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者必有言賞析,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時間 2022-03-03 02:55:03

1樓:朝陽山人

本章談「德」與「言」、「仁」與「勇」的關係。

在孔子文化中,「德」與「仁」通常是同義詞,「為政以德」即「為政以仁」。德通常也稱為「仁德」。「言」與「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為智,孔子說: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篇》)「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子張篇》)「智」「言」相通。

實際上本章所談的就是「仁」與「智」與「勇」三者之間的關係。《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仁、勇、智,「仁」乃「全德」之謂也。「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於智者,智者高於勇者,也就是說勇不如智,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

《述而》有一段對話,表明孔子對顏淵和子路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孔子對仁者與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評價:「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乎!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無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裡,孔子讚揚了顏淵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

所以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關於「言」「德」「仁」「勇」的關係。《論語集釋》引李充說:

「甘辭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陳成敗,合連縱橫者,說客之言也。凌誇之談,多方論者,辨士之言也。

德音高合,發為明訓,聲滿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陸行而不避虎兕者,獵夫之勇也。

水行不避咬龍者,漁父之勇也。鋒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順大難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

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不仁。」

2樓:鷹之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論,有言論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評析】

這一章解釋的是言論與道德、勇敢與仁德之間的關係。這是孔子的道德哲學觀,他認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個方面,二者不能劃等號,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還要修養其他各種道德,從而成為有德之人。

【讀解】

這幾句話說來都很好理解。一個人有德行,有修養,就一定會有好的言論、好的著作傳世,可是反過來,一個有好的言論、好 的著作傳世的人卻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養。勇和仁的關係也一 樣。

一個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氣,這種勇氣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鬥狠的匹夫之勇。反過來說,一個有勇氣的人卻不一定有 仁德。

這裡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後世說「文人無行」的理論依據。一個文人,一個著名作家,他當 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卻並不一定 有好的道德修養。

這就是所謂「文人無行」的現象。

當然,說「文人無行』」並不是說所有的文人都沒有德行。這正如說「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樣。不一定有 德,也就不一定沒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況。

勇與仁的關係也是這樣,「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況存在。

從願望來說,我們當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樓:傾城低調不奢華

體現:「有教無類」的思想。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文: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卻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出處:《論語·憲問篇》

作品簡介: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4樓:瓜在丹佛

這句話體現了孔子的重視道德的中心思想

【翻譯】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卻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解讀】

本章談「德」與「言」、「仁」與「勇」的關係。

在孔子文化中,「德」與「仁」通常是同義詞,「為政以德」即「為政以仁」。德通常也稱為「仁德」。「言」與「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為智,孔子說: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篇》)「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子張篇》)「智」「言」相通。

實際上本章所談的就是「仁」與「智」與「勇」三者之間的關係。《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仁、勇、智,「仁」乃「全德」之謂也。「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於智者,智者高於勇者,也就是說勇不如智,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

《述而》有一段對話,表明孔子對顏淵和子路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孔子對仁者與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評價:「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乎!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無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裡,孔子讚揚了顏淵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

所以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關於「言」「德」「仁」「勇」的關係。《論語集釋》引李充說:

「甘辭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陳成敗,合連縱橫者,說客之言也。凌誇之談,多方論者,辨士之言也。

德音高合,發為明訓,聲滿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陸行而不避虎兕者,獵夫之勇也。

水行不避咬龍者,漁父之勇也。鋒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順大難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

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不仁。」

5樓:

簡單。德,須得有言行相配才能成其德,是故有德者必有言。但反過來,有豪言壯語類似言語者,則未必有相應的德行相匹配。

同理,仁,須得有相應的付出的勇氣勇敢才能成其仁,是故仁者必有勇,無勇成就不了其仁。反過來,有勇力勇氣,卻未必行的是仁義之事,所以勇者未必有仁。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6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論語·憲問篇》

【翻譯】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卻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解讀】

本章談「德」與「言」、「仁」與「勇」的關係。

在孔子文化中,「德」與「仁」通常是同義詞,「為政以德」即「為政以仁」。德通常也稱為「仁德」。「言」與「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為智,孔子說: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篇》)「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子張篇》)「智」「言」相通。

實際上本章所談的就是「仁」與「智」與「勇」三者之間的關係。《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仁、勇、智,「仁」乃「全德」之謂也。「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於智者,智者高於勇者,也就是說勇不如智,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

《述而》有一段對話,表明孔子對顏淵和子路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孔子對仁者與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評價:「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乎!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無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裡,孔子讚揚了顏淵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

所以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關於「言」「德」「仁」「勇」的關係。《論語集釋》引李充說:

「甘辭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陳成敗,合連縱橫者,說客之言也。凌誇之談,多方論者,辨士之言也。

德音高合,發為明訓,聲滿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陸行而不避虎兕者,獵夫之勇也。

水行不避咬龍者,漁父之勇也。鋒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順大難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

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不仁。」

7樓:郭秉菄

有良好道德的人一定要有文化知識,有文化知識的人不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

8樓:陪你看鑫

複合肥發給還沒看i一個v吧

有德者必有言,什麼,仁者必有勇什麼

9樓:嗯哼大王愛吃肉

《論語·憲問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者必有言"出自孔子那部作品

10樓:淺草含香

出自《述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乎!』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無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這裡,孔子讚揚了顏淵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

所以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關於「言」「德」「仁」「勇」的關係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傾城低調不奢華 體現 有教無類 的思想。原文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譯文 孔子說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卻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出處 論語 憲問篇 作品簡介 作者簡介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一個人光有才華還不行,必須度量寬巨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學會忍耐,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洞明世事,練達人情。與人為善,不計恩怨。有才有德,才高德昭。誠能如此,則於人於己,於國於民,有利無弊。願與諸君共勉之!求翻譯 夫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那些有道德的人們,如果他們想得到的很...

古文翻譯 於是嘗有德者厚報之,,有怨者必以法滅之

因此,經常對自己的恩的 等自己得勢後 必定加倍報答它,而原來有宿怨的,必然用國法來懲滅他。此句話出自 史記 欒布傳 翻譯為 於是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人,便優厚地報答他,對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來除掉他。此後,曾經對自己有過恩德的人要好好的報答他,有過嫌隙的人,必定要根據自己的原則懲治他。不過古文翻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