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尋隱者不遇》古詩原文是什麼?

時間 2021-10-14 23:13:00

1樓:匿名使用者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註解】:

1、雲深:指山深雲霧濃。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賈島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提起他,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為了是用「推門」好,還是「敲門」好,他費盡心機。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賈島煉字上的工夫,其實,煉字並不能概括他詩歌創作的特點。《尋隱者不遇》信筆所之,脫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的。然而,正是這「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形成了這首詩最大的特色:

含糊其辭,妙在其中。

明白如話的詩,又怎麼會是含糊其辭呢?它的妙處又在何處呢?

除詩題外,全詩只有區區20字,卻涉及到三個人物:尋者、童子、隱者。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物件,是詩歌主要描述的人物。

可是,詩中的前兩句,寫詩人與童子的一問一答;後兩句寓問於答中,四句詩對隱者沒有一絲一毫的明確交待:其身份、氣質、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隱在詩句的背後。這不是含糊其辭嗎!

然而,正是這「含糊其辭」,給讀者留出了發揮想象的空間。只要細心地品味詩句,你不難發現隱者若即若離,時隱時現,活躍在詩句營造的畫境深處。深入一想,詩中的古鬆、白雲、青山、童子、草藥,哪一樣不與隱者有著密切的關係呢?

他身居雲山,遠離塵世,與青松做伴,與童子相依,採藥為生,濟世活人,其超凡的隱者身份,高古脫俗的氣質,閒適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辭的詩句之中,在隱隱約約的畫境深處,飄然顯現。可見,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裡行間飄忽閃現,正是「含糊其辭」的妙處。

詩人寫人物含糊其辭,表達自我感情時也頗為「含糊其辭」。按照常人的心理,尋人不遇,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裡激起情感的波瀾: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動、或悵惘。

而詩人面對「尋」而「不遇」,詩句中沒有一句明確表示情感話語,淡淡而入,淡淡而出,彷彿一切與已無關。古人云「詩言志」。志者,心聲也。

沒有詩人的感情能成為一首詩嗎?當然,詩人不是沒有感情,只是表達得「含糊」而已。

其實,詩人的內心並非古井止水,波瀾不驚。「松下問童子」,一個問字,就透露出詩人飽含仰慕之情,滿懷希望而來。而童子的「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滿懷的希望一下子墜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從沸點降至冰點。

繼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絲希望:隱者沒有遠去,或許還有見面的可能。可是「雲深不知處」又讓人迷茫:

雲海漫漫,深遠飄渺,隱者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一問一答,幾起幾伏,曲折盡情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波瀾。最後,藉助「雲深不知處」的畫面,任讀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從迷濛的畫面中,去體會詩人心中那一絲尋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這豈不是含糊之極,又清楚之至嗎?

言簡方可意長,含糊才有餘韻。所謂「含糊其辭」只是一種「含蓄」的表述手法。《尋隱者不遇》中,詩人用明白如話的詩句,表達「含糊其辭」的意象,是他苦心孤詣的追求,這或許正是這首詩成為千古傳誦的一條重要的原因吧。

2樓:扶明軒轅懋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一首小詩。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

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簡練詩作。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②,言師採藥去③。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④。[1]

註釋譯文

【註釋】

①尋:尋訪。隱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不遇:沒有見到。

②童子:小孩。這是指隱者的**。

③言:回答說。

④雲深:指山上雲霧繚繞。處:地方。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山中雲霧瀰漫,不知道他的行蹤。[2]?

3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問:你的**在山上的什麼位置?童子答:這兒的雲霧繚繞,我也不知道!

4樓:匿名使用者

賈島松下問童子: 你的師傅幹什麼去了啊?

童子答:言師採藥去。

賈島又問: 你的師傅在什麼地方採藥啊?

童子答:只在此山中。

賈島再問: 你的師傅在山上的什麼地方採藥啊?

童子答:雲深不知處

5樓:潔淨魚

1。你的師傅在哪?

我的師傅採藥去了。

2。他現在在哪?

在這大山裡。

3.你能帶我去見見他嗎?

