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猴菇飲料
今天,我讀了 《長征中的炊事班》讓我感動萬分,淚流滿面. 有一隻隊員向連長提了個建議:「過草地時,人們會凍死 ,我要每晚給戰士們燒洗腳水.
」連長一聲不響,因為他知道炊事班每天要做許多湯,已經夠累了.可炊事班還是一直堅持為戰士們燒洗腳水,有一位戰士死在了工作崗位上——鍋爐前.一個炊事員挑著鍋前進,他不幸倒下了,又一個炊事員挑著鍋繼續前進,就這樣,炊事班的人天天都在減少,可每天宿營,部隊還是照樣有開水洗腳,終於有一天過了草地,可炊事班卻沒了.
雖然那段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但那些堅定地足音仍然在天地之間久久迴響.正是那些知名不知姓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為了守信,炊事班把姓名都送上了,他們不可惜嗎?
難道只是為了守信麼?不,還有對祖國的愛.
關於學習的讀後感作文怎麼寫
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作文的讀後感?
2樓:象徵性釋稈
今天上午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鄭日昌教授主講的教育專題《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受益匪淺。
我覺得其實人與人之間智商相差無幾,差距主要在於長時間以來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是否良好。下面我來為大家總結幾點學習方法和心得體會。
一、前要預習。每次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熟悉每個學科要學的內容,帶著問題去學習,有的放矢,這樣上時效率會更高,效果會更好。
二、上要認真聽講。多思、多想,堂時間非常寶貴,堂效果非常重要。堂上一定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多動腦、多動手,從而形成一種有效互動,讓堂變得快樂、輕鬆,讓學生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三、後要認真完成作業。高質量完成老師留的每一項作業,舉一反三,把堂上的知識點融會貫通。餘時間多做練習題和試卷,多見識一些題型,開闊眼界,開拓思路。
四、複習。溫故而知新,每天睡前冷靜地回想一下當天堂所講內容,像一場場電影回放,加深記憶,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
五、多方面學習。培養廣泛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例如閱讀,書是我的良師益友,足不出戶就能增長許多知識。只有建立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才能多方面發展,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小學生專題教育學習能力作文讀後感
3樓:匿名使用者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
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
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
4樓:端微蘭中春
活下去的意志
—讀《魯濱遜
漂流記》有感
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
《魯濱遜漂流記》書中主要寫了魯濱遜的航海曆險,他被吹到了一個島上,自己豐衣足食,獲取食物,還當了一回「老師」,他眼睜睜地看著野人吃掉自己的同伴,自己造了木船,還發現了許多礦,在島上建了兩個家。最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如願以償地回到了故鄉。
「不管多麼困難,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我大聲地讀完了魯濱遜說的最後一名話,懂得了這本書的真諦,窗外細細的雨,涼爽的風,伴我讀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我心中不由地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感慨。
我佩服魯濱遜活下去的意志,佩服魯濱遜那頑強不屈的精神,佩服魯濱遜……
我讀完了這情節曲折,連綿起伏的故事時,被它感動了,被它震撼了,這是心靈的震動,心靈的呼喚。
