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引導4歲半男孩放棄依戀物?

時間 2025-01-28 11:35:28

1樓:飛的夢

正確引導四歲半男孩放棄意念物。那麼你就要告訴她,你應該有新的玩伴了,不要對那些東西產生興趣了,而且你要陪伴他,你陪伴她就會更好的。

2樓:帳號已登出

要4歲半的男孩,放棄一獵物就和他說明這座醫療物不能長期的去依戀,要給孩子一些他喜愛的環境與物。

3樓:情感迷茫者的解讀人

給他最新的玩具,只要有了新歡,自然就會忘了舊愛,小孩子也是如此。

4樓:網友

這個就需要諮詢專業的心裡醫生了。

怎樣讓孩子戒掉依賴物(乙個小毯子)?男孩快4歲了。

5樓:一一二二

你們戒掉了沒有?我們家也是。好愁人啊。想給他戒掉,又想著這也是他的權力和自由是不是不應該阻攔他,畢竟總有一天他就會放下的。

怎樣讓四歲多的孩子不再依賴媽媽?

6樓:匿名使用者

兒童畢竟弱小,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乙個合理的依賴過程,這和過份依賴是兩回事。所謂過份依賴,是指兒童在應該具有一定獨立能力的年齡段,仍然過多地依戀父母、朋友,這種依賴性絲毫沒有因年齡的增長而減輕。表現為過份依賴的行為多有以下幾種:

不敢自己獨自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作業不想自己做,依賴同學和家長的幫助,不愛自己洗衣服,等爸爸媽媽來幫忙;對諸事沒有主見,依靠成年人幫助拿主意……總之,這些依賴行為可分為兩大類:一、任務上的依賴:就是說在遇到一些任務、一些事情、一些困難的時候表現出過份依賴的心理。

二、情感上的依賴:渴望別人對自己表示友好的情感,如果人家對自己非常友善,心情就會愉快,反之,就會沮喪到極點。這種情緒不定、需靠別人對自己的情緒來決定心情的不正常心理,就是情感上的依賴。

一般情況下,前一種依賴多表現在年齡較大一些的兒童身上,後一種依賴多表現在較年幼的兒童身上。根據您的敘述,您的孩子基本上屬於任務上的依賴這種情況。 依賴性的產生往往和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由於家長對孩子過份寵愛,過份照顧,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喪失獨立辦事的能力,變得具有依賴心理。尤其是獨生子女,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多的「特權」。父輩們的嬌寵使孩子易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惰性,這種懶惰性其實就是過份依賴。

過份依賴在學習上的表現,就是您所說的「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不愛獨立思考,只等著大人給她講,要麼就乾脆等同學做完後抄人家的」。所以,您在焦慮的同時不要過多地去責備孩子,而是應反省自己。仔細想想,您是否過份地愛您的孩子,過份地保護期的孩子了?

要改掉孩子過份依賴的毛病,首先要改變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孩子的依賴心理多是由家長給養成的。如果家長不能改變自己的陳舊觀念,就很難克服孩子的不健康心理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多培養孩子的獨立行為 告訴孩子自己能夠自己完成的事一定要自己完成 剛開始陪著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事情 然後讚美孩子非常棒 慢慢孩子就獨立了 望。

8樓:匿名使用者

多帶他去接觸新鞋的事物,

孩子過分依賴安撫物咋辦,怎樣引導孩子正確「戀物」?

9樓:影媽育兒

依戀物是孩子最親密的朋友。1、找到適合孩子性別特徵的可戀之物。2、避免讓孩子戀上大人身體的某個部位。

依戀物本身就是父母愛的替代品,如果想讓孩子戒除,不如用愛來替換。多擁抱和親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是最好的辦法。

10樓:晴天在哈佛

告訴孩子喜歡一件物品呢,要以正確的觀念去對待,看一下這件物品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啟發或者啟示,才是最重要的。

11樓:丫丫和豚豚

孩子的依戀物其實是爸爸媽媽的替代品,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動物毛絨玩具比較適宜做孩子的依戀物,一定要避免讓孩子戀上大人身體的某個部位。

12樓:一顆有思想的豆子

引導孩子走向獨立,慢慢脫離安撫物。在安撫孩子的時候可以慢慢減少安撫物使用頻率,直至孩子不需要安撫物走向獨立,完全擺脫戀物。

如何處理寶寶的依戀感?不同階段的處理方法都有啥?

13樓:0007使用者

我覺得首先是一定要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寶寶的依戀感,然後就是寶寶在很小扮孫的時候要有其他人照顧,這樣就是可能對父母以外的照顧者產生一定的依賴心理,然後對自己的父母產生陌生感覺納缺睜,在0~2歲的寶寶是洞歲一定要培養安全感的,在這個時期的寶寶,媽媽要積極的主動回應寶寶的各種需求,兩歲以後的寶寶則是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當三歲寶寶的時候主要是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14樓:昕昕學姐

那就是一定要給寶寶樹立乙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正一些飢塌手不好的毛病,而且在衫賀孩子,5~6歲的時候就應該和孩子分床睡,這樣有利於培爛嫌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15樓:生活達人阿苓

第1點就是,應該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依戀感,第2點就是好缺,應該給予孩子這種心理上的友桐辯安慰,這樣才能培養孩子這種依戀感,第3點就是,應該讓孩子慢慢變得很自信,輪謹那不同的階段應該掌握孩子的心理去處理。

如何對待孩子的過分依戀

16樓:北師張老師

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情呀?比如爸爸常出差,或者最近寶寶想到明年要上學了,現在有壓力等.你可以採取多抱抱,主動爭取和寶寶在一起,主動很重要.事實上可能花的時間一樣,但是你主動的和被要求的,感覺上差別會很大.也可以問問寶寶"你現在為什麼老要看著媽媽呀?",一般來說她會把擔憂說出來的.另外這麼大的小女孩,媽媽也要多交代有關人身安全和性安全的問題了,比如你不能讓和比她年紀大的男孩子玩,不能單獨和男性在一起,告訴她:

任何事都要告訴媽媽,如果有人做什麼事讓你保密,就更要告訴媽媽,你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能讓別人碰,等等.

