-10 19:58:22

1樓:匿名使用者

從超脫上講,他藐視一切,漠視一切,嘲弄一切,高高在上俯視一切並嗤之以鼻,他對通行的社會價值棄之如草芥。但他同時卻又充滿激情地討論一切,用詩性的語言描述一切,從而使這個世界栩栩如生,充滿人性的光輝與溫暖。他一邊判這個世界死刑,卻又一邊表現了對這個世界無比迷戀。

一邊對這個世界撇嘴表示不屑,一邊卻又盡情地展示了這個世界無處不在的生機——在他的筆下,這個世界到處都是蓬勃的生命與慾望,到處都洋溢著生之趣味。原來,莊子用他的「無端崖之辭」「荒唐之言」「謬悠之說」,構築著一個詩意的世界。這是在我們意料之外的另一個世界,這裡雲山蒼蒼,天風蕩蕩,處子綽約,嬰兒無邪。

在這裡活動的都是一些「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的高人,這是一些身上的塵垢粃糠都能陶鑄出堯舜的高人。

所以,他筆下的世界,一個是現實世界、無情的世界;一個是他「理念」中的世界、一個大情大義的世界。面對現實世界的無聊無奈,生活於其中的那些「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的人卻那麼富有激情、理想、慾望、詩意與卓犖不凡的個性——正是這兩者的強烈對比反差,顯示了人生終極的荒謬與無意義,同時又表現了人類自身的偉大與尊嚴。在這個荒寒的世界上,偏有那麼多超凡脫俗卻又激情滿懷的人物:

他們或擊缶而歌,或憑几而噓,或形為槁木,或心如死灰(而一旦死灰復燃,槁木逢春,卻又那麼熱烈紅火而欣欣向榮)。有時,他們躊躇滿志揚揚四顧,有時又或歌或哭不任其聲;有時南首而臥為高士,有時卻又拊髀雀躍做頑童。「恢恢乎遊刃有餘」(《養生主》),卻又能「不失其性命之情」(《駢拇》),「無不忘也」卻「無不有也」,「澹然無極」卻又「眾美從之」(《刻意》)。

他們如此遠離我們,卻又如此吸引我們。他們那麼無情,卻又那麼富於激情。他們那麼醜陋其形,卻又那麼美妙其神。

他們對人間那麼不屑,卻又那麼富於同情心,對人世間存有那麼多的憐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逍遙遊》),何等從容;「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又何等自信自大!

不僅是人物。動物、植物在《莊子》中一樣充滿人性,被高度人格化:令人無限景仰的大鵬,怒氣衝衝的擋車的螳螂,自得其樂的斥 ,在河中喝得肚皮溜圓的鼴鼠……如果說孔、孟、荀、韓等人的著作中多的是社會概念,充斥的是禮、仁、忠恕、君臣等社會政治語彙的話,那麼,莊子著作中多的就是這些自然意象,一派天籟。

如遍地野花,在晨風中搖曳多姿,儀態萬方,神韻天成。

2樓:prince愛仕達

在莊子眼裡,做官只能壓抑人性,讓人表面風光而扼殺人的活力,即「死為留骨而貴」,所謂富貴,無非腐肉,是高潔如鵷鶵之士應該主動放棄

莊子為什麼會遠離仕途

為什麼道教供奉三清?而不是老子,莊子,列子

香虹儲水瑤 老子莊子等只是道教之道的發現或者發明者,而不是道教之道的權威者,這麼說吧,我們崇拜上帝,但聖經肯定不是上帝寫得,我們也不信仰聖經的作者。 道德經中 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 用則分三,本則常一。老子也在嘛。上清靈寶天尊就是他了。 我是個道士 莊子是南華真人,列子是沖虛真人 老子本是太上老君...

為什麼魯迅,莊子這些大家會去批判孔聖?孔子是真聖人還是偽聖人

那是當時社會背景決定,本意不是孔子,而是想稱帝的袁世凱. 使命踐行者焦竣 魯迅乃青銅,孔子是王者,豈可互比,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不是說說而已,而真懂論語的實在太過稀少,下面這句完全能看出孔夫子和魯迅的差距 詳解 這是一個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句子,但基本上沒有人能真明白其意思。通常的解釋大致都是 不在...

人老了手不自覺地會抖是什麼情況,為什麼人老了,手會抖?

手抖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 快速的 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 恐懼 情緒激動 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隨之消失。病理性手抖,醫學上稱 震顫 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常為永久性的。主要分為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