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有關老子(李耳)的故事,關於老子的故事,有代表性的

時間 2022-02-21 13:50:03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的故事

從字面上理解,老子就是老先生的意思,猶如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一樣。但老子這個稱呼,卻包含著一種特別的情感、一種特別的敬愛。根據古代中國人的習慣,他們只會尊稱自己的父親為老子。

如果有人膽敢在別人面前自稱老子,那就意味著一種妄自尊大和冒犯。

沒有人知道老子的真實姓名。於是,人們就像尊稱自己的父親一樣尊稱他為老子。在中國上下500年的歷史上,這種尊稱是絕無僅有的。

傳說,老子的母親姓理,理智的理,理解的理,道理的理。理氏懷胎81年,生下一個白頭髮、白眉毛、白鬍子的男孩,就感慨萬分地把他喚做老子。根據這個故事推斷,老子就不是老先生,而是老兒子的意思了。

這個傳說看似荒誕,卻寓意深刻。如果說老子象徵著人生的智慧,那麼這個傳說背後的真實故事就是:有一個女人,經過長達81年的深思,終於理解了生命的真實意義。

就好像佛教故事中的觀音菩薩一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說,觀音菩薩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終極目標問題時,她透過紛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實意義,因此超脫了一切的痛苦和厄運。

無論是理氏,還是觀音,似乎都意味著,人類必須通過一種女性的方式到達智慧。男性的方式是攻擊性的,女性的方式是接受性的。男性的方式是攻擊性的,他在思考如何攻擊,他會向著外面的世界,去追求、去奮鬥、去掠奪、去獲取。

女性的方式是接受性的,她在思考如何接受,她會守護著自己的那道門,選擇接受的物件、以及用何種方式接受。在人類的歷史上,之所以形成男人追求女人的戀愛模式和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模式,也是因為性別的特點而形成的一種自然分化。

人們常常用金子來比喻智慧的價值,然而,這種比喻卻很不恰當。你可以用攻擊性的方式去獲得金子,但你無法用攻擊性的方式去獲得智慧。智慧不是金子,它不在外面,你就算踏遍千山萬水、用盡千方百計、歷盡千辛萬苦也找不到它。

它在你的裡面,在你的心靈深處。它不是金子,它是點金術。

是的,它是神奇的點金術。當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再也不會攻擊,再也不會掠奪,你只是接受,像女人那樣溫柔地接受,像老子的母親那樣安靜地接受——然後,你要體驗、要感知,像老子一樣感知,像老子一樣關注於你的感知——就在一剎那之間,你的眼前煥然一新,生活充滿了美感,天堂進入了你的心中。

你不可能採用攻擊的方式進入天堂——恰恰相反,你應該採用接受的方式,讓天堂進入你的心中。天堂不是一個地理的地方,它是一個心理的經歷。一個懂得接受的人是豐富的,一個懂得感知的人是快樂的。

當你接受了這個世界,然後去感知它,你會看到千姿百態的美,你將生活在連續不斷的驚喜中。

花園是天堂的一種形式,山林是天堂的一種形式,海洋也是天堂的一種形式。你可以靜靜地坐在花園裡欣賞天堂的美;也可以用旅遊的方式在山林中感受美的千變萬化;還可以站在海邊、或者船甲板上,看海水翻湧,看浪花飛濺,拋珠灑玉似的飛濺出許多動態的美。你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形式的美,如果你懂得接受,懂得感知,那麼你就會發現那個天堂,那個精彩紛呈、快樂無限的天堂。

然而,你沒有采用接受的方式,以致於你無法感知它的美。你認為這個世界是醜陋的,你攻擊它,你挑戰它,你要建立一種自以為是的美。於是它就變成了你的假想敵,醜陋的、恐怖的、不可理喻的假想敵。

你的前途,你的人生,也因此變得吉凶未卜、禍福難測。於是你感到無助,你需要求助於一個智者,像老子一樣的智者。

不過,看來老子幫不上你的忙,就像我一樣幫不上你的忙。他不能幫助你打敗你的假想敵,他只能幫助你打敗你自己。可是,你怎麼能夠打敗自己呢?

你是那麼脆弱,你要變得強大起來——你不能理解老子的話,你不能心甘情願地當一個弱者。

那條難以描述的人生之路,老子稱之為「道」。他說:「道可道,非常道。」 這句話道來道去了2500多年,像繞口令一樣讓人費解。

2樓:澤皖靜楓

最有名的故事:紫氣東來

關於老子的故事,有代表性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的故事

與老子有關的成語故事

4樓:不不不是誰啊

自知之明

典故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成語解釋:自知:自己瞭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老死不相往來

典故出自:《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成語解釋:指彼此不聯絡,不交流情況。

欲取姑與

典故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成語解釋: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得暫且先給他。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暴風驟雨

典故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成語解釋: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無中生有

典故出自:《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成語解釋: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典故出自:《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成語解釋: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安居樂業

典故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成語解釋: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典故出自:《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成語解釋: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天網恢恢

典故出自:《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成語解釋: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寬廣的樣子。指天道如大網,壞人是逃不過這個網的,作惡必受到懲罰。

大巧若拙

典故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成語解釋: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有關於老子與莊子的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與儒家二家在先秦時期即同顯於世,漢魏以後又同在「三教」。儒家大師以孔子、孟子並稱,道家大師以老子、莊子並稱,二者有著一個外表上近乎平行、對稱的發展。

6樓:匿名使用者

何必說那麼大一堆?自己翻《道德經》《莊子》還有 老子和莊子是不同的 雖然常有老莊之學的一說

請問老子(李耳)有老婆嗎?

7樓:獻花五指峰

唉,老子是葛天氏之民,他的思想,怎麼能被人稱為消極呢

關於孔子拜訪老子的故事,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孔子一生曾兩次拜訪老子 老子至少要比孔子大十多歲,也比孔子出世出名的早,據說老子十六歲就在周朝為 國家圖書館館長 了。老子自幼勤學好問,十三歲就超過了師傅商容並被薦去周首都周太學深造,十六入朝為官,成就日日精進,聲名遠播。孔子這時在魯也小有名氣,招徒開壇,聽說國都裡有個大賢人老子,就帶 南宮敬叔一起...

太上老君名字叫李耳,道教的老子也叫李耳,這是為什麼啊

弭俊語 太上老君和老子是同一個人,李耳 1 約前571 前471 字伯陽,又稱老聃 d n 楚國苦縣 今河南鹿邑縣 人。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老子標準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後人稱其為 老子 古時 老 字的讀音和 李 字相同 唐皇武后封老子為太上老君,作品存世有 道德經 又...

有關於老子和道教的問題,請各位老師詳解

在梅花山講印第安語的胡蘿蔔 也許你曾聽說過 三教九流 這句俗話。三教 指儒教 道教 佛教。這是近兩千年來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影響最大的三種思想文化 三教中的道教 是中國古代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我們知道,道家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派 之一,這一派的代表是老子和莊子。道家的宇宙學說在漢代影響很大,東漢時開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