17樓:風中的逍遙居

依戀是兒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會關係,它對兒童身心發展尤其是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過度依戀是指幼兒對依戀物件過於依賴,無法忍受短暫的分離,以至於影響幼兒正常生活的現象。本文描述了兩種過度依戀的情況,即對父母的過度依戀和對老師的過度依戀。

對這兩種依戀型別的表現做了描述,併為形成穩定適度的依戀提供了一些建議。

18樓:一捧小公尺兒

孩子幾歲了?一般3~8

週歲的孩子對父母依戀是很正常的,孩子認為和父母在一起有舒適、溫馨有安全感,有些內向的孩子看到陌生人甚至父母除外的人都會害羞,往父母身後躲避,這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可以通過送孩子去幼兒園,帶他去遊樂園從接觸陌生小朋友開始,慢慢去接觸陌生人,也可以安排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等他沉浸在動畫或遊戲中父母慢慢和他離開一定距離,隨時間推移孩子的依戀感就會越來越弱了。

如何引導4歲男孩去主動和小朋友交流和交往

19樓:網友

我覺得時間吧,給他多一點兒的時間,讓他和小朋友交往。

孩子四歲半了,男孩,太任性淘氣不聽說,該怎麼管教

20樓:出奇制勝

以前看過的一篇關於如何教育歲小孩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針對4到5歲男孩子怎麼教育,實際我們就要針對4-5歲男孩教養這塊重點來教育!

孩子一歲時,搶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以為凡是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兩歲時,他不肯讓別人玩他的小車,因為他不懂分享;三歲時,他常把「不」掛在嘴邊,因為他要自己「做主」。

到了四歲-五歲,該開始設立更嚴格的規則,讓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不可以。

教養4歲孩子的五技巧。

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他們在4歲以前還不瞭解規則和行為後果之間的聯絡。從4歲起,我們就可以加強紀律約束。

1.制定規則。

對4歲及更大的孩子,我們可以針對他們最令人頭疼的行為表現,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說話粗魯無禮啦,制定乙份規則清單。育兒專家建議,對於4—8歲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過5條的規則。

2.確定違規的後果。

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寫明,如果違反規則,將有怎樣的後果,比如說短時期內不再享受某些「好處」。一旦孩子違規時,立即貫徹行為後果。這個時候,無需警告,不用討價還價,也沒有第二次機會。

如果小傢伙認為有商量的餘地,他們可就不大會把你的規則當真了。

3.做好反反覆覆重申規則的準備。

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專家說:「在兒童這個年齡段,父母要想他們聽話去做某事,或許得說上個百八十遍才行。」

4.規則要公平合理。

我們要了解各年齡段的相應特點,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歲的兒子總是在飯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歲的孩子會比4歲的時候更加能夠「坐得住」,而等到8歲,他們的表現還會要好很多。

5.面對孩子違規的行為,家長的反應要言行一致,平靜迅速。

有些家長往往空發號令,光口頭嚷著要怎麼怎麼樣,譬如,「不準那樣!」或者「叫你別幹,我說話算話的!」但從來都不落實到真正的行動上。要記住老話——行動比言語更有力。

21樓:愛子潤潤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對孩子必須要有方法和耐心,方法不對用力白費。養不教父之過,孩子沒教育好是父母的過錯,別怪孩子,孩子是無辜的,要靠父母的耐心教育引導,對孩子優點要找夠,缺點要找準,多關心少責備,多溝通不打罵。不要家長作風,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平起平坐,孩子有道理的你得認真聽取,孩子錯了的耐心指導,讓孩子知道錯在**。

過段時間孩子會尊重你敬佩你的。

22樓:李繼峰

立規矩,規矩不要嚴格,單執行要嚴格,慢慢來,不要跟孩子講道理,沒用。

還有有的時候注意用心罰。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用電腦,如何正確引導叛逆期的孩子?

阻止他去玩是不行的 越阻止他可能越會千方百計地去玩 甚至沉迷你可以去引導他去網上那種有益的 讓他知道網上不僅僅有遊戲 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等著他來探索 同時也會准許他玩 每天的用電腦時間不要太久 兩個小時一次足矣 這樣既對眼睛好 也會讓他知道僅僅兩個小時應該乾點實事 要是他真的陷進去一發不可收拾 可以...

離異家庭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正確引導單親家庭的孩子

子淺沫 一 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是施行教育技巧的必要前提。要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情況,對你的教育物件及其家庭背景要十分清楚。對教育物件本人 即離異家庭的子女 十分了解,通過觀察他的學習 行為,與他交心就可以瞭解到。然而瞭解家庭背景就不那麼容易,首先要取得家長對你的信任,願意和你談,願意與你配合,那麼我...

孩子犯錯後,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不要習慣性的先給問題定性,更不要不分青紅皁白就劈頭蓋臉一頓罵。先冷靜下來聽孩子怎麼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猴05177潑吭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明白打罵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進而牴觸父母,...