不能,山上的雲霧太濃,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6樓:神奇小櫻

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去了?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

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

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首句從表層上說交待了作者尋訪隱者未得,於是向隱者的徒弟問尋的這一連串的過程;而深層上則暗示隱者傍鬆結茅,以鬆為友,渲染出隱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著人的層層追問,意思層層遞進,言約意賅,令人回味無窮。

《尋隱者不遇》古詩原文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尋隱者不

copy遇》

松下問童bai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du山中,雲深不zhi知處。

譯文:蒼松dao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賞析: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

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

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

尋隱者不遇 古詩

8樓:匿名使用者

1、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徒弟,他說師傅採藥去了。

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3、註釋

⑴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⑵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裡是指「隱者」的**、學生。

⑶言:回答,說。

⑷雲深:指山上的雲霧。處:行蹤,所在。

4、《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

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9樓:匿名使用者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註解】:

1、雲深:指山深雲霧濃。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賈島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提起他,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為了是用「推門」好,還是「敲門」好,他費盡心機。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賈島煉字上的工夫,其實,煉字並不能概括他詩歌創作的特點。《尋隱者不遇》信筆所之,脫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的。然而,正是這「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形成了這首詩最大的特色:

含糊其辭,妙在其中。

明白如話的詩,又怎麼會是含糊其辭呢?它的妙處又在何處呢?

除詩題外,全詩只有區區20字,卻涉及到三個人物:尋者、童子、隱者。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物件,是詩歌主要描述的人物。

可是,詩中的前兩句,寫詩人與童子的一問一答;後兩句寓問於答中,四句詩對隱者沒有一絲一毫的明確交待:其身份、氣質、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隱在詩句的背後。這不是含糊其辭嗎!

然而,正是這「含糊其辭」,給讀者留出了發揮想象的空間。只要細心地品味詩句,你不難發現隱者若即若離,時隱時現,活躍在詩句營造的畫境深處。深入一想,詩中的古鬆、白雲、青山、童子、草藥,哪一樣不與隱者有著密切的關係呢?

他身居雲山,遠離塵世,與青松做伴,與童子相依,採藥為生,濟世活人,其超凡的隱者身份,高古脫俗的氣質,閒適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辭的詩句之中,在隱隱約約的畫境深處,飄然顯現。可見,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裡行間飄忽閃現,正是「含糊其辭」的妙處。

詩人寫人物含糊其辭,表達自我感情時也頗為「含糊其辭」。按照常人的心理,尋人不遇,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裡激起情感的波瀾: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動、或悵惘。

而詩人面對「尋」而「不遇」,詩句中沒有一句明確表示情感話語,淡淡而入,淡淡而出,彷彿一切與已無關。古人云「詩言志」。志者,心聲也。

沒有詩人的感情能成為一首詩嗎?當然,詩人不是沒有感情,只是表達得「含糊」而已。

其實,詩人的內心並非古井止水,波瀾不驚。「松下問童子」,一個問字,就透露出詩人飽含仰慕之情,滿懷希望而來。而童子的「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滿懷的希望一下子墜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從沸點降至冰點。

繼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絲希望:隱者沒有遠去,或許還有見面的可能。可是「雲深不知處」又讓人迷茫:

雲海漫漫,深遠飄渺,隱者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一問一答,幾起幾伏,曲折盡情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波瀾。最後,藉助「雲深不知處」的畫面,任讀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從迷濛的畫面中,去體會詩人心中那一絲尋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這豈不是含糊之極,又清楚之至嗎?

言簡方可意長,含糊才有餘韻。所謂「含糊其辭」只是一種「含蓄」的表述手法。《尋隱者不遇》中,詩人用明白如話的詩句,表達「含糊其辭」的意象,是他苦心孤詣的追求,這或許正是這首詩成為千古傳誦的一條重要的原因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的行蹤。

宋代古詩尋隱者不遇解析,尋隱者不遇 古詩

甲昆琦 尋隱者不遇 魏野 北宋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 採芝何處未歸來,白雲遍地無人掃。註釋 隱者 隱士,處士,都是脫離塵世迴歸自然的人,從 尋真 蓬萊 兩個詞,可以推測,在這裡隱者是指所謂的仙人 真 即仙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為真人。蓬萊 又稱 蓬壺 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

尋隱者不遇的詩意,尋隱者不遇詩意是什麼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註解 1 雲深 指山深雲霧濃。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 就在這座大山裡,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評析 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

尋隱者不遇中所描繪的情景,尋隱者不遇中所描繪的情景 200字

文文 改寫 尋隱者不遇 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賈島走進山林,去拜訪自己的好朋友。高高的山上雲霧繚繞,睡了一夜的小草貪婪地吸收著甘露.小鳥唱著歌迎接著朝氣蓬勃的朝霞.山中,鬱鬱蔥蔥的大樹下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野花,像是在交談著什麼.簇擁在它們旁邊的還有一棵棵綠油油的小草。花草上爬著各種各樣的小蟲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