任性、倔強、嬌氣、依賴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許多青少年的最大缺點,依賴父母、依賴學校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試問,如果父母不在了,這些青少年能不能靠自己的雙手來取得勞動成果呢?這些性格已經成為了他們致命的弱點。
讀完了這本書。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人生如一條小溪,會遇到不同的困難與艱辛,如果沒有了困難,一路暢通無阻,那樣的人生也就毫無價值和意義了……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我完全相信、理解了這句話,我應該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學習,多讀書,讀好書。
學習心得:葉聖陶《怎樣寫作》讀後感
5樓:執念伊人
讀了葉老的論述,我找到了學生作文存在問題的部分原因。葉老說,寫作就是寫「誠實的自己的話」,也就是說,一定是自己有想表達的慾望,想要表達些什麼,才會寫,如同說話一樣,如果沒有什麼必要和歡喜,就成了一件無聊又無益的事。葉老的觀點,其實道出了寫作的本質,寫作就是要有自己的話,有自己的感受。
按照葉老的說法,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這樣,就不必去寫。然而,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時候,寫作不是一種自覺,更多的是一種任務,也就是為完成任務而寫,那麼,即使沒有什麼可寫,也要去寫。這大概就是學生怕作文的一大原因吧。
不管哪一種原因,學生作文還是要寫的,葉老所說的誠實的話,自己的話,也是要去遵循的。脫離了這個原則,寫作就成了一件可悲的事情。
怎麼可以寫出自己的話呢?葉老在《源頭》一文中論述了寫作要有生活,寫作的源頭就是我們「充實的生活」,「生活的充實是沒有止境的」,「我們的生活充實到某程度,自然要說某種的話,也自然能說某種的話。」葉老的這段論述,對於我有很大觸動和啟發。
是啊,沒有生活作為源頭,作文豈不是面目可憎?事實上,每個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充實的程度不同,對生活的體悟不同,反映在作文中應該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然而實際上是,我在學生作文中讀到的事情竟然很多雷同,同一件事竟出現在不同學生的作文中。
原因是什麼呢?葉老又繼而論述瞭如何獲得充實的生活,即要有觀察力和情感,「隨時隨地地觀察,是擴充經驗的不二法門」,學生作文之所以雷同,很大原因就是他們缺少仔細的觀察。沈復的《童趣》一文,寫的事件本平淡無奇,但是因為作者獨特的觀察力,而妙趣橫生,自然有物外之趣,這對學生來說是最缺少的。
關於培養情感,我也深有感受,學生作文中傳達出的情感的確很淺薄,甚至是不良的情感。很少有學生在作文中表達出比較深刻的情感,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在學生作文中是缺失的。
如何培養學生情感?葉老認為,之所以把生活看成是「無可奈何的消遣」,是因為「與生活的核心向來不曾接近過」。可以說是一語道破了學生情感匱乏的原因。
現在的學生,生活面過於狹窄,不走出去,自然也就無法獲得活生生的感受。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想培養情感,人要走出去,走入社會,走入大自然,向社會學智慧,向山水學胸懷。生活豐富了,情感也就豐盈了。
才會流露在作文中。
有了生活,還要學會組織材料。葉老在《組織》一篇中談論了寫作如何組織材料,「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圓的結構,的確是最完美的一種結構了。
圓有中心,各方面的材料都要向它靠攏,中心又吸引著諸種材料,這樣的結構才是最完整和嚴謹的。葉老說,要做到合理組織,要先把材料一一列舉出來,加以剪裁。熟練之後,就能應用自如,可以 「打腹稿」和「宿構」了。
讀了《怎樣寫作》一書,我對寫作的認識更加近了一步,寫作本是有規律的,遵循它自身的規律,才能真正提高寫作能力。
學習寫讀後感(作文第四課筆記)
6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寫讀後感(作文第四課筆記)]學習寫讀後感(作文第四課筆記) 文:阿牛媽 這次一上課,老師發了一篇小文——《麵包師與小女孩》,說這堂課講如何寫讀後感,學習寫讀後感(作文第四課筆記)。 首先,什麼是讀後感,讀是感的基礎,前讀後感。
讀什麼:一定要寫清楚,文章寫了什麼,為什麼寫,也就是中心是什麼。感,就是感點,現在只學感點唯一,通過各種方法,把感點寫清楚,寫明白。
在概念上講解完之後,老師講題目。 一篇讀後感,初級題目,就寫:讀《 》有感。
中級題目,則是:主標題,亮出你的感點,下一行副標題——讀《 》有感。 針對這篇文章,如何寫讀後感,寫讀後感有什麼規律呢?
