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書籍
給你比較全的,這樣有別的句子也ok了。
《莊子 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
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
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異便。
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行殊乎俗,不多闢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
『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
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
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
2樓:飛雨灑輕塵
1.,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懂得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
2.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3.海神說:「井裡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曲之士,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為教養的束縛。
《莊子.秋水》第二段: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整段。譯文及寓意?
3樓:雪月森林
譯文:北海若說:「不可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的眼界受狹小居處的侷限;不可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因為它受到時令的侷限;不可與見識淺陋的鄉曲書生談論大道理,因為他受到了禮教的束縛。
現在你河伯從黃河兩岸間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談論一些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流流歸大海,沒有停止的時候,而大海卻並不因此而盈滿;尾閭不停地排洩海水,不知到什麼時候停止,但大海並沒有減少。
無論春天還是秋天大海水位不變,無論水災還是旱災大海沒有感覺。大海的容量超過了長江、黃河的水流,簡直不能用數字來計算。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自誇,我自認為自己列身於天地之間,接受了陰陽之氣。
我在天地之間,好比是小石塊、小樹木在高山一樣,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麼會自傲自誇?計算四海在天地這個大空間裡,不正像小小的蟻穴存在於大湖之中嗎?計算中原地區在四海之內,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糧倉之中嗎?
世間萬物數量有萬種,人不過是其中之一種;人類雖遍佈九州,但其所居之地也只佔穀食所生、舟車所通之地中的萬分之一。拿人和萬物相比,不正像一根毫毛在馬身上工樣嗎?五帝所延續的(業績),三王所爭奪的(天下),仁人志士所憂慮的(事情),以天下為己任的賢能之士為之勞苦的(目標),都不過如此而已。
伯夷以辭讓周王授予的職位而取得名聲,孔子以談說『仁』、『禮』而顯示淵博。他們這樣自我誇耀,不正像你當初因河水**而自誇一樣嗎?」
寓意: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什麼可自多的。
出處: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作者戰國莊子。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今爾出於崖涘,觀***,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
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4樓:
譯文 渤海神若說:「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侷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流出來,向大海**,才知道你的淺陋,這就可以與你談論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了。萬千條江河歸向大海,不知什麼時候停止,可它不滿盈;尾閭排洩它,不知什麼時候停止,可它不虛空;春天、秋天它沒有變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這表明它的容量超過長江、黃河的容量,不可計數。
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誇耀,因為自以為列身於天地之間,從那裡汲取陰陽之氣,我在天地裡面,猶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樣,正存有自己所見很少的想法,又怎麼會自我誇耀呢?計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間,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澤裡嗎?計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倉裡嗎?
稱事物的數量叫做『萬』,人類只是佔其中的一類;人類遍佈天下,穀物所生長的地方,車船所通達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佔其中的一千;這表明人與萬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馬體上嗎?五帝所連續統治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擔憂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賢人所勞碌的,全不過如此而已。伯夷以辭讓君王位置而博得名聲,孔子以談論天下而顯示淵博,他們這樣自我誇耀,不正象你剛才自我誇耀河水之多一樣嗎?
」 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論海,那是受空間的限制;夏蟲之所以不可以語冰,那是受時間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語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見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還排斥最高的真理。總之,人因為受到各種限制或束縛而無法聽聞大道,乃至於即使有機會聽聞大道也加以排斥,豈不聞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之語?
一個人如果自己的偏見太深,你和他講道理,白費口舌,甚至還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罵,所以就連聖人也只能「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唉,難啊,難啊。你看,河伯作了自我批評,還是被海神罵了個一無是處。
求《論語》中的幾句原話。
5樓:
其實,這幾句話的原話並非《論語》中的內容,出自《莊子.外篇.秋水》中的記載,不過這幾句話在《莊子》中的確被莊子稱為是孔子的話,其原話為:
「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人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6樓:卩丶丸子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人之初性本善。
7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 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
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
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異便。
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行殊乎俗,不多闢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
『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
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
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
莊子秋水裡的問題,《莊子秋水》原文翻譯
一 用寓言形式設喻闡述深刻哲理 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是設喻而這些比喻又是通過奔放新奇的想象和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抒寫出來的。莊子把一切自然事物 神話傳說都具體化 人格化。河伯這一神話傳說中的神便被莊子任意驅使為其觀點服務 先讓河伯因受環境和習見習聞的限制而自傲,然後讓河伯從小...
《莊子。秋水》秋水的文言文翻譯。急用。開始 惠子相樑,莊子往見之
後鑲波 惠子在樑國做宰相,莊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說 莊子來樑國,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子恐慌起來,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莊子前往看望惠子,說 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 你知道嗎?鵷 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
真假無精症的區別是什麼
上海九龍 無精症分為真假兩種,人們大多都分不清,下面來看看真假無精症的主要區別。無精根據其 可以分為真性無精和假性無精兩種。一般無臨床症狀 部分病人有前列腺炎 精囊炎 附睪炎 附睪結核等病史。部分病人有 發育不良 萎縮 附睪結節等區域性體徵和其它全身症狀。正確區分真假無精症 專家指出,男性在體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