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醯醢 餚饌 怎麼讀

時間 2022-08-02 10:30:02

1樓:月光馨語

餚饌注音:yáo zhuàn

釋義:1、指豐盛的飯菜;       2、指菜餚。

醯醢拼音:xī hǎi

釋義:1、指魚肉做成的醬。   2、指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

這句話出自《邯鄲書目》,

全句為:

讀經味如稻樑,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直譯為:

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麵,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佐料。

總體來說,就是——以經為主,史為輔,子集次之。

宋代李淑的《邯鄲書目》一書寫道「詩書,味之太羹(gēng),史為折俎(zǔ)子為醯(xī)醢(hǎi),是為書三味。」

這裡是用三種味道的食物比喻古代的三類書,即經書、史書和諸子百家的書。

「詩書,味之太羹」,意思是說經書像是食物裡的太羹。太羹是不加佐料的原汁肉湯,是我國古代最初祭祀時用的食物。因為經書也是我國最早的書,故把它比作太羹。

「史為折俎」,意思是說史書佐食物裡的折俎。折俎,即大塊肉。大塊肉比起不加佐料的原汁肉湯,味道當然濃多了。因為史書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如「四史」、《資治通鑑》等),故把它比作折俎。

「子為醯醢」,意思是說諸子百家的書像食物裡的醯醢。醯醢,即肉漿。肉漿的製作花樣很多。諸子百家的書體栽不同,風格各異,故把「子」比作醯醢。

2樓:匿名使用者

xī hǎi

醯:指醋。

醢:指魚肉做成的醬。

醯醢泛指佐餐的調料。

也指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 如:「子胥鴟夷, 彭越醢醯」——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yáo zhuàn

餚饌(餚饌)

1.豐盛的飯菜。 三國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詩:

「清醴盈金觴,餚饌縱橫陳。」《南史·劉穆之傳》:「妻復截髮市餚饌,為其兄弟以餉 穆之 。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閻羅宴》:「 靜海 邵生 ,家貧。值母初度,備牲酒祀於庭,拜已而起,則案上餚饌皆空。

」2.指菜餚。 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因此這故事裡的一種餚饌的名目,也譯不出。」

豐盛的菜餚。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 臻 與 公平 止西廊幕次。

餚饌馨香,味窮海陸。」《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家人見家主發怒,誰敢再言,只得把大杯斟上,廚下將餚饌供出。」

3樓:儒家逍遙遊

餚yao讀第二聲,饌zhuan讀第四聲

「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中的「醯醢」和「餚饌」怎麼讀?

4樓:月光馨語

餚饌注音:yáo zhuàn

釋義:1、指豐盛的飯菜;       2、指菜餚。

醯醢拼音:xī hǎi

釋義:1、指魚肉做成的醬。   2、指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

這句話出自《邯鄲書目》,

全句為:

讀經味如稻樑,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直譯為:

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麵,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佐料。

總體來說,就是——以經為主,史為輔,子集次之。

宋代李淑的《邯鄲書目》一書寫道「詩書,味之太羹(gēng),史為折俎(zǔ)子為醯(xī)醢(hǎi),是為書三味。」

這裡是用三種味道的食物比喻古代的三類書,即經書、史書和諸子百家的書。

「詩書,味之太羹」,意思是說經書像是食物裡的太羹。太羹是不加佐料的原汁肉湯,是我國古代最初祭祀時用的食物。因為經書也是我國最早的書,故把它比作太羹。

「史為折俎」,意思是說史書佐食物裡的折俎。折俎,即大塊肉。大塊肉比起不加佐料的原汁肉湯,味道當然濃多了。因為史書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如「四史」、《資治通鑑》等),故把它比作折俎。

「子為醯醢」,意思是說諸子百家的書像食物裡的醯醢。醯醢,即肉漿。肉漿的製作花樣很多。諸子百家的書體栽不同,風格各異,故把「子」比作醯醢。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哪三味

5樓:秦也抱只貓

古人有兩種說法:

1、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

2、「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

「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味書屋」原題「三餘書屋」,取《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為學當以之餘,冬者發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示人們應把握時間,努力學習。

書屋易主壽氏後,書屋主人兼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又引蘇軾「此生有味在三餘」的詩句,將「餘」字改為「味」字。

6樓:暴走少女

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分別是經味、史味、諸子百家味。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7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但是許多人並不瞭解,文中所寫的三味書屋的「三味」的含義。

三味書屋的三味有三種說法:

1、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

2、「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

3、借用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著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箇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8樓:匿名使用者

為何叫「三味書屋」呢?原來,「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樑,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

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麵,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三味書屋」的橫匾是清代乾嘉年間的著名書法家梁山舟書寫的。

當時,匾的兩旁還懸掛著這樣一副木刻的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

9樓:利民舟

三味書屋,指讀書人意會書中「三味」方可「登堂入室」進入書的殿堂。

而「三味」則指讀書人要把「讀懂書之味道、教人們脫去愚昧、作出回味無窮的傳世佳作」為己任,即是「三為」——「為自己、為民族、為國家」而讀書。

諸子百家思考的重心是什麼,諸子百家的思想核心

儒家是主張 德治 和 仁政 道家 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 小國寡民 無為而治。墨家 兼愛,非攻。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名家 因從事論辯名 名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稱 概念 實...

諸子百家中最為標新立異的人是誰,諸子百家誰的文采最好

老子因為諸子百家幾乎都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而這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想要在這個時期生存要下來就必須有所作為,而諸子百家中絕大部分都是主張有所為的,而道家老子卻主張無為,因此是為標新立異。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他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 四十二章 認為一切由道生出。關於道,老子 有多...

諸子百家都有哪些著作

道德經 老 子 論語 孟子 老子 鬼谷子 莊子 孝經 中庸 大學 棋經 易經 公孫龍子 世說新語 周禮 劉向新序 劉向說苑 鹽鐵論 顏氏家訓 史記 金剛經 傳習錄 三十六計 寒雪美美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作品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莊子。作品 道德經 莊子 墨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