一、在第一自然段,先交待在哪讀到的?點出文章名字。
二、在第二自然段,要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格式一般是「本文寫了……」,「這個故事講述了……」,這部分內容佔讀後感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千萬別長篇大論寫了很多文章內容,到感的時候,只一句話:「我要學習什麼什麼的精神!」如果這樣寫,在考試上老師都不看你前面的內容,直接給你個四類文。
三、感點,讀後感《學習寫讀後感(作文第四課筆記)》。這是讀後感的重點,首先要確定你的感點,再從不同的角度敘述你的感點。這要佔到讀後感的三分之二。
四、結尾。 講完了這些,老師開始針對《麵包師與小女孩》,交孩子們如何寫。 首先讓孩子們用黑三角符號,給這篇文章分成三個部分,然後引導著孩子們說,每一部分的段意,這之後,就引導孩子找感點,最後集中在這三個感點上:
謙讓、感恩、知足。 那怎麼來敘述你的感點呢? 1、圍繞相關情節發表看法。
方法是:先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情節,為什麼她不搶呢?為什麼她這樣做呢?
在敘述情節的同時,強調自己的感點。這裡要選兩個情節來敘述。 2、藉助名言、俗語、歌詞、歇後語。
方法是:先給出引用的話,再加以解釋,在解釋的時候要學會用頂針的修辭方法。 老師給出了一句感恩的: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 給出了一句知足的:對於不知足的人,他坐哪把椅子都不會舒服。 3、結合自己的生活去談,有具體的例項。
牛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這篇讀後感當堂完成,尤其寫到最後的例項部分,我覺得老師特別好,因為前幾次的作文牛同學都是聽完課後,回家修改再完成的,每次老師一來,牛同學就高高興興跑過去,把作文交給老師,所以寫這最後例項時,老師和牛同學基本是對話, 老師:你看你,每次都高高興興交我作文,是為什麼啊 牛同學:因為我知足,我看著老師給我的大優星高興 老師:
所以你在開心中進步著,你哪寫的不好,我讓你改改 牛同學:那是為我好,為了讓我寫的更好 老師:所以你每次都樂顛顛的改,下次再交給我 牛同學:
嗯,所以我越寫越好 …… 老師就在這平常的對方中,讓孩子寫了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的例子,沒有老師的引導,我都不知道該選怎樣的和自己生活相關的例子。 牛同學就在快樂開心中當堂完成了這篇有難度的讀後感,老師表揚:進步非常大!
〔學習寫讀後感(作文第四課筆記)〕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長征》的讀後感,600字 急求
漫漫征途,茫茫草地,險山峻水,千萬個險阻,千萬句話語,使紅軍戰士有著另一種毅力 困難算什麼,敵人算什麼?在紅軍戰士的眼裡,都有如一粒渺小的泥丸,二萬多里的征途也好像濃縮了許多。長征路途,有苦,也有歡樂,有汗水也有淚水,千萬個艱難融成了我們豐富的長征,信念支撐著他們前進,生活告訴他們需要拼搏 只有經歷...
閱讀了七律長征後的讀後感,閱讀了七律長征後的讀後感
自從我學習了 七律 長征 這首 寫的詩詞之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在長征這25000裡的道路的困難與艱險!雖然這首詩只寫了八句,但卻能體現出在長征路途的艱險。紅軍在路上一共368天,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修整一次,平均每天行軍37公里 共翻越了18座山,其中五座山終年積雪 渡過了24條河流 ...
四度赤水讀後感1000,紅軍長征四度赤水的故事讀後感悟
馬鳴風蕭蕭 今天,我院組織學生黨員 了革命電影 四渡赤水 影片主要講述了我軍在生死攸關的槍口之下,我黨領導人與敵人巧妙周旋,終於逃出敵人魔掌的故事。紅軍長征四度赤水的故事讀後感悟 四度赤水觀後感100字 秋殺宜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 會看 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 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