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仝民善婉秀
從商代甲骨文。
到今天的楷書,漢字的形體逐漸演變。這種演變可以分為兩大階段,就是古茄耐漢字階段和隸書楷書階段。前一階段起自商代終於秦代,字型有甲骨文,金文。
大篆和小篆。
後一階段其自漢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字型有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兩個階段的分野。
是小篆到隸書的轉變。下面簡要介紹以下不同形體漢字的特點:
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龜甲。
和獸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於占卜,應用在商代後期。相形程度較高,字行的方向相當不固定。
金文。金文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主要應用在商代後期和西周。
時期。金文的象形程度比較高,但同時也有了線條化,平直化的趨勢。
大篆。這是西周晚期的文字。上承西周的金文,下啟秦代的小篆。
小篆。這是春秋戰國使用的文字,秦統一六國後,小篆成為通行全國的文字。小篆字型規整勻稱,字型有所簡化,相形程度進一步降低。
隸書。隸書老則產生與戰國晚期,西周時發展成熟,是兩漢時期通行的主要字型。隸書把小篆彎曲的線條改為平直的筆畫,字型進一步簡化,書寫變的簡便,但同時使古漢字的象形程度大為降低。
形體扁方而規整,較長的橫化略呈微波起伏之勢,向右下的斜筆帶有捺腳。
6.草書。草書形成於漢代,是輔助隸書的簡便字型,主要用於起草文書和通訊。草書使用連筆,書寫快界,但是難於辯認。
7.行書。行書出現在東漢晚期。楷書產生後侍納棚,行書逐漸演變為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的字型,比草書容易辨認,也容易書寫。
8.楷書。楷書也叫正楷。
真書。漢魏之際形成,南北朝時期逐漸成為主要的字型,一直使用到現在。它的字形方正嚴整,有撇,捺和硬鉤,波勢減少,筆畫也趨於平易圓轉,更便於書寫。
2樓:蔡淼檢雄
商 甲骨文。
西周 鐘鼎文(金文)
東周 大篆(史籀)
秦朝 小扮鬥睜篆。
秦末 隸書。
先秦還有草書蟲書之類廳歲的字形,而銷猜大致的演化過程如上。
列舉古代文字在商周時期的演變過程?
3樓:金色盛典歷史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西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棗棗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擾慎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緩巖敬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中國古代文字演變過程
4樓:小先又噠噠
中國古代文字演變過程如下:
其實,字是隨著_明程度的不斷提_,越來越多的_從以前的畫畫表意演變成了更加象形_字,在這過程中,也是**的_持推進以及寫字的媒介的不斷變化引起的漢字的規範化,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統_使_的標準字型,_便_與_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了_化的不斷發展。<>
甲__→篆→_書→楷書→_書。(商)(周)(秦)(漢)(魏晉)草書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漢字主要分為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三類。_類、象形字:如「_、川」等,都是描摹事物的形狀的。
這些是狹義上的象形字。漢字最早的起源是在乙個記事來使用的象形文字圖畫的,當時的漢字很多現在研究的人都不說它們是漢字,說是一種圖畫,但是正常情況下,那時候的象形文字也是用字的概念來記事,所以稱之為是漢字也沒有什麼錯誤,所以後面歷經了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之後出現了甲骨文。
漢字經過了哪些演變過程?
5樓:
一、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商) →金文(周) →小篆(秦) →隸書(漢) →楷書(魏晉) →行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1、甲骨文: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從商朝開始的。
2、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鐘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金文比甲骨文更規範。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
5、隸書:篆書筆畫圓轉。符號性顯然大加強。小篆文字規範了,但書寫不方便,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型,叫隸書。
6、楷書: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字形結沒有什麼變化,書寫更為簡便。
7、草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字形奔放。
8、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型,比楷書簡便,且比草書易辨認。
二、關於漢字。
1、起源: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3、簡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乙個漢字乙個音節。
福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福 字的演變過程如下圖 福。拼音 f 簡體部首 礻部。部外筆畫 9畫。總筆畫 13畫。繁體部首 示部。部外筆畫 9畫。總筆畫 14畫。五筆 pygl 倉頡 ifmrw 鄭碼 wsjk 四角 31266 結構 左右。電碼 4395 統一碼 798f 筆順 丶 丨丶一丨 一丨 一丨一。基本字義 1 一切...
漢字的演變過程,5個漢字的演變過程
充電器大俠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1 甲骨文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 軍事 文化 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 曆法 醫藥等科學...
求漢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 聲 形 象 數 理。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範,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徵,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漢字形成為系統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考古證